电动商用车的串联制动控制策略
本文选题:电动商用车 切入点:串联制动控制策略 出处:《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电动商用车复合制动系统的能量回收率、改善制动感觉.【方法】依据ECE法规、电机、蓄电池和制动感觉等约束条件的限制,结合电动商用车电-气复合制动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最佳感觉的串联制动控制策略,根据制动强度和I曲线分配电机和气压制动力,并在Cruise与Matlab联合仿真环境下建立制动控制策略模型,通过60km/h初速一次制动工况和NEDC循环工况验证串联制动控制策略的性能.【结果】在具有最佳制动感觉的同时,z=0.1和z=0.5一次制动工况下制动能量回收率分别达到了19.43%和17.39%,NEDC工况下能量回收率达到了18.56%.【结论】电动商用车串联制动控制策略能够在保证最佳制动感觉的前提下大大地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率,是一种提升电动汽车制动性能和整车经济性的有效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ergy recovery rate of electric commercial vehicle compound braking system and improve the braking feel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ECE regulations, the restrictions of motor, battery and braking sensation, etc.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pneumatic composite braking system of electric commercial vehicle, a series braking control strategy with the best sense i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braking intensity and I curve, the motor and pneumatic braking force are distributed. The braking control strategy model is established under the combined simulation environment of Cruise and Matlab.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ries brake control strategy was verified by 60 km / h initial velocity primary braking condition and NEDC cycle condition. [results] the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rate of 19.43% and 19.43% was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optimal braking sensation was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7.39% NEDC, the energy recovery rate reached 18.56. [conclusion] the series braking control strategy of electric commercial vehicle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rate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best braking sensation.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braking performance and economy of electric vehicl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1111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507013) 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2016GY-04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人才项目(2016JQ5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10822151025;310822161002;310824163202)
【分类号】:U46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则刚;;现代制动控制技术成为汽车的安全屏障[J];天津汽车;2008年02期
2 曹宏发;樊贵新;章阳;姜岩峰;陈伟;;和谐号动车组电子制动控制单元[J];铁道机车车辆;2011年05期
3 张新;吴伟国;潘开广;;基于Matlab/Simulink的汽车防抱制动控制逻辑[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叶楠,洪涛,彭彦宏;在防抱制动控制中比较量的选择[J];汽车技术;1997年08期
5 章义;;两种停放制动控制方式的原理与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年11期
6 钱磊;专特运机车加装切除监控装置制动控制功能开关的建议[J];机车电传动;2005年01期
7 田中宏;初明玲;;目前的制动控制装置[J];国外铁道车辆;1988年04期
8 段明民;汪伟;;浅谈地铁制动控制与列车冲动[J];铁道机车车辆;2011年06期
9 张卫钢;刘静;边耀璋;;自动驾驶制动控制方案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11期
10 舒真;未来制动器测控一体化制动控制[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涛;爆胎汽车差动制动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灿华;基于EMB的汽车制动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王刘柱;城际高铁刹车试验系统制动控制单元设计与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3 陈振华;地铁车辆制动控制装置试验台研究与开发[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4 童海涛;重载组合列车异步制动控制技术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赵杰;基于ARM的城轨列车单轴制动控制单元研究与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秦涛;汽车爆胎时主动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刘志潘;汽车转弯制动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朱冰;基于PWM的轻型越野车TCS驱动轮制动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秦正;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回馈制动控制策略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鑫伟;车辆行驶信息检测与主动避撞安全控制策略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3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61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