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滤清器上壳体注塑模具
本文选题:滤清器 切入点:上壳体 出处:《机床与液压》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有汽车滤清器上壳体注塑模具成本高、效率低、塑件质量不易保障。针对此问题,开发的模具采用一模两腔布局,将型腔固定在定模板上,将型芯和附加板固定在动模板上。型芯与大侧抽芯及小侧抽芯组成组合型芯,共同形成塑件内表面形状。大侧抽芯在其抽芯方向可与型芯及小侧抽芯分离。小侧抽芯兼有侧滑块的作用,在斜导柱的作用下,沿附加板的导滑槽向斜上方作侧向抽芯。小侧抽芯被斜压板固定到附加板上。附加板为独立结构,其上开有导滑槽,且被固定在动模板上。结果表明:该注塑模具克服了一模两腔布局的大型模具制造成本高、维修不方便的弊端,使得多筋复杂型腔的大型模具制造和维修方便,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塑件的精度,提高生产率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Abstract]:The injection mold of the shell on the existing automobile filter has high cost, low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plastic parts is not easy to be guaranteed.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mould developed adopts the layout of one mold and two cavities, and the cavity is fixed on the fixed template. The core and the attached plate are fixed on the moving template. The core, the large side core pulling and the small side core pulling form the combined core, Forming the shape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plastic parts together. The large side core pulling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core core and the small side core pull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ore pulling. The small side core pulling has the function of the side slider,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inclined guide column, Lateral core-pulling along the guide chute syncline of the attached plate. The small side core pulling is fixed to the attached plate by the oblique compression plate. The attached plate is an independent structure with a guide chute on the to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jection mould overcomes the disadvantages of high manufacturing cost and inconvenient maintenance of the large mould with one mold and two cavity layout, and makes the 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 of the large mould with multi-stiffened and complex cavity convenient and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Ensure the precision of plastic parts,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ould.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5179) 徐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XC13A016)
【分类号】:U468.2;TQ320.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晖;我厂进口注塑模具的结构特点[J];聚氯乙烯;1987年03期
2 黄晖;;我厂进口注塑模具的结构特点[J];广州化工;1987年03期
3 李凯岭,窦安平,张锡霞,王志;注塑模具3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7年04期
4 许鹤峰,杨维明,雷毅;注塑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7年03期
5 许勇顺;黄瑞清;阮雪榆;;我国注塑模具CAD/CAE/CA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塑料;1997年04期
6 冯刚;张朝阁;江平;;我国注塑模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塑料工业;2014年04期
7 徐世虎;;浅析注塑模具成型设计制造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4年15期
8 罗云华,张海鸥,王桂兰;金属注塑模快速熔射制造实验研究[J];锻压机械;2001年06期
9 胡国军,冯方;注塑模具CAD系统的设计[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8期
10 刘世骧,余华俐;注塑模具的新技术[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楼铭华;;环氧树脂模塑料试制注塑模具[A];工模具设计与制造资料汇编[C];1980年
2 廖永霞;董祥忠;;桑塔纳轿车扣锁注塑模的设计[A];2002年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孙宝福;;基于知识的注塑模浇注系统设计[A];企业应用集成系统与技术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4 徐淑姣;董祥忠;林旭东;;塑料注塑模CAE的现状和发展前景[A];2002年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建荣;;点评2008年全国高职组注塑模具CAD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技能比赛[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祁顶春;李永宏;金波涛;;一种潜伏式交叉侧抽机构[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薛峰;张佑生;;一种基于MOLDFLOW的注塑模浇口优化设计的研究[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余德启;王希诚;;基于Kriging模型的注塑模冷却系统优化设计[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刘洁;芦刚;伍志刚;史玉升;;基于ANSYS软件的注塑模随形冷却流道的热分析[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王鹏程;王珂;朱宝泉;;注塑模CAD/CAM与CAE系统的集成[A];2000年冀晋蒙豫鲁鄂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蒙古部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柏松;注塑模适应性重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2 邵健;基于KBE的注塑模具型腔设计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继;典型注塑模成型过程模拟与模具温度场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尹春辉;注塑模具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沈友徽;基于网络的注塑模具协同设计与仿真分析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4 曾信;基于误差和热影响的注塑模具关键零部件结构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汪智勇;基于UG的注塑模冷却CAD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秦杰;注塑模具产品模块化设计平台的构建及其系统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冬芹;注塑模具厂虚拟布局设计与仿真[D];新疆大学;2011年
8 吴启峰;注塑模具零件分类体系及其参数化图库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张海明;注塑模具零件的特征提取与实例工艺推理技术[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张琦;基于实例的注塑模具CAD/CAE/CAM集成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18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618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