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汽车列车联合制动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本文选题:车辆工程 切入点:联合制动系统 出处:《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摘要】:为研究半挂汽车列车联合制动系统性能,建立了七自由度的半挂汽车列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非线性轮胎模型和制动系统模型,对液力缓速器以及联合制动系统在不同使用工况下的半挂汽车列车制动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路面附着系数越高,液力缓速器的制动稳定性越好;湿滑路面应慎用液力缓速器;列车高速行驶时,不可直接使用液力缓速器高档,防止半挂车对牵引车冲击过大造成牵引车侧滑和列车折叠;列车在空载状态下也不可使用液力缓速器高档,以免使驱动轴抱死侧滑;满载状态下可直接使用液力缓速器恒速档,在车速不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液力缓速器高档制动;当制动强度需求不高时,联合制动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列车的制动效能,并保持良好的制动稳定性;而当列车紧急制动时,液力缓速器对制动效能的提高不明显,且会加剧列车失稳。
[Abstract]: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combined semi-trailer train braking system, has established seven degrees of freedom of tractor semitrailer vehicle dynamics model, the nonlinear tyre model and brake model, influence of the hydraulic retarder and joint braking system in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tractor semitrailer braking stability is analyzed by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hesion coefficient is higher, the better the braking stability of hydraulic retarder; wet road surface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in hydraulic retarder; train speed, not directly use the hydraulic retarder grade, semi-trailer tractor to prevent excessive impact caused by folding Tractor Skidding and train; train in idle state also cannot be used in high-grade hydraulic retarder, in order to avoid the drive shaft braking sideslip; full load condition can be directly used hydraulic retarder speed constant, the speed is not high, can make use of hydraulic buffer When the braking strength is not high, the combined braking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raking efficiency of the train and maintain good braking stability. When the train is in urgent braking, the braking efficiency of the hydraulic retarder is not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train instability will be aggravated.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分类号】:U461.91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徐新国;;自卸自救半挂汽车列车的研究与开发[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徐新国;;自卸自救半挂汽车列车的研究与开发[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省汽学会理事会议资料[C];2006年
3 刘献栋;丰伟;康宁;;考虑罐内液体晃动的液罐半挂汽车列车动力学仿真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4 刘仁;傅新华;;半挂汽车列车车架大梁的优化设计(摘要)[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一届二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常胜;半挂汽车列车动态特性分析与鲁棒控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彭涛;半挂汽车列车非线性稳定性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张建国;基于闭环控制的半挂汽车列车行驶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董金松;半挂汽车列车弯道制动行驶方向稳定性及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宋年秀;汽车列车轴偏角对行驶性能影响分析及其检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高红博;半挂汽车列车转弯制动方向稳定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张思奇;复杂工况下半挂汽车列车侧向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8 房永;三轴半挂汽车列车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刘宏飞;半挂汽车列车横摆动力学仿真及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青;半挂汽车列车结构参数与状态估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唐彬;半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仿真分析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15年
3 陈施思;半挂汽车列车侧翻稳定性仿真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龙佳庆;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的仿真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5 陈林;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半挂汽车列车状态估计[D];东北大学;2014年
6 邢栋;基于神经网络的半挂汽车列车稳定性控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7 陈治领;基于随动转向的半挂汽车列车整车动力学分析[D];江苏大学;2016年
8 郭丹丹;半挂汽车列车倒车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刘焕;半挂汽车列车三自由度平面运动稳定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张建国;半挂汽车列车制动稳定性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7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67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