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车辆弯道行驶换挡策略
本文选题:汽车工程 + 弯道换挡 ; 参考:《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8期
【摘要】:针对使用普通换挡规律车辆在过弯道时易出现降速时升挡、不能及时降挡等问题,研究利用预知弯道半径、车辆距弯道距离信息的弯道换挡策略.该策略根据弯道行驶目标,提出2个弯道换挡指标:保证车辆操纵稳定性的侧向加速度安全阈值ays和人体可容忍侧向加速度阀值aypot.通过车辆行驶动力学分析及过弯观测实验发现,ays、aypot不是常数而是随车辆速度、弯道半径而变化.利用车辆过弯观测实验数据建立ays、aypot与车辆速度、弯道半径间的数学关系.使用降挡提前系数kj将ays、aypot指标应用到换挡策略中对过弯降挡速度进行修正.采用Matlab/Simulink建模针对3种初始速度的过弯工况对上述弯道换挡策略进行仿真验证,并在试验场利用实车进行过弯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弯道策略能够消除弯道意外换挡并能根据行驶工况及时换挡.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vehicles with common shift rule are easy to rise when the speed is lowered and can not drop the gear in time when passing the bend, the paper studies the curve shift strateg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redicted curve radiu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vehicle and the bend. According to the driving target of the bend, this strategy proposes two gear shifting indexes: the safety threshold of lateral acceleration (ays) and the threshold value of lateral acceleration (aypott), which can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vehicle control. Based on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vehicle driv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overbending observation, it is found that aysaypot is not a constant but varies with the vehicle speed and the radius of the curve.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ysay pot and vehicle velocity and curve radius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vehicle overbending observation.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reducing gear advance coefficient (KJ) is used to modify the speed of overbending gear reduction by applying the aysaypot index to the shift strategy. Matlab-Simulink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and verify the gear shifting strategy for three kinds of initial speed overbending conditions, and the overbending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on the test ground by using real vehic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bend strategy can eliminate the accidental shift of the bend and shift in time according to the driving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大学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济南捷特汽车电子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26)
【分类号】:U463.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智宇;;威伯科公司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控制系统[J];汽车与配件;2010年30期
2 尹智宇;;威伯科公司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控制系统[J];重型汽车;2010年05期
3 刘堂胜;刘星星;;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工作过程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4 冯金芝,李 君,张建武,葛安林;装有AMT系统车辆的巡航控制试验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葛安林;自动变速器(六)——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J];汽车技术;2001年10期
6 王旭;张宏伟;杨志刚;游同生;;电动式AMT系统中电子节气门的控制策略和实现[J];汽车科技;2007年02期
7 张祥;杨志刚;;汽车AMT电子节气门基于自调整函数的模糊控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陈加宝;刘海鸥;彭建鑫;;基于高速开关阀的AMT换挡力控制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3年05期
9 张俊智,卢青春;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电控系统的诊断[J];汽车技术;1999年04期
10 李洪斌,张承瑞;车辆AMT开放式控制系统[J];公路;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肖清蓉;罗光涛;姜飞;冯川;;诊断仪在商用大客车自动变速器AMT的应用[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5期(总第326期)[C];2013年
2 姜博;何仁;;商用汽车AMT气推液式选换挡机构设计与分析[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秀华;陈勇;罗大国;刘文忠;张俊祥;;全电式AMT选换挡位置自识别方法和换挡策略研究[A];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精选[C];2013年
4 徐秀华;陈勇;罗大国;刘文忠;张俊祥;;全电式AMT选换挡位置自识别方法和换挡策略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倩;杨福生;;AMT拨档手柄检测器设计[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倩;杨福生;;AMT拨挡手柄检测器设计[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俊;AMT能否成为公交车变速箱的优选 Whether AMT can become the Preferred Bus Transmission[N];机电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钱鹏飞;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挡气动伺服控制[D];浙江大学;2014年
2 闫晟煜;公交客车变速器AMT的性能测试与适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戴丰;基于驾驶员起步意图的AMT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李波;基于直驱技术的AMT换挡系统设计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启超;AMT车辆中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清华大学;2015年
2 徐淑峰;重型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丁俊;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档规律的仿真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4 蒋维;重型汽车AMT随车故障诊断与故障处理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赵研科;基于起步工况的AMT拖拉机离合器接合规律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6 丁然然;基于模糊规则的AMT换挡执行机构位置的高精度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刘志锋;AMT选换挡执行机构的接触动力学及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益滔;拖拉机AMT动力学仿真及有限元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9 葛敏林;AMT的坡道起步辅助系统自动控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邓彬;汽车AMT电动节气门执行器及其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58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05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