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改进型离子电流检测系统在汽油机爆震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6 01:32

  本文选题:离子电流 + 爆震 ; 参考:《汽车工程》2016年10期


【摘要】:采用一种改进型的串联式离子电流检测系统,在一台1.3L四缸增压汽油机上开展了离子电流信号的典型特性,尤其是爆震工况下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离子电流的频率特性可较好地判定中强爆震工况,但在轻微爆震工况有一定的局限;离子电流积分值能进一步提高爆震工况判定的准确率,达到87.2%。针对爆震强度的识别,离子电流峰值和平均幅值与爆震强度有很强的正相关性,采用加权平均的数学方法能优化离子电流爆震关键值与爆震强度的相关系数,使其由0.811提高到0.843。
[Abstract]:An improved series ion current detection system is used to carry out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on current signal on a 1.3L four cylinder turbocharged gasoline engine, especi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tonation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on current in the detection system can well determine the strong detonation condition, but in a slight detonation worker. The condition of the ion current integration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detonation condition, and reach the recognition of the detonation intensity by 87.2%.. The peak value of the ion current and the average amplitude have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tonation intensity. The mathematical method of weighted average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key value of the detonation and the detonation intensity. Coefficient, so that it is raised from 0.811 to 0.843.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6139) KSPG教席基金资助
【分类号】:U464.1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建国,许沧粟,孙优贤;火花塞离子电流信号及其在发动机检测和控制中的应用[J];内燃机工程;2001年03期

2 张磊;李文哲;;利用火花塞检测燃烧离子电流的方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年03期

3 氋忠权;吴筱敏;向往;宋轶明;皮敏;黄佐华;;电极结构对离子电流影响的试验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8年04期

4 周竹杰;魏若男;周蓉芳;唐安东;高忠权;吴筱敏;;离子电流法在不正常点火中的实验模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付宁;李京川;汤若臣;范鸿燕;;发动机离子电流检测仪的设计实现[J];电子世界;2013年24期

6 李建文,刘书亮,刘伍权,王天友,杨生辉;点燃式发动机火花塞离子电流稳定性的试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7 曹银波;张志永;沈康;李理光;;离子电流检测系统的抗干扰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8 许沧粟,邢建国;基于火花塞离子电流信号的发动机爆震检测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2年02期

9 李建文,刘书亮,王崇,许洪军,张宝峰,孙长库;基于虚拟仪器的火花塞离子电流采集与分析系统的研究[J];计量学报;2005年03期

10 高忠权;吴筱敏;向往;宋轶明;皮敏;黄佐华;;电极几何参数对离子电流影响的试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文哲;;汽油机火花塞离子电流燃烧诊断方法概述[A];第十二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俊荣;胡国庆;;纳米颗粒穿孔离子电流的形成机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春伟;电—磁场复合增强高功率脉冲磁控放电特性及钒膜制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李建文;点燃式发动机火花塞离子电流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志勇;气体燃料发动机缸内离子电流的测量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林乔;汽油机缸内离子电流检测系统开发及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曾凯;点燃式气体燃料发动机缸内离子电流的模拟与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成志明;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火花塞离子电流的软测量理论方法及应用[D];湖南大学;2007年

5 吴召明;汽油HCCI发动机火花塞离子电流传感系统的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白华;基于离子电流法的汽油机燃烧状态动态检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邹林;基于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的离子电流测试系统设计研发[D];大连交通大学;2014年

8 蔡大伟;基于ARM和DSP的发电机绝缘过热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刘纯志;基于火花塞离子电流的汽油机冷起动闭环控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10 陈祝清;定容燃烧弹控制及测试系统的研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68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068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7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