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单搭接结构胶接头连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09 10:28
【摘要】:对单搭接结构胶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同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对单搭接结构胶接头连接效率的影响因素、接头两端刚度的差异对接头连接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钢材与铝材之间的结构胶连接,随着母材材料屈服强度的增大,接头连接效率不断提高,但当母材屈服强度增加到一定值后,接头连接效率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与钢材相比,接头连接效率对铝材屈服强度更为敏感。接头连接效率也随接头几何尺寸(母材厚度、接头搭接长度和搭接宽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对于两端刚度不同的结构胶连接,接头连接效率随着其两端刚度差异的加大而降低,因此为提高接头的连接效率,应尽量选用屈服极限相近的母材。
[Abstract]:The tensile test of single-lap structural adhesive joint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i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nnection efficiency of single-lap structural adhesive join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iffnes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joint on the joint connection efficienc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nec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yield strength of the base material, but when the yield strength of the base metal increases to a certain value, the bonding efficiency of the structural adhesive joint between steel and aluminum is improved continuous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yield strength of the base metal. Compared with steel, the joint efficiency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yield strength of aluminum. The connection efficiency also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geometric dimensions (base metal thickness, lap length and width). However, for structural adhesive connections with different stiffness at both ends, the joint connection efficienc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iffnes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ends.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nection efficiency, the base metal with similar yield limit should be selected as far as possible.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4DFG71590)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4JJ305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2132) 广西科技计划重大专项(桂科重1348003-5) 国汽(北京)汽车轻量化联盟项目(20130303)资助
【分类号】:U463.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秉钧;;精密微波同轴小接头的改进[J];宇航计测技术;1985年01期

2 赵勇;付娟;张培磊;严铿;蒋成禹;;焊接方法对6061铝合金接头性能影响的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张永洪;王明;康长仁;;精密同轴转接头的设计[J];宇航计测技术;1982年01期

4 唐少章;《变形钢筋的新的接头法——螺栓套筒接头及其应用》[J];建筑施工;1984年04期

5 马场贤三 ,刘呈秀 ,陈开利;大直径多排螺栓摩擦接头试验[J];国外桥梁;1987年04期

6 余宝海,成亚男;焊缝多次返修对接头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压力容器;1989年01期

7 ;铝铜接头性能对比试验[J];中小型电机技术情报;1977年04期

8 徐德基;多芯铌钛超导体的焊接及接头性能[J];低温与超导;1987年02期

9 刘卫红,孙大谦,贾树盛,邱小明,吴建红;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扩散连接研究进展[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3期

10 马彩霞;巴路军;刘小文;李文亚;蔺成效;;摩擦挤压焊接铝-钢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骆瑞雪;李争显;;微电阻脉冲钎焊钛接头性能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车法星;黎立云;傅德明;;圆隧道衬砌接头试验及理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3 朱军;Anke Pyzalla;J.Bruckner;;钢铝熔钎复合接头的结构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雪健;庄晓莹;朱合华;;盾构隧道管片接头三维数值模型边界条件研究[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吴圣川;余啸;;激光-电弧复合焊7075-T6铝合金接头服役性能表征[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回丽;王岩;王磊;周松;张莹莹;;铝锂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性能研究[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7 赵莉萍;杨慧;赵勇桃;;TC4钛合金的焊接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林国标;黄继华;毛建英;李海刚;;SiC陶瓷连接的研究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9 毛唯;何剑雄;叶雷;张学军;陈波;;BNi82CrSiB钎料钎焊K403合金接头的性能[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涿州市建设局 王丽;贯彻《建筑法》 保障建筑安全[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2 ;MT-RJ接头可以胜任千兆传输[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Avaya Labs;LC与小型光连接器件(上)[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龚娅;光缆如铜缆一样方便[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Al-12.7Si-0.7Mg合金MIG焊与FSW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D];东北大学;2014年

2 邓永芳;Mg/Al异种合金搅拌摩擦连接板材接头性能及铣削变形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杨瑾;铝钢异种材料激光焊接工艺与机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汪晓勇;AZ31B镁合金/Q235低碳钢异种金属MIG焊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刘威;激光重熔微小接头中金锡化合物的演化及抑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李洪梅;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异种材料激光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敏;Si_3N_4/Inconel600部分液相扩散连接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8 李行志;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疲劳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赵雪梅;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超声信号特征与质量评价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罗忠兵;钎焊界面结构形态及对其接头剪切行为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海龙;铝合金中厚板等离子-MIG复合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熊延金;高氮钢电子束焊接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璐;ZrB_2-SiC陶瓷扩散连接接头的原位强化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邵阳;Zn对Sn/Al界面结构及接头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昂;高氮钢MIG焊焊缝增氮及接头组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郑瑞青;C/SiC复合材料与TC4钛合金的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帆;镀层对高强钢光纤激光焊接过程及接头性能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彭迟;基于电子束焊的异种金属熔焊连接机理[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9 付强;表面状态对超弹性铍青铜薄片微电阻点焊接头性能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10 郭贝贝;原位反应生成增强相用于碳/铜连接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73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173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d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