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高压气平衡式补油装置的液压转向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9-09-21 16:25
【摘要】:针对某型号特种车辆的静液压转向系统在环境温度及油液损耗下压力变化影响转向精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静液油液补偿装置。该装置采用高压气体平衡式补油方式对系统进行压力补偿,避免了车辆转向时的压力波动。仿真和试验表明:所设计的静液补油装置提高了车辆的转向精度,并能保持静液压转向系统压力长期稳定,简化了预充压操作,缩短了任务准备时间,改善了车体液压转向系统的工作性能。
【图文】:

原理图,特种车,技术原理,信号油


system,andtheproblemoflowsteeringprecisioncausedbythechangedpressurewasresolved,whichexistedintheconditionsofoilleakageandenvironmentaltemperaturechanging,andthehid-dendanger-drivingtroublewasavoided.Usingtheequipment,thepressurestabilizationofthehydrauliccloseddrivesteeringsystemismaintained,theoperationissimplifiedandtheefficiencyisimproved.Keywords:Semi-trailervehicle;Hydraulicsystem;Hydrostaticsupplementequipment某型号特种车采用大型超长超宽半挂车方式实现大型结构件的搬运(如图1所示),它采用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静液压转向技术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但是这种转向技术在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引起系统压力大范围波动,使转向精度降低,严重时可引发转向系统故障,因此研制了一种新型静液补油装置应用于原静液转向系统中以补偿温度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图1某型号特种车1静液压转向技术原理静液压转向系统由两支转向信号油缸、两支转向油缸以及管路等附件构成,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转向信号油缸两大腔分别与转向油缸两大腔相连,为了提高转向精度及响应时间,两大腔内需预充一定的压力。列车转向时牵引车与半挂车形成夹角,推动转向信号油缸运动,一支转向信号油缸内油液受挤压产生油压,进入转向油缸大腔,驱动转向油缸运动,从而实现车轮的转向。这里,蓄能器充气压力大于系统最高工作压力,起过载缓冲的安全保护作用。图2静液压转向简明原理图2压力波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分析根据静液压转向原理可知,两支转向信号油缸至两支转向油缸大腔为一对封闭容腔,两静液腔的油液被封闭在固定容积内。静液压系统不仅!用于传递转角信号,同时传递转向动力,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预压以保持静液系统

原理图,原理图,信号油,转向油缸


rvehicle;Hydraulicsystem;Hydrostaticsupplementequipment某型号特种车采用大型超长超宽半挂车方式实现大型结构件的搬运(如图1所示),它采用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静液压转向技术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但是这种转向技术在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引起系统压力大范围波动,,使转向精度降低,严重时可引发转向系统故障,因此研制了一种新型静液补油装置应用于原静液转向系统中以补偿温度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图1某型号特种车1静液压转向技术原理静液压转向系统由两支转向信号油缸、两支转向油缸以及管路等附件构成,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转向信号油缸两大腔分别与转向油缸两大腔相连,为了提高转向精度及响应时间,两大腔内需预充一定的压力。列车转向时牵引车与半挂车形成夹角,推动转向信号油缸运动,一支转向信号油缸内油液受挤压产生油压,进入转向油缸大腔,驱动转向油缸运动,从而实现车轮的转向。这里,蓄能器充气压力大于系统最高工作压力,起过载缓冲的安全保护作用。图2静液压转向简明原理图2压力波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分析根据静液压转向原理可知,两支转向信号油缸至两支转向油缸大腔为一对封闭容腔,两静液腔的油液被封闭在固定容积内。静液压系统不仅!用于传递转角信号,同时传递转向动力,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预压以保持静液系统具有一定的刚度,但压力不宜过高。根据计算及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此系统预充压力
【作者单位】: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U46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多;叉车液压转向系统的改造[J];港口装卸;2000年01期

2 王继红,郜立焕,周琦;双回路液压转向系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2年01期

3 张幸福;液压转向系统的使用与维护[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3年11期

4 刘录秀;装有电子-液压转向系统的城市公交大客车[J];汽车与配件;2004年29期

5 蔡廷文;王星;徐鑫;;液压转向系统功率键合图模型的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杨忠敏;;重卡液压转向系统的使用维护和调整[J];建筑;2009年06期

7 张峰;侯银鹰;;可变助力液压转向系统[J];液压与气动;2009年05期

8 谭冬梅;;液压转向系统的维护技术[J];南方农机;2009年03期

9 郭其昌;;汽车液压转向系统噪音的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2年05期

10 逯建辉;;液压转向系统跟随性能应用研究[J];汽车技术;2012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梁世明;液压转向系统故障的排除[N];山西科技报;2003年

2 程京文;挖掘机转向迟缓的排除方法[N];中国交通报;2008年

3 胡蓓;高科技,体育场上看不见硝烟的竞争[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迁西县农业局(064300)付欣然;液压转向系统常出啥毛病[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开启;大客车液压助力主动转向系统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忠侦;某乘用车液压转向系统助力匹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2 雷军波;全液压转向系统的静动态理论建模仿真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3 荆小怀;装载机液压转向系统的数字仿真与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4 陆W氈

本文编号:2539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539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5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