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门运动数据处理的气门落座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11-02 05:40
【摘要】:汽车在大众生活中越来越普及,随之带来尾气排放和石油资源短缺等环保问题,人们越来越关注发动机的性能,希望汽车具有良好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配气机构作为发动机重要机构之一,其作用是控制着发动机气门开闭,影响着发动机换气效果,掌控发动机气缸的进气和排气。那么,研究气门在汽缸里的运动就显得很重要,所以对气门和座圈运动特性的研究一直是发动机零部件可靠性研究的重点。气门在发动机里运动的本质就是与座圈不断发生碰撞摩擦,气门座圈表面就会产生磨损。如果气门座圈磨损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气门和座圈运动配合失效,其结果影响到燃料在气缸里的充分燃烧,从而影响了发动机动力输出。本文针对G300柴油机配气机构气门和座圈结构,通过设计了气门落座静态接触刚度试验和模拟气门落座碰撞动态试验,采集到了气门落座的相关的运动特性参数数据,为后续计算提供了计算依据,用基于阿恰德粘着磨损理论的数学模型和雨流法筛选数据的方法计算了气门座圈的磨损量和气门下陷量,选用CAE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气门座圈装配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求解计算从而确定气门落座过程中应力集中区域。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本文目的,分别从设计的气门座圈接触刚度静态试验、模拟气门落座动态碰撞试验,两个试验中采集到的动态运动数据信号来分析气门落座运动特性。试验内容包括提出设计试验猜想、搭建试验台、编写数据信号采集程序、连接传感器采集信号电路,采集和存储气门运动加速度、位移和气门杆应力信号等。(2)将试验中采集的数据信号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气门落座过程中刚度、运动特性以及受力情况。数据结果表明气门落座是随机复杂的,气门运动特性变化非线性,气门杆受到弯矩的作用,气门在空间里其他方向也有运动的趋势,表明气门不是正落座,气门与座圈接触力大小情况随时间变化,并且与气门落座速度有关。(3)理解气门座圈磨损机理和阿恰德粘着磨损理论模型,利用雨流法筛选数据的原理对磨损功率数据进行筛选,用改进的数学模型计算预测气门座圈的磨损量及气门下陷量,得到的结论是两者随着气门落座速度增大而变大,如果要控制气门座圈磨损量,必须控制气门一定的落座速度。(4)文中采用HyperMesh对建立的气门座圈三维模型进行有限元前处理,接着用ANSYSWorkbench计算求解气门座圈在机械载荷、热载荷以及热机耦合下接触的应力应变集中情况,从而用软件分析评价得到气门与座圈接触时疲劳损坏情况。
【图文】:
图 1.1 气门和座圈接触面受到的冲击载荷试样 3-气门座试样 4-上修正垫片 5-测力传感器 6图 1.2 气门冲击试验装置中如果反复碰撞座圈,如果气门和座圈对中性好,以往研究的情况来看,气门和座圈的磨损本质就是
门座试样 4-上修正垫片 5-测力图 1.2 气门冲击试验装置碰撞座圈,,如果气门和座圈情况来看,气门和座圈的磨,而引起微小的磨损的一种会使得气门与座圈接触表面接触表面上的金属之间作用损状况。气机构简化为一组无质量的移能和动能相等作为原则,么可以得到的配气机构单质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4.134.3
本文编号:2554325
【图文】:
图 1.1 气门和座圈接触面受到的冲击载荷试样 3-气门座试样 4-上修正垫片 5-测力传感器 6图 1.2 气门冲击试验装置中如果反复碰撞座圈,如果气门和座圈对中性好,以往研究的情况来看,气门和座圈的磨损本质就是
门座试样 4-上修正垫片 5-测力图 1.2 气门冲击试验装置碰撞座圈,,如果气门和座圈情况来看,气门和座圈的磨,而引起微小的磨损的一种会使得气门与座圈接触表面接触表面上的金属之间作用损状况。气机构简化为一组无质量的移能和动能相等作为原则,么可以得到的配气机构单质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4.1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平;;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及计算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2 吴国勇;张云富;韦颂;成卫国;何强;;两用燃料发动机气门和气门座磨损研究[J];汽车技术;2010年07期
3 刘小平;郭兰;;发动机排气门失效仿真分析[J];汽车工程师;2010年03期
4 王文阁;卢延辉;;实用概率Miner理论及在汽车部件疲劳计算上的应用[J];汽车技术;2009年12期
5 国杰;张文平;;配气机构单自由度动力学分析[J];船海工程;2009年05期
6 赵冬青;赵振峰;;基于改进鲁棒最小二乘法的发动机试验数据处理[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宋现锋;邵明;;内燃机气门座磨损机理及材料[J];汽车零部件;2009年04期
8 宋济平;王全娟;;汽车发动机气门机构的动态特性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8年04期
9 褚超美;佟欣;卢曦;;发动机气门杆端早期磨损的研究[J];内燃机工程;2007年04期
10 郝勇刚;俞小莉;刘忠民;;基于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配气机构计算[J];车用发动机;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2554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554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