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某轿车碰撞安全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05:26
【摘要】:车辆碰撞安全性能关系到每一位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危,面对日益严峻的道路交通环境,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并且碰撞不可避免时,良好的耐撞性是保障乘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研究始终是车辆研发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车辆碰撞安全技术的基础上,以某国产轿车的车身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目标优化和结构优化的方法,进行了车身碰撞安全优化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车身有限元建模与碰撞仿真分析。基于有限元碰撞仿真理论,运用Hypermesh软件对某轿车车身CAD模型进行几何清理,网格划分,材料属性设置和控制参数设置等前处理工作,建立了车身有限元模型。使用LS-DYNA求解器进行了50km/h速度下的车身正面100%刚性墙碰撞仿真,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针对车身变形情况,关键零件变形型式,车辆前端碰撞力,B柱速度及加速度,前围板侵入量以及车身模态频率进行了分析,以此作为车身碰撞安全优化研究的基础。(2)基于6σ可靠性准则的车身碰撞安全多目标优化。选取车身前部9个关键零件厚度作为车身碰撞安全优化的设计变量;考虑车辆轻量化和舒适性的要求,以车身质量与车身一阶扭转模态频率为约束条件;选择刚性墙反力均方根植,吸能比,前围板侵入量,B柱加速度峰值为优化目标;为了减小设计变量扰动对优化结果的影响,采用6σ可靠性设计准则,建立车身碰撞安全多目标可靠性优化模型。运用最优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方法,结合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构建近似模型,通过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对车身进行了碰撞安全多目标优化。经优化后,车身碰撞安全性能得到了提高,同时优化方案的质量水平也满足可靠性要求。(3)面向碰撞安全的前纵梁结构优化。通过建立前纵梁简化有限元模型,对变形量小、刚度要求大的前纵梁后端进行了拓扑优化;针对碰撞过程中,横向变形位移大、溃缩不完全的前纵梁中段,采用预变形的方法,开设了诱导槽。经过有限元仿真验证,前纵梁结构优化之后,对比原有关键零件厚度优化方案,车身碰撞安全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最终形成的优化方案与车身初始状态的有限元碰撞仿真结果相比,整车质量没有变化,车身一阶扭转模态频率提高了0.56%,刚性墙碰撞反力均方根植下降了10.8%,吸能比提高了3.7%,前围板侵入量减少了5.8%,B柱加速度下降了18.2%,优化方案显著地提高了车辆碰撞安全性能。
【图文】:

碰撞安全性,事故形态,车辆,研发过程


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究背景及意义节能、环保是当今汽车研究的三大主题。随着中国经济快快速增长态势,截至 2017 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3.1来的是频发的道路交通事故,2017 年,,全国涉及人员伤 起,造成 63093 人死亡、226430 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 1乘员生命的严重威胁,使得汽车安全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撞是最常见的道路交通事故,车辆碰撞事故也是导致乘致死人数占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 60%左右[3]。图 1-1 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正面碰

吸能装置,吸能,轻量化材料,部分保险


图 1-4 不同材料能量吸收率合材料在车辆上的应用研究中,George 等[44]比较了短切碳石墨/环氧树脂正交层板,玻璃增强纤维的碰撞吸能比,结料吸能效果更好。JovanObradovic 等[45]将方程式赛车的前材料,对各段材料厚度进行优化,最终碰撞仿真加速度峰值江等[46]使用复合轻量化材料 SMC 替换部分保险杠,优化其撞性能分析,在满足耐撞性要求的情况下,保险杠质量下降车辆钢结构碰撞吸能装置的仿真数据,对比分析加速度和维材料的碰撞吸能装置。材料成形过程和处理工艺会对材料力学性能造成影响,先应用,降低了汽车生产的成本,带来了轻量化的效果,同时撞安全性能提供了更多的支持。焊是采用激光将不同材质、不同厚度、不同涂层的板料拼合冲压成型的技术。为满足零部件对材料性能的不同要求,根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7.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宏图;王健;申国哲;胡平;周华维;;基于碰撞的车身5182铝合金热成形构件流变行为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4年02期

2 叶平;;汽车正面碰撞前纵梁结构设计[J];上海汽车;2013年10期

3 陈飞;陈云霞;李军;王艳青;;镁合金在汽车仪表板横梁上的应用[J];现代零部件;2013年08期

4 胡平;于宏元;盈亮;申国哲;史栋勇;;基于侧面碰撞的热成型高强度零件开发[J];汽车技术;2013年01期

5 郝亮;徐涛;崔健;吉野辰萌;;参数化诱导槽设计的吸能盒结构抗撞性多目标优化[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1期

6 曹立波;陈杰;欧阳志高;刘适;;基于碰撞安全性的保险杠横梁轻量化设计与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2012年23期

7 王冠;周佳;刘志文;李落星;刘波;李晓青;刘扬胜;;铝合金汽车前碰撞横梁的轻量化设计与碰撞性能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年01期

8 金爱君;孙风蔚;陈杰龙;李宏华;赵福全;;热成型钢板在汽车前横梁上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S2期

9 简晓春;王笑;;正面和偏置碰撞的耐撞性仿真与车身结构改进[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1年03期

10 刘海江;刘娜;肖丽芳;;面向轻量化的高强度SMC保险杠碰撞性能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施欲亮;基于耐撞性仿真的轿车车身零件拼焊板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王大志;基于乘员保护的汽车正面碰撞结构设计与变形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晓勇;某型轿车正面碰撞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2 邓青青;车辆结构耐撞性的多目标稳健性优化设计[D];湖南大学;2016年

3 陈自凯;基于梯度的等效静载荷法及汽车碰撞关键零部件结构优化[D];湖南大学;2015年

4 林繁国;汽车碰撞能量衰变特性研究及磁流变液缓冲吸能装置设计[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董银飞;汽车复合材料碰撞吸能装置设计与仿真方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6 苏建;汽车前纵梁结构的碰撞仿真及其优化[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7 万银辉;铝合金汽车保险杠横梁的轻量化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付磊;拼焊板力学性能及其耐撞性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李莉;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寻优策略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9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639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4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