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城市快速路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05:03
【摘要】:城市快速路的拥堵问题是许多大城市的交通难题,拥堵的行车环境会使驾驶员的驾驶操作受到影响,甚至引发攻击性驾驶行为。强行换道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性驾驶行为,严重影响到行车安全。若在换道操作前识别出换道意图,则可预先评估换道安全性,及时进行预警。目前,关于换道意图识别的研究多将研究场景设置为畅通状态,未考虑到拥堵的情况。另外,尚未有针对城市快速路场景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快速路拥堵状态下驾驶人换道意图的识别展开了研究。首先,从换道类型、换道决策机制、换道阶段划分等角度对车道变换行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试验仪器、试验人员、试验路线、试验过程等方面设计了两阶段的实车试验方案。通过得到的试验数据,确定了不同拥堵状态下的换道意图时窗宽度,并对换道意图样本与车道保持样本进行了筛选,为换道意图识别提供了数据支撑。其次,利用自述式调查问卷进行驾驶风格调查,建立驾驶风格数据库,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驾驶风格进行量化,通过K-means聚类分析法将调查对象的驾驶风格分为谨慎型、正常型与激进型三类,再从数据库中提取出试验人员的驾驶风格。根据第一阶段调查的数据,将驾驶风格与行程速度作为影响基于驾驶人感受的拥堵强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基于多项Logit的拥堵强度模型。再次,分析畅通、轻微拥堵与中度拥堵三种拥堵状态下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的眼动特征、心率特征以及车辆运动状态的基本参数,包括:平均注视时间、后视镜注视次数、扫视幅度、扫视速度、心率增长率、速度标准差、加速度标准差、横摆角速度标准差。采用显著性检验,分析了各种交通状态下车道保持阶段与换道意图阶段的各参数的差异性,提取差异显著的参数作为表征换道意图识别的指标。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将表征换道意图的特征参数导入模型,根据交叉验证思想,使用网格搜索法与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惩罚参数C、核函数参数g的寻优,最终得到最优参数。采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检验,畅通组、轻微拥堵组、中度拥堵组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3.617%、91.304%、93.333%,符合换道辅助系统要求。然后,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拥堵状态的车辆换道预警系统的开发思路。
【图文】:

换道,阶段划分


息处理过程,换道意图阶段是指驾驶员从开始产生换道意图至执行换道操作的过程,换道执行阶段是指驾驶员执行换道操作直至换道完成的过程 图2.2 换道阶段划分2.2 试验总体方案2.2.1 试验目的从研究目的出发,需要进行两阶段的实车试验 第一阶段是对驾驶人员在城市快速路的道路环境下进行实车试验,主要采集驾驶人对路段运行状态的主观判断 车速等数据,这一阶段的调查是为快速路拥堵分级进行数据准备;第二阶段是在城市快速路环境下对驾驶员进行实车试验,采集驾驶人的眼动行为 生理信号及车辆运行状态等数据,这一阶段调查是为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作数据准备 为了保证试验效果,试验采用自由驾驶,,完全由驾驶员根据实际交通情况以及自身操作习惯自行选择跟车 换道及超车等驾驶操作 2.2

眼动仪,情况,生理信号


的数据精确而无需人为调整 用移动工作站连接眼动仪,操作者可采集被试者的属性 执行校准 观测实时注视轨迹并实时标注受试者的行为 图2.3 眼动仪佩戴情况(2) Biopac 多导生理记录仪本文研究中使用的生理信号采集仪器采用美国 Biopac 公司研发的 MP160 型多导生理记录分析系统 该实验仪器共有 16 个模拟数据采集系统 16 个数字输入通道以及 2个模拟输出通道 通过该仪器可以同时测量心电 ECG 肌电 EMG 皮肤电 EDA 呼吸等在内的多组生理信号 通过生理仪配套的 AcqKnowledge 软件可以实时显示设备采集到的生理信号 该设备采用无线传输通信方式实现采集端和数据接收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有效减少对驾驶员产生的干扰 针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只需要使用心电 ECG 进行生理信号采集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长坤;武艳;辛梦阳;李明;;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干线公路交通事故预测[J];公路与汽运;2015年06期

2 马勇;付锐;郭应时;袁伟;吴海波;;基于实车试验的驾驶人换道行为多参数预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3 孙龙;常若松;;驾驶风格研究现状与展望[J];人类工效学;2013年04期

4 李亚秋;吴超仲;马晓凤;黄珍;张晖;;基于EKF学习方法的BP神经网络汽车换道意图识别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年04期

5 张丽;;心率变异性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24期

6 徐慧智;程国柱;裴玉龙;;车道变换行为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10期

7 王旭辉;舒平;曹立;;基于ROC曲线寻优的支持向量机性能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0年08期

8 刘小明;郑淑晖;蒋新春;;基于动态重复博弈的车辆换道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6期

9 林金霞;郭旭东;;数据挖掘中离散现象的建模[J];统计与决策;2006年17期

10 王兴玲,李占斌;基于网格搜索的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参数的确定[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侯海晶;高速公路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彭金栓;基于视觉特性与车辆相对运动的驾驶人换道意图识别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苏南;考虑眼动特性的高速公路出口换道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2 刘妙阁;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支持向量机手势识别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马淑艳;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炉铁水硅含量预测[D];浙江大学;2016年

4 谢云;不平整路面车辆动荷载计算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与判定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6 杨涛;心理资本调节下工作压力源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丁银;面向组团城市的城市交通拥堵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8 韩珍;驾驶员—车辆Agent微观换道行为的建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张雪莲;大城市路网运行状态分层次评价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黄秋菊;车道变换行为特性及其对交通安全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3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643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9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