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声传递矩阵法的多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

发布时间:2020-05-23 14:25
【摘要】:近年来,微穿孔板结构因具有良好的消声性能且不受材料的限制等优点而被制作成管道结构,并且在消声器中得到广泛应用。微穿孔管消声器与其他种类的消声器相比,是一种低声质量、高声阻的新型吸声结构。为了获得某些特殊频率处的高吸收或满足某些特殊环境的需要,国内外学者对微穿孔管消声器的建模以及结构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目前对微穿孔管消声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层结构的研究上,对双层甚至多层结构的理论研究鲜有文献介绍。研究方法也多集中在采用传统的传递矩阵法或有限元法。一般而言,虽然多层微穿孔管的建模较复杂,但吸声性能较单层的更优,对其进行理论建模并进行优化设计意义重大,因此对多层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性能展开了探讨研究。首先,基于一维平面波假设和微穿孔板吸声理论,将传统传递矩阵法和精细积分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传递矩阵法,并应用于分析单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声学特性。通过与声学有限元分析结果相比,表明新传递矩阵法能够精确计算单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声学特性,且效率高。进而将新传递矩阵法应用于分析腔体长度、穿孔管壁厚、孔径以及穿孔率对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腔体长度对消声器声学特性影响较大,穿孔管壁厚、孔径以及穿孔率对微穿孔管消声器低频影响不明显,对中高频有明显的影响。此后,由于单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消声性能有限,将新传递矩阵法扩展应用于分析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声学性能分析。通过与声学有限元分析结果相比,表明新传递矩阵法能够有效计算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声学特性,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基于新传递矩阵法,对比分析了单层和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并且研究了不同膨胀腔厚度对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双层的消声效果优于单层;增加膨胀腔厚度可以改善双层微穿孔管消声器声学性能。最后,为了获得具有更优良消声性能的消声器,将新传递矩阵法扩展应用于分析三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声学特性。通过与声学有限元分析结果相比,表明新传递矩阵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此外,基于新传递矩阵法分析了三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结构参数对声学性能的影响。参数讨论表明腔体长度、孔径、内层穿孔管直径、中间层穿孔管直径和腔体直径对消声器声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基此,本文选取这些参数作为优化设计变量,平均声传递损失作为优化目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三层微穿孔管消声器进行结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三层微穿孔管消声器平均声传递损失得到了明显提高,且三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得到改善。
【图文】:

微穿孔,消声器,单层,结构示意图


制出一种新型结构消声器(即微穿孔管消声器)。目前对微穿孔管消声器要有解析法、有限元法、传统传递矩阵法和吸声系数法,但这些方法局限性,因此本文采用传递矩阵法对微穿孔管消声器进行研究。本章递矩阵法和精细积分法相结合来建立单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理论模型三维声学有限元软件 Virtual.lab 建立该消声器的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新传递矩阵法能够有效计算穿孔管消声器的声学高计算效率。之后新传递矩阵法被应用于分析此类消声器结构参数对影响,可为多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研究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研究手段。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理论建模 3-1 为单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结构示意图。其中膨胀腔长度为l,膨胀腔孔管起始端和终端距离膨胀腔的起始和终止距离分别为1l 、2l ,穿孔段12l l,穿孔管直径为1d ,穿孔直径为hd 。穿孔管将消声器分成了两部膨胀腔,,其内部皆为空气介质。

微穿孔,和声学,结构模型,单层


误差存在的原因是材料的定义不够准确、结构模型精度不高、定义的边界条件不准确造成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网格离散时网格的质量也会产生相应的误差。因此,为了保证声学性能分析的精度,在计算频率内,模型的最大单元边长应小于最短波长的 1/6。若对于二次单元来说,最大单元的边长应不大于最大波长的 1/3,本文选择线性单元对单层微穿孔管消声器模型进行离散,单元长度满足:max6 fcL ≤ (3-21)单层微穿孔管消声器的结构模型和声学有限元模型如下图 3-2(a)、(b)所示,该声学模型采用六面体单元,为了保证声学分析的精度,将单元尺寸设置为 5mm。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4.13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敏;郭辉;徐驰;王岩松;刘宁宁;;复杂穿孔板结构消声器传递损失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5年05期

2 相龙洋;左曙光;吴旭东;张s

本文编号:2677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677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3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