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驻涡渠化活塞形貌对汽油机点火与燃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18:04
【摘要】: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对内燃机各方面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燃油混合气工质的组织与燃烧方式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中燃烧室形状对工质的组织与燃烧有重要影响。以改进活塞顶部形貌提升燃烧室压缩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和实现便捷的优点。基于改造的歧管电喷WH125-6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采用GT-Power和CONVERGE软件进行一维、三维建模仿真和数值模拟,通过对仿真缸压和试验缸压进行对比校正,得到合理的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通过构建压缩比ε=12的汽油机驻涡渠化活塞顶部形貌得到V型燃烧室,以活塞顶部的驻涡凹坑直径_1x、驻涡凹坑深度_2x和渠化凹槽宽度_3x为变量,采用Opt LHD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生成40组各变量区间均匀采样的V型燃烧室三维数值模型样本,并分别开展数值模拟。基于样本模拟结果构建论域Kriging无偏估计预测模型,以功率P最大并产生排放物NOx、HC、CO最少为优化目标,同时以_1x、_2x、_3x变量区间为约束,利用NSGA-II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论域Kriging预测模型进行多目标变量优化,求得驻涡渠化活塞最优顶部形貌方案。对比分析基于最优驻涡渠化活塞的V型燃烧室与基于平顶活塞的L型燃烧室燃烧模拟结果表明,在点火时刻,V型燃烧室的驻涡凹坑内会形成明显驻涡效应,火花塞电极附近具有较低的气体流速及湍动能,分别为2 m/s和2.6 m~2/s~2,同时具有高达1.12易于实现稳定点火的燃空当量比。根据火焰传播过程分析可知,活塞顶部驻涡渠化形貌设计可有效减缓V型燃烧室在活塞上行期间的火焰传播速度,同时加速上止点后活塞下行初期火焰进入渠化凹槽分区后的扩展速度,在ATDC 15°CA燃烧基本结束,放热率集中在ATDC 0°~15°CA区间,定容燃烧特性更强。因此,合理设计带有驻涡及渠化特征的活塞顶部形貌,是有效组织缸内流场并提升点火燃烧品质,实现低成本提升汽油机压缩比的有效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4.171
【图文】:

最大扭矩,节气门,开度,进行试验


图 3-2 发动机试验台架主要对 4000r/min 节气门 100%开度的最大扭矩工况进行试验测量的各基础技术参数如表 3-1 所示。表 3-1 原机技术参数名称 参数 名称 参数动机型式 单缸风冷四冲程 气缸排量/mL 124.8长度/mm 100 活塞行程/mm 57.9功率/kW 6.6(7500r/min) 气缸直径/mm 52.4扭矩/N·m 9.7(4000r/min) 压缩比 9验仪器设备机台架试验采用了PowerLink湘仪动力测试仪器有限公司的FC20,各设备名称如表 3-2 所示。其中,电涡流测功机的工作原理为:

发动机模型


第 3 章 原机台架试验及仿真验证3.2.1 一维模型建立GT-Power 是一款应用十分广泛的发动机仿真模拟软件,适合建立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其将发动机的各个部件以模块的形式进行集成,只需将各模块以气体流动前后的顺序进行连接,各箭头的指向代表气体的流动方向,且部件的参数设置在各模块内部设定。图 3-4 所示为在 GT-Power 中建立的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其中 EndIn、EndOut为进气口和排气口,InPipe、Inrun 与 ExRunner、Expipe 分别代表进气道和排气道,aircleaner 为空气滤清器。InPipe-02 与 InPipe-03 之间是节气门,用来控制进气量。InRun上部为喷油器,用于控制喷油脉宽和喷油时刻。intport 为进气歧管。cylinder 为气缸,燃油混合气在此处燃烧。Engine 为曲轴箱,燃烧所做的功经由曲轴箱进行输出。Exhport 为排气歧管,intport、ExhPort 与 cylinder 之间的部分为气门,气门进排气相位由凸轮轴型线控制。箭头方向为空气流动方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小民;张净玉;;驻涡燃烧室燃烧组织方式和设计思路分析[J];航空科学技术;2008年02期

2 夏暾;王凤祥;冯怀石;宋振远;;吉林热电厂Тп-13/A型煤粉锅炉犁形燃烧器的试验研究[J];电力技术;1988年07期

3 钟兢军;刘世青;;后驻体喷孔位置对驻涡腔流动冷态数值的影响[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刘世青;钟兢军;;驻涡燃烧室内涡系分布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何小民;姚锋;;流动和油气参数对驻涡燃烧室燃烧性能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06年05期

6 宋双文;雷雨冰;姚尚宏;马辉;胡好生;;可压流条件下凹腔驻涡流动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10期

7 刘世青;钟兢军;程平;;喷射孔径影响驻涡燃烧室性能冷态数值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0年02期

8 刘世青;钟兢军;;驻涡燃烧室后驻体形状选择冷态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9期

9 何小民;许金生;苏俊卿;;驻涡燃烧室燃烧性能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2期

10 金义;何小民;彭春梅;方杰;吴泽俊;;驻涡燃烧室驻涡区三维冷态流动特性数值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郭舒;尚守堂;程明;;驻涡腔进气对环形驻涡燃烧室流场的影响[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田中礼;何小民;边际;齐健;;一种LPP型驻涡燃烧室燃烧性能的试验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7集)——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上册)[C];2016年

3 蒋波;何小民;金义;秦伟林;;基于驻涡稳定的RQL燃烧室排放性能的试验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田中礼;何小民;金义;;基于驻涡稳定的LPP燃烧室排放性能的试验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杨志达;艺术——科学创新之翼[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世青;驻涡燃烧室流动特性的冷态数值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武辉;凹腔驻涡燃烧器的实验与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9年

3 金义;高油气比驻涡燃烧室流动与燃烧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4 于宗明;可燃气阵列驻涡强化混合模型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5 吴永健;横流不稳定性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驻涡渠化活塞形貌对汽油机点火与燃烧的影响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2 俞骏;新型驻涡燃烧室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年

3 杨海龙;基于活塞头部形貌特征的汽油机爆震敏感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4 丁阳;驻涡燃烧室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9年

5 裴海滨;亚燃冲压发动机驻涡燃烧室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秦伟林;冲压驻涡燃烧系统设计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王璐;某型驻涡燃烧室冷却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程平;驻涡燃烧室冷态流场气体喷射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9 郝艳娜;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燃烧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10 孙洪亮;小型发动机驻涡燃烧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39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739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8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