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越野车用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最优控制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05:58
【摘要】:随着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控制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满足挡位切换功能,对换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换挡过程控制算法作为AT控制关键技术之一,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乘坐舒适性及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开展换挡过程控制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依托某预研项目“X X X X电控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集成应用技术”,在详细的分析AT动力升挡过程动力学特性与clutch-to-clutch换挡原理的基础上,搭建电液换挡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引入发动机协调控制,基于最优控制原理研究换挡过程的分阶段控制策略,及最优跟踪控制律的求解方法,实现降低换挡冲击度、减少离合器滑摩功和优化换挡时间的目的。系统分析研究对象的液压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Lagrange方程的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动力升挡过程不同阶段的动力学微分方程,针对Flare和Tie-up这两种典型的工况,对换挡过程控制参数进行分析。对离合器组件进行受力分析,并通过试验建立离合器摩擦特性模型,给出摩擦片在换挡过程中的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得到摩擦系数随离合器主、从动盘转速差之间的关系曲线。采用MATLAB/simulink和LMS.AMEsim两款软件搭建电液换挡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对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进行匹配;对离合器组件搭建基于离心压力补偿的动态响应模型,使模型更接近实际的工作效果;建立换挡过程的状态空间方程;研究换挡过程采用扭矩相、惯性相分阶段控制策略;创建扭矩相离合器摩擦转矩定斜率控制;惯性相最优跟踪控制,综合考虑换挡冲击度和离合器滑摩功确定性能指标泛函,利用极小值原理求解最优控制律;优化换挡时间,并给出换挡时间的计算流程;在换挡过程中引入发动机协调控制,以实现降低换挡过程中的换挡冲击度和减少离合器滑摩功的目的。在动力传动系统仿真平台上对所研究的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对比传统的离合器油压闭环控制方法,结果表明所制定的最优控制策略可降低换挡冲击度、减少离合器滑摩功,并进行了实车验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U469.3
【图文】:

汽车变速器,占有率,排量


图 1.2 国内不同排量汽车变速器占有率过程控制技术作为 AT 控制关键技术之一,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和经济性、乘坐舒适性及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本文结合某预研力自动变速器集成应用技术”,以优化换挡品质为目的,对

自动变速器,液力机械式,乘用车,市场份额


图 1.1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乘用车装备有自动变速器,78%的自动变埃孚(ZF)、美国艾利逊(Allison)等国外公司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在国内自动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洪生;时岩;秦琳琳;孙成全;;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滑差控制策略[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5年06期

2 赵治国;王琪;陈海军;刁威振;;干式双离合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转矩协调最优控制[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3年03期

3 刘洪波;雷雨龙;张建国;金伦;李幼德;;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换档品质评价与优化[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6期

4 万国强;黄英;张付军;李刚;;自动变速器升挡过程惯性相发动机协调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16期

5 李瑜婷;赵治国;章桐;;DCT变速器双离合器压力最优控制方法的仿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12期

6 倪洪飞;钟军斌;孙玉刚;;基于扭矩控制的AMT换挡控制策略研究[J];汽车科技;2010年03期

7 吴光强;张德明;;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DCT离合器升挡作动方式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9年03期

8 葛安林;;装用液力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在非稳定工况下燃料经济性和动力性的研究[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金涵宇;基于湿式离合器的商用车AMT动力传动系统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付尧;基于客观评价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王尔烈;大功率AT换挡过程缓冲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孟飞;大功率AT离合器压力比例控制技术[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兴忠;越野车用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冀杰;基于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纵横向运动综合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刘永刚;轿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系统综合匹配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正伟;电动客车无同步器AMT换挡过程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贾玉哲;液力变矩器闭锁离合器起步滑差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王永会;AMT离合器起步控制特性分析及测试系统设计[D];山东大学;2017年

4 张鹏程;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传动效率与整车燃油经济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5 胡博钦;大功率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徐俊;无级自动变速器能耗损失预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杨攀;基于CCP协议的ESP在线标定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王开国;55-51SN液力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与换挡质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吴张兵;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特性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10 裴玲;车辆换挡过程最优控制算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42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742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0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