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组合式动力换挡的机械变速传动模块结构强度分析及系统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09:15
【摘要】:拖拉机作业时,地面状况复杂,传动系统承受载荷较大。此外,为保证农时,农业作业具有在特定时期内完成大量工作的特点。因此,提高变速器的寿命和工作可靠性,延长变速器无故障工作时间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某组合式动力换挡变速器的机械变速模块为研究对象,应用Romax软件建立其模型,并对各零部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变速器寿命的影响,对零部件设计参数及通用件和标准件选用合理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拖拉机传动系统,对动力换挡变速器的结构和各挡位传动比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Romax软件建立机械变速模块的摸型。(2)结合拖拉机在牵引或动力输出作业方式下机械变速模块的功率输入及输出特点,确定了用于仿真分析的载荷谱。(3)通过软件仿真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基于齿轮、轴承和轴的寿命分析结果,对相关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用合理性进行评价。(4)研究并分析了部分因素如材料、润滑等对变速器的齿轮、轴承和轴的疲劳寿命的影响,基于具体的分析结果,给出了变速器加工或产品化使用的建议。(5)对传动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各挡位齿轮在不同工况下的传动误差以及部分零部件的动态响应,综合静态分析结果,对变速器相关零部件进行优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219
【图文】:

动力学体系,齿轮系统


工作状况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测试的负载来加速试验,分析了推力滚针轴承的失效原因,并提出了改善方案;文献[21]对齿轮载荷进行了统计处理,得到较接近实际工况的载荷,讨论了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的估算及不同因素对齿轮疲劳寿命的影响。文献[22]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变速器箱体进行模态分析并与实验模态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再采用多体动力学以及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变速器箱体进行疲劳寿命预测。文献[23]利用 CAE 软件对变速器倒挡齿轮进行疲劳寿命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从表面处理和加工方法两个方面的优化措施。1.4.2 变速器动力学析现状齿轮传动系统作为变速器的最主要装置,其动力学问题是变速器动力学分析的重点,而齿轮在啮合传动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则是齿轮动力学问题的核心,动力学研究主要关注齿轮在传递运动和动力时产生的冲击、振动和噪声[24]。经过多年来人们对变速器动力学问题不断的研究,变速器动力学分析现已发展为一个较完整的体系[25],如图 1.1 所示。

变速器,动力换挡,同步器


图 2.2 变速器结构简图Fig 2.2 The structure diagram of transmission1.5/6 挡同步器;2.3/4 挡同步器;3.手动变速箱输入轴;4.后桥输出端;5. 1/2 挡同步器;6. 手动变速箱输出轴;7.前桥输出端;8. 主离合器;9. 动力换挡倒挡离合器;10. 动力换挡倒挡轴;11. 动力换挡输出轴离合器;12. 动力换挡输出轴;13. 动力换挡输入轴;14. 动力换挡输入轴离合器;15.动力输出(PTO)端;16.爬行挡/正常挡同步器。由图 2.2 可知,该变速器主要由 4 速动力换挡模块和 6 速机械变速模块组成,并在主离合器前加装能实现爬行挡与正常挡切换的同步器,从理论上来件该变速器能实现 4*2*6 共 48 个前进挡,但因部分挡位有速度重叠,故实际可得到 40 个前进挡和 40 个倒退挡。位于变速器前端的动力换挡模块由 3 个多片湿式离合器换挡包组成,该模块能提供 L 挡(低速挡)、M 挡(中速挡)、H 挡(高速挡)、S 挡(超速挡)四个前进挡位选择,同理,倒退挡分别为 RL、RM、RH、RS。各个挡位传动比如表 2.1所示。

模型图,模型,输入轴


输入轴模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志强;周志立;张明柱;徐立友;;动力换挡自动变速器在拖拉机上的应用技术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4年02期

2 姬建钢;张磊;黄新华;李铁峰;;渐开线圆柱齿轮修形技术及评价方法[J];机械传动;2014年04期

3 钱璐;王文中;赵自强;孔凌嘉;;考虑滚道表面油层分布的滚动轴承润滑分析[J];摩擦学学报;2014年02期

4 牟鹏博;陶凤和;贾长治;马万里;;履带车辆变速箱齿轮啮合过程分析及寿命预测[J];机械传动;2014年01期

5 赵真;王帅;;国内外拖拉机发展现状及趋势[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年12期

6 莫恭武;赵海瑞;魏国俊;;拖拉机动力换挡技术[J];江苏农机化;2012年05期

7 高辉松;朱思洪;贺亮;邓晓亭;朱永刚;朱星星;;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和无级变速箱发展现状与趋势[J];机械传动;2012年08期

8 罗才旺;唐进元;陈思雨;;齿向鼓形修形及偏载对齿轮传动特性的影响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8期

9 朱思洪;朱永刚;朱星星;邓晓亭;何华林;高辉松;;大型拖拉机动力换挡变速箱试验台[J];农业机械学报;2011年04期

10 杨耀锡;郭德静;;虚拟样机技术在变速器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奇斌;误差齿廓齿轮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及疲劳可靠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5年

2 梁明轩;变速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与参数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王东青;拖拉机负载换挡变速箱性能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徐立友;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特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祖飞;基于齿轮修形的变速器啸叫治理[D];吉林大学;2017年

2 常佳男;拟DCT复合式机械—静压双流传动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3 卞锦;七速对置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强度分析及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4 陈桂银;某轻型卡车变速器壳体的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夏鹏飞;基于Romax的选择性输出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仿真分析与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刘新猛;汽车变速器关键部件疲劳寿命预测与软件开发[D];东北大学;2014年

7 李浩东;推力滚针轴承失效分析及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朱敏如;变速器振动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赵文峻;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某变速器箱体的疲劳寿命预测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宋广辉;乘用车两轴式机械变速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0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790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a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