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半主动横向稳定杆对车辆侧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04 14:38
为保证车辆在转向时的行驶安全性(抗侧倾性能)和在通过不平路面时的行驶平顺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材料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的半主动横向稳定杆。为考察由于横向稳定杆的扭转刚度和扭转阻尼因素对运动车辆侧倾的影响,建立了包含半主动横向稳定杆作用于车身的侧倾刚度和侧倾阻尼的车辆侧倾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侧倾刚度与侧倾阻尼对某型车侧倾评价指标的影响,并结合前轴横向载荷转移率的Pareto前沿,确定了某型车的最优侧倾刚度与侧倾阻尼,并且确定了所对应的横向稳定杆的扭转角刚度和扭转阻尼系数。然后,建立了横向稳定杆数学模型和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MATLAB/Simscape Multibody对半主动横向稳定杆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结合提出的新型大可控扭矩范围的往复旋转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的数学模型和ANSYS电磁回路仿真结果,得到了磁流变阻尼器的输出特性,通过实时调节往复旋转式MRF阻尼器的励磁电流可改变其输出力矩。此外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了半被动控制情况下的磁流变横向稳定杆对车辆侧倾的影响仿真。最后,建立带有磁流变横向稳定杆的CarSim整车...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宇通客车公司的横向稳定杆系统
图 1.3 京西重工的主动性稳定杆系统Fig 1.3 Structuralschematic diagram of ASBS of BWI Group国剑桥大学 Cebon 团队的 Sampson[42-43]和 Stone[44-46]针对重型半防侧倾系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装有两只可控液压阻尼器的定杆系统,如图 1.4 所示。在保留被动式横向稳定杆同时,设置两向安装在车身与被动横向稳定杆之间,并对半主动防倾系统设置自式、阻尼模式和锁定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在低速转向时阻尼器提供统获得小侧倾刚度,而在高速转向时阻尼器提供大阻尼提高系统的外还提供基于 GPS 的弯道预测侧倾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在锁定模式半挂车转向时对侧倾角的减小量可达 12.5%,这样的阻尼设置能够车辆的侧倾稳定性。此外,相较于需要对电机长时间提供电能的主杆系统,Cebon等人的基于阻尼调节的半主动横向稳定杆系统具有能
图 1.3 京西重工的主动性稳定杆系统Fig 1.3 Structuralschematic diagram of ASBS of BWI Group大学 Cebon 团队的 Sampson[42-43]和 Stone[44-46]针对重型系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装有两只可控液压阻尼统,如图 1.4 所示。在保留被动式横向稳定杆同时,设置在车身与被动横向稳定杆之间,并对半主动防倾系统设尼模式和锁定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在低速转向时阻尼器小侧倾刚度,而在高速转向时阻尼器提供大阻尼提高系供基于 GPS 的弯道预测侧倾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在锁定转向时对侧倾角的减小量可达 12.5%,这样的阻尼设置侧倾稳定性。此外,相较于需要对电机长时间提供电能,Cebon等人的基于阻尼调节的半主动横向稳定杆系统具制系统简单的优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能汽车横向控制方法研究综述[J]. 陈慧岩,陈舒平,龚建伟. 兵工学报. 2017(06)
[2]考虑液压迟滞的汽车主动式稳定杆改进算法[J]. 孔振兴,皮大伟,王洪亮,陈山,李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6)
[3]液压马达式汽车主动稳定杆系统建模与控制[J]. 赵韩,赵福民,黄康,邵可,孙浩. 中国机械工程. 2016(14)
[4]基于主动横向稳定杆和AFS的车辆稳定性协调控制[J]. 周兵,颜丙超,吕绪宁. 振动与冲击. 2015(18)
[5]主动悬架与主动横向稳定杆的集成控制[J]. 周兵,吕绪宁,范璐,张文超. 中国机械工程. 2014(14)
[6]美国NHTSA 2010年版新车评价规程的实例解析[J]. 岳国辉,陈现岭,张凯.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2(02)
[7]基于期望横摆角速度的视觉导航智能车辆横向控制[J]. 王家恩,陈无畏,王檀彬,汪明磊,肖灵芝. 机械工程学报. 2012(04)
[8]基于主动转向和差动制动的车辆防侧翻控制[J]. 徐耀耀,翁建生,金智林,冯涛. 计算机仿真. 2011(06)
[9]基于模糊差动制动的运动型多功能汽车防侧翻控制[J]. 金智林,翁建生,胡海岩. 汽车技术. 2008(01)
[10]车辆稳态转向特性中车身侧倾角的影响因素[J]. 于国飞,艾维全,王承,吴光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9)
博士论文
[1]动力总成磁流变弹性体悬置力学形成机制及控制方法研究[D]. 辛付龙.合肥工业大学 2017
[2]基于EPS/ESP的汽车横向运动稳定性及其混沌控制研究[D]. 张荣芸.合肥工业大学 2015
[3]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研究[D]. 余淼.重庆大学 2003
[4]汽车悬架系统磁流变阻尼器研究[D]. 廖昌荣.重庆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一种纵向垂向二维振动集成半主动可控座椅悬架系统的原理设计与控制[D]. 姜鹏.合肥工业大学 2017
[2]液压马达式汽车主动稳定杆系统建模、控制与实验研究[D]. 赵福民.合肥工业大学 2017
[3]电机式主动稳定杆系统设计与研究[D]. 孔振兴.南京理工大学 2017
[4]汽车主动横向稳定杆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 陈志韬.吉林大学 2016
[5]汽车主动横向稳定杆与主动前轮转向协调控制研究[D]. 吕绪宁.湖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56938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宇通客车公司的横向稳定杆系统
图 1.3 京西重工的主动性稳定杆系统Fig 1.3 Structuralschematic diagram of ASBS of BWI Group国剑桥大学 Cebon 团队的 Sampson[42-43]和 Stone[44-46]针对重型半防侧倾系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装有两只可控液压阻尼器的定杆系统,如图 1.4 所示。在保留被动式横向稳定杆同时,设置两向安装在车身与被动横向稳定杆之间,并对半主动防倾系统设置自式、阻尼模式和锁定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在低速转向时阻尼器提供统获得小侧倾刚度,而在高速转向时阻尼器提供大阻尼提高系统的外还提供基于 GPS 的弯道预测侧倾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在锁定模式半挂车转向时对侧倾角的减小量可达 12.5%,这样的阻尼设置能够车辆的侧倾稳定性。此外,相较于需要对电机长时间提供电能的主杆系统,Cebon等人的基于阻尼调节的半主动横向稳定杆系统具有能
图 1.3 京西重工的主动性稳定杆系统Fig 1.3 Structuralschematic diagram of ASBS of BWI Group大学 Cebon 团队的 Sampson[42-43]和 Stone[44-46]针对重型系统做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装有两只可控液压阻尼统,如图 1.4 所示。在保留被动式横向稳定杆同时,设置在车身与被动横向稳定杆之间,并对半主动防倾系统设尼模式和锁定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在低速转向时阻尼器小侧倾刚度,而在高速转向时阻尼器提供大阻尼提高系供基于 GPS 的弯道预测侧倾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在锁定转向时对侧倾角的减小量可达 12.5%,这样的阻尼设置侧倾稳定性。此外,相较于需要对电机长时间提供电能,Cebon等人的基于阻尼调节的半主动横向稳定杆系统具制系统简单的优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能汽车横向控制方法研究综述[J]. 陈慧岩,陈舒平,龚建伟. 兵工学报. 2017(06)
[2]考虑液压迟滞的汽车主动式稳定杆改进算法[J]. 孔振兴,皮大伟,王洪亮,陈山,李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6)
[3]液压马达式汽车主动稳定杆系统建模与控制[J]. 赵韩,赵福民,黄康,邵可,孙浩. 中国机械工程. 2016(14)
[4]基于主动横向稳定杆和AFS的车辆稳定性协调控制[J]. 周兵,颜丙超,吕绪宁. 振动与冲击. 2015(18)
[5]主动悬架与主动横向稳定杆的集成控制[J]. 周兵,吕绪宁,范璐,张文超. 中国机械工程. 2014(14)
[6]美国NHTSA 2010年版新车评价规程的实例解析[J]. 岳国辉,陈现岭,张凯.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2(02)
[7]基于期望横摆角速度的视觉导航智能车辆横向控制[J]. 王家恩,陈无畏,王檀彬,汪明磊,肖灵芝. 机械工程学报. 2012(04)
[8]基于主动转向和差动制动的车辆防侧翻控制[J]. 徐耀耀,翁建生,金智林,冯涛. 计算机仿真. 2011(06)
[9]基于模糊差动制动的运动型多功能汽车防侧翻控制[J]. 金智林,翁建生,胡海岩. 汽车技术. 2008(01)
[10]车辆稳态转向特性中车身侧倾角的影响因素[J]. 于国飞,艾维全,王承,吴光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9)
博士论文
[1]动力总成磁流变弹性体悬置力学形成机制及控制方法研究[D]. 辛付龙.合肥工业大学 2017
[2]基于EPS/ESP的汽车横向运动稳定性及其混沌控制研究[D]. 张荣芸.合肥工业大学 2015
[3]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研究[D]. 余淼.重庆大学 2003
[4]汽车悬架系统磁流变阻尼器研究[D]. 廖昌荣.重庆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一种纵向垂向二维振动集成半主动可控座椅悬架系统的原理设计与控制[D]. 姜鹏.合肥工业大学 2017
[2]液压马达式汽车主动稳定杆系统建模、控制与实验研究[D]. 赵福民.合肥工业大学 2017
[3]电机式主动稳定杆系统设计与研究[D]. 孔振兴.南京理工大学 2017
[4]汽车主动横向稳定杆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 陈志韬.吉林大学 2016
[5]汽车主动横向稳定杆与主动前轮转向协调控制研究[D]. 吕绪宁.湖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56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295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