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空气悬架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
发布时间:2021-02-12 06:22
空气悬架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悬架,在汽车、铁路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复合式空气悬架是空气悬架的一种,其不仅可以实现理想的悬架特性,而且易于改造、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文借助多体动力学以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复合式空气悬架的动静态性能进行深入的分析。(1)以复合式空气悬架参数匹配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衬套、导向臂、空气弹簧三部分刚度,分析悬架垂向刚度、侧倾刚度的影响因素以及空气弹簧、导向臂、减振器的参数匹配。(2)研究复合式空气悬架的衬套变形耦合以及K&C调校方案。建立复合式空气悬架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衬套弹性试验和减振器试验获取性能参数,分析该悬架K特性、C特性以及导向臂衬套和横向推力杆衬套的变形耦合,进而研究衬套刚度对悬架K&C性能的影响,以及复合式空气悬架K&C性能的调校方法。(3)建立复合式空气悬架力学理论模型与刚柔耦合整车动力学模型。力学理论模型考虑空气弹簧非线性刚度以及导向臂垂向、侧向和扭转方向的变形耦合,分别使用力学理论模型与整车动力学模型对极限工况下悬架关键节点的载荷进行求解,并分析上述两种模型求解载荷分析时各自的应用场景。(4)建立导向臂—支...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纵置四分之一椭圆板簧空气悬架
架理想特性的理想特性曲线如图 2—2,在满载负荷 附近刚度较小,而度增大,因此可以有效的减小悬架的动扰度。而如果釆用的能量,悬架动挠度将增加,因此从设计阶段不得不提高车纵稳定性变差,而且较大的动扰度会产生更大的动载,使车 b 点表示车辆悬架动扰度所对应的载荷,悬架的静绕度 可比值,即: = 元件的刚度为定常数的车辆,为了满足静绕度和动扰度的z 之间,由于空气弹簧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因此选装空气弹的降低,增大静绕度,同样也可以满足动扰度和侧倾刚度的偏频几乎不变。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应商根据设计参数匹配悬架参数。悬架系统的空气悬架的弹性元件包括导向臂,空气弹簧,衬并联组合,构成复合式空气悬架的总刚度,忽空气悬架系统为例,如图 2—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气悬架固有频率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J]. 黄俊明,周孔亢,徐兴,朱晶晶. 机械工程学报. 2011(14)
[2]基于ADAMS客车空气悬架振动特性仿真研究[J]. 王家胜,朱思洪. 机械设计. 2010(10)
[3]空气弹簧动态特性拟合及空气悬架变刚度计算分析[J]. 陈燎,周孔亢,李仲兴. 机械工程学报. 2010(04)
[4]汽车空气悬架弹簧支架的动力学仿真与有限元分析一体化疲劳寿命计算[J]. 赵韩,钱德猛,魏映. 中国机械工程. 2005(13)
[5]汽车空气悬架的运动学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J]. 赵韩,钱德猛,魏映. 中国机械工程. 2005(04)
[6]汽车空气悬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喻凡,黄宏成,管西强. 汽车技术. 2001(08)
[7]混合式空气悬架在客车上的应用[J]. 黄永勇. 轻型汽车技术. 1999(02)
[8]混合式空气悬架的设计[J]. 陈耀明. 汽车技术. 1994(01)
博士论文
[1]悬架橡胶衬套静动特性研究及其应用[D]. 陈宝.西南交通大学 2014
[2]汽车空气悬架及其控制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D]. 鲍卫宁.华中科技大学 2011
[3]基于ADAMS的重型载货汽车可靠性仿真与试验研究[D]. 门玉琢.吉林大学 2009
[4]汽车空气弹簧悬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D]. 尹万建.北京交通大学 2007
[5]汽车座椅结构安全性与空气悬挂式座椅减振性能研究[D]. 姚为民.吉林大学 2005
[6]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的参数化建模、分析及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D]. 钱德猛.合肥工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空气悬架刚度与阻尼的匹配研究[D]. 赵静.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
[2]互联空气悬架动态特性及对整车振动性能影响分析[D]. 钱宽.江苏大学 2016
[3]大客车空气悬架多体动力学及模态分析[D]. 王东元.长安大学 2015
[4]基于非线性振动模型的空气悬架性能研究[D]. 申一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5]空气悬架刚度匹配与阻尼控制研究[D]. 李渊.湖南大学 2013
[6]基于ADAMS的大型公交客车空气悬架平顺性仿真研究[D]. 杨武.西华大学 2012
[7]重型汽车空气悬架设计与优化[D]. 李海林.太原理工大学 2011
[8]复合式空气悬架性能研究及其钢板弹簧分析计算[D]. 黄伟.湖南大学 2007
[9]空气悬架大客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仿真与试验研究[D]. 郭二生.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30392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纵置四分之一椭圆板簧空气悬架
架理想特性的理想特性曲线如图 2—2,在满载负荷 附近刚度较小,而度增大,因此可以有效的减小悬架的动扰度。而如果釆用的能量,悬架动挠度将增加,因此从设计阶段不得不提高车纵稳定性变差,而且较大的动扰度会产生更大的动载,使车 b 点表示车辆悬架动扰度所对应的载荷,悬架的静绕度 可比值,即: = 元件的刚度为定常数的车辆,为了满足静绕度和动扰度的z 之间,由于空气弹簧具有优良的非线性。因此选装空气弹的降低,增大静绕度,同样也可以满足动扰度和侧倾刚度的偏频几乎不变。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应商根据设计参数匹配悬架参数。悬架系统的空气悬架的弹性元件包括导向臂,空气弹簧,衬并联组合,构成复合式空气悬架的总刚度,忽空气悬架系统为例,如图 2—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气悬架固有频率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J]. 黄俊明,周孔亢,徐兴,朱晶晶. 机械工程学报. 2011(14)
[2]基于ADAMS客车空气悬架振动特性仿真研究[J]. 王家胜,朱思洪. 机械设计. 2010(10)
[3]空气弹簧动态特性拟合及空气悬架变刚度计算分析[J]. 陈燎,周孔亢,李仲兴. 机械工程学报. 2010(04)
[4]汽车空气悬架弹簧支架的动力学仿真与有限元分析一体化疲劳寿命计算[J]. 赵韩,钱德猛,魏映. 中国机械工程. 2005(13)
[5]汽车空气悬架的运动学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J]. 赵韩,钱德猛,魏映. 中国机械工程. 2005(04)
[6]汽车空气悬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喻凡,黄宏成,管西强. 汽车技术. 2001(08)
[7]混合式空气悬架在客车上的应用[J]. 黄永勇. 轻型汽车技术. 1999(02)
[8]混合式空气悬架的设计[J]. 陈耀明. 汽车技术. 1994(01)
博士论文
[1]悬架橡胶衬套静动特性研究及其应用[D]. 陈宝.西南交通大学 2014
[2]汽车空气悬架及其控制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D]. 鲍卫宁.华中科技大学 2011
[3]基于ADAMS的重型载货汽车可靠性仿真与试验研究[D]. 门玉琢.吉林大学 2009
[4]汽车空气弹簧悬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D]. 尹万建.北京交通大学 2007
[5]汽车座椅结构安全性与空气悬挂式座椅减振性能研究[D]. 姚为民.吉林大学 2005
[6]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的参数化建模、分析及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D]. 钱德猛.合肥工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空气悬架刚度与阻尼的匹配研究[D]. 赵静.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
[2]互联空气悬架动态特性及对整车振动性能影响分析[D]. 钱宽.江苏大学 2016
[3]大客车空气悬架多体动力学及模态分析[D]. 王东元.长安大学 2015
[4]基于非线性振动模型的空气悬架性能研究[D]. 申一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5]空气悬架刚度匹配与阻尼控制研究[D]. 李渊.湖南大学 2013
[6]基于ADAMS的大型公交客车空气悬架平顺性仿真研究[D]. 杨武.西华大学 2012
[7]重型汽车空气悬架设计与优化[D]. 李海林.太原理工大学 2011
[8]复合式空气悬架性能研究及其钢板弹簧分析计算[D]. 黄伟.湖南大学 2007
[9]空气悬架大客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仿真与试验研究[D]. 郭二生.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30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030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