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视觉意象的家用轿车中控台造型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8 07:2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程度持续提升,当前市场上汽车种类繁多,随着国产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而汽车产品造型的视觉审美体验因素极大地左右着用户的购买意向,因此汽车造型设计研究极具战略价值。造型设计是汽车设计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关于汽车造型设计理论体系较为完善,而汽车内饰造型设计则多从属于汽车外部造型,缺乏系统的设计方法理论,因此对于汽车内饰设计的创新设计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汽车内饰系统结构复杂,涉及上千个子零件,而汽车中控台处于汽车内饰造型的视觉中心位置,决定着整个汽车内部空间的造型特征和设计风格,因此本文将以汽车中控台为研究对象,探析汽车内饰造型设计的理论方法。除却理性层面的考虑用户的购买行为多基于感性决策,造型设计能否满足用户的感性需求至关重要,用户对于事物视觉特征的感性认知就是视觉意象,本文基于视觉意象角度对家用轿车中控台进行了造型分析,为满足用户不同的喜好,提高用户购买欲望发掘造型创新设计路径。格式塔心理学派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外部事物和艺术作品结构中存在着视觉动力使观者在静止的画面中感受到运动,视觉动力是艺术作品造型表现性...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视觉意象的家用轿车中控台造型设计研究


与“意象”、“汽车”相关的理论研究Fig1.1Researchabout“image”、“automobile”

视觉意象,生成模型,事物


图 2.1 视觉意象生成模型Fig 2.1 Visual image generation model.(图片来源:作者自绘)事物对人眼睛产生刺激,通过视觉器官对事物产生有选择的视觉感官,将收到的信息输入人脑,通过对部分记忆的提取和思维的作用加工形成对于事物感受,再将信息从人脑输出,反馈为人脑的对于事物的主观描述,也就是视觉

示意图,视觉,形变,物体


的形变扭曲,这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包含巨大的张力。建筑物面向观者的中间部分向前突出,两端向后弯曲,营造出前后空间的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运动趋势(如图2.3)图 2.3 物体形变视觉动力示意图Fig 2.3 Object deformation visual dynamics diagram.(图片来源:作者自制)破碎的图像常常能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破碎的图像是由完整的图像发生形变后形成的,因此阿恩海姆指出“一个结构良好的图像显示出不完整性,当这种不完整性被观者的眼睛感知到时,就会会产生趋于完形的视觉力。”要造成图像的这种不完整性,可以通过重叠、拆分、隐去非关键部分等方法来产生。被遮盖的图形常常通过在深度上的分离来挣脱入侵图形的干扰,在那些相互重叠者的各个单位之间产生一种挣脱的动力趋势[15]。物体破碎后部分与部分之间产生的空间间隔都受到来自这些物体整体或部分力而呈现出被压缩的状态,反之亦然,空间间隔也会对物体的整体或部分产生反向的视觉力。从间隔空间感知的运动趋势不仅取决于间隔空间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比例,还取决于与该间隔空间相邻的物体的大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视觉力在汽车前脸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郭若宇,尹欢,彭婧.  包装工程. 2017(16)
[2]视觉意象与列车内装产品造型特征元素的关联研究[J]. 张丙辰,王艳群,胥巧巧,徐浩洋.  包装工程. 2017(14)
[3]审美心理机制:基于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的解读与思考[J]. 宁海林,王泽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4]阿恩海姆论视觉动力的显现方式[J]. 张文彬.  美与时代(上旬). 2014(09)
[5]建筑形态的视觉动力类型分析——基于格式塔心理学中视知觉理论的解析[J]. 安婳娟,高祥生.  建筑与文化. 2013(06)
[6]安全感在汽车设计中的构建[J]. 武月琴.  装饰. 2013(04)
[7]感性工学研究在产品张力造型处理中的设计探讨[J]. 杨子倩,刘苏.  人类工效学. 2010(01)
[8]基于格式塔理论的汽车前脸造型研究[J]. 陈凌雁.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7(04)
[9]阿恩海姆的视觉动力学述评[J]. 宁海林.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3)
[10]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苏建宁,江平宇,朱斌,李鹤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4(01)

博士论文
[1]汽车造型的设计意图和认知解释[D]. 赵丹华.湖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05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105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