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回流无级变速传动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控制
发布时间:2021-06-08 08:20
回流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R-PHEV,Reflux Power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是搭载了回流无级变速动力耦合传动系统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动力耦合传动结构,与传统的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相比具备速比变化范围大的特点,可以进一步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因为自身结构的特殊性,回流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在动力切换的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在进行动力源之间的驱动模式切换时存在转矩波动;在回流与纯无级调速状态切换时存在功率流方向和效率的突变。对于以上这些回流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平顺性问题,本文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详细介绍了回流无级变速传动动力耦合系统特有的构型,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说明,列举了回流动力耦合传动系统的工作特性与效率特性。针对回流式动力耦合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搭载该系统的R-PHEV的优势,以此为依托对整车进行了参数匹配工作。并对整车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关键部件如发动机、电机、湿式离合器以及电控CVT的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与之相关的数学模型。(2)根据回流式插...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传统动力总成的混合动力布置方案
普锐斯混合动力系统THS-I和THS-IIFig1.2PriushybridsystemTHS-IandTHS-II.
雷克萨斯GS450h混合动力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HEV由纯电动向混合驱动模式切换协调控制设计[J]. 付主木,关玉雪,宋书中. 控制与决策. 2019(01)
[2]上汽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J]. 冷宏祥,葛海龙,孙俊,许政,王磊,王健,罗思东,栾云飞. 科技导报. 2016(06)
[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行进间启动发动机的平顺性控制[J]. 秦大同,尚阳,杨官龙. 重庆大学学报. 2015(04)
[4]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从纯电动驱动到发动机驱动的协调切换控制[J]. 崔挺,严运兵. 公路交通科技. 2014(06)
[5]基于电机转速闭环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动态协调控制策略[J]. 张娜,赵峰,罗禹贡,张红. 汽车工程. 2014(02)
[6]强混CVT轿车模式切换控制[J]. 刘振军,史波,赵江灵,崔荣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3(07)
[7]混合动力离合器结合过程的动态转矩控制策略[J]. 倪成群,张幽彤,赵强,BOUKEHILI Adel. 机械工程学报. 2013(04)
[8]回流式无级变速器动力连续转换的控制策略仿真研究[J]. 孙冬野,尹燕莉,郝允志,林歆悠,刘永刚. 中国机械工程. 2012(01)
[9]强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式切换扭矩协调控制策略[J]. 杨阳,杨文辉,秦大同,段志辉. 重庆大学学报. 2011(02)
[10]新型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工作模式分析与参数设计[J]. 秦大同,游国平,胡建军. 机械工程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纯电动汽车能效优化方法研究[D]. 张抗抗.清华大学 2014
[2]单电机重度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与AMT换挡平顺性控制策略研究[D]. 杜波.重庆大学 2012
[3]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优化匹配与仿真研究[D]. 尹燕莉.重庆大学 2011
[4]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 张冰战.合肥工业大学 2011
[5]车用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瞬态过程控制技术研究[D]. 杜常清.武汉理工大学 2009
[6]湿式自动离合器接合过程特性的研究[D]. 胡宏伟.浙江大学 2008
[7]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陈龙安.同济大学 2007
[8]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动态协调控制问题的研究[D]. 童毅.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性能的研究[D]. 李利兵.西安工程大学 2018
[2]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平顺性优化控制[D]. 贺春荣.江苏大学 2017
[3]CVT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驱动模式切换过程的平顺性研究[D]. 罗松.重庆大学 2017
[4]单电机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行进间起动发动机转矩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 姜国昌.重庆大学 2017
[5]混合动力汽车双模EVT构型分析[D]. 张俊.吉林大学 2016
[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过程的平顺性控制研究[D]. 尚阳.重庆大学 2015
[7]汽车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特性分析和抗扭设计研究[D]. 王东亮.西南交通大学 2014
[8]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动态协调控制的仿真研究[D]. 李显阳.北京交通大学 2014
[9]重度混合动力汽车耦合机构设计及模式切换控制[D]. 赵江灵.重庆大学 2013
[10]汽车动力传动系振动特性研究与分析[D]. 王浩.合肥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18039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传统动力总成的混合动力布置方案
普锐斯混合动力系统THS-I和THS-IIFig1.2PriushybridsystemTHS-IandTHS-II.
雷克萨斯GS450h混合动力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HEV由纯电动向混合驱动模式切换协调控制设计[J]. 付主木,关玉雪,宋书中. 控制与决策. 2019(01)
[2]上汽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J]. 冷宏祥,葛海龙,孙俊,许政,王磊,王健,罗思东,栾云飞. 科技导报. 2016(06)
[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行进间启动发动机的平顺性控制[J]. 秦大同,尚阳,杨官龙. 重庆大学学报. 2015(04)
[4]并联混合动力汽车从纯电动驱动到发动机驱动的协调切换控制[J]. 崔挺,严运兵. 公路交通科技. 2014(06)
[5]基于电机转速闭环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动态协调控制策略[J]. 张娜,赵峰,罗禹贡,张红. 汽车工程. 2014(02)
[6]强混CVT轿车模式切换控制[J]. 刘振军,史波,赵江灵,崔荣宾.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3(07)
[7]混合动力离合器结合过程的动态转矩控制策略[J]. 倪成群,张幽彤,赵强,BOUKEHILI Adel. 机械工程学报. 2013(04)
[8]回流式无级变速器动力连续转换的控制策略仿真研究[J]. 孙冬野,尹燕莉,郝允志,林歆悠,刘永刚. 中国机械工程. 2012(01)
[9]强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模式切换扭矩协调控制策略[J]. 杨阳,杨文辉,秦大同,段志辉. 重庆大学学报. 2011(02)
[10]新型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工作模式分析与参数设计[J]. 秦大同,游国平,胡建军. 机械工程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纯电动汽车能效优化方法研究[D]. 张抗抗.清华大学 2014
[2]单电机重度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与AMT换挡平顺性控制策略研究[D]. 杜波.重庆大学 2012
[3]超轻度混合动力汽车优化匹配与仿真研究[D]. 尹燕莉.重庆大学 2011
[4]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 张冰战.合肥工业大学 2011
[5]车用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瞬态过程控制技术研究[D]. 杜常清.武汉理工大学 2009
[6]湿式自动离合器接合过程特性的研究[D]. 胡宏伟.浙江大学 2008
[7]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陈龙安.同济大学 2007
[8]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动态协调控制问题的研究[D]. 童毅.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调速性能的研究[D]. 李利兵.西安工程大学 2018
[2]混合动力系统模式切换平顺性优化控制[D]. 贺春荣.江苏大学 2017
[3]CVT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驱动模式切换过程的平顺性研究[D]. 罗松.重庆大学 2017
[4]单电机并联混合动力汽车行进间起动发动机转矩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 姜国昌.重庆大学 2017
[5]混合动力汽车双模EVT构型分析[D]. 张俊.吉林大学 2016
[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过程的平顺性控制研究[D]. 尚阳.重庆大学 2015
[7]汽车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特性分析和抗扭设计研究[D]. 王东亮.西南交通大学 2014
[8]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动态协调控制的仿真研究[D]. 李显阳.北京交通大学 2014
[9]重度混合动力汽车耦合机构设计及模式切换控制[D]. 赵江灵.重庆大学 2013
[10]汽车动力传动系振动特性研究与分析[D]. 王浩.合肥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18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21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