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视角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6-14 21:42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未来的良好发展,以管理视角从发展与应用现状、充电设施产业和电池回收处理3个方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当前电池产业的现状和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并对我国动力电池的发展进行展望,最后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的动力电池产业管理思想。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2016—2018年中国新能源电池材料装机量
公共充电设施的普及可以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国在充电设施的发展和建设上依然很大的前景,根据公布数据,截至2018年,全国规模化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企业(充电设施保有量大于等于1 000台)有15家,保有量超过1万台的仅有7家,其运营数量分别如图3所示:特来电12.4万台、国网8.8万台、星星充电7.7万台、依威能源2.0万台、上汽安悦1.4万台、中国普天1.4万台、深圳车电网1.0万台。在全国范围的运营市场中,以上运营商占比达到了90.8%。结合目前在全国范围充电设施的建设规模来看,未来的充电市场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图3 数量超过1万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企业
图2 各省市公共充电设施规模当前国内学者关于充电桩的研究主要在充电设施的运营模式、优化布局、产业链发展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如Xu等[17]建立了明确的数学模型来确定充电站的位置,并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了验证;Sun等[18]研究发现行程距离和定位能力对充电站数量和位置有较大影响;He等[19]利用美国长途旅行的数据研究了充电站的位置和数量的确定方法;刘娟娟等[20]研究了充电桩的运营模式;岳为众等[21]对产业政策与市场表现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产业政策可以支撑产业良好发展的结论;刘颖琦等[22]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对利益相关者的特征和变化做了研究;汪晓茜等[23]则对美国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我国的充电设施布局提出了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政策与市场表现关联研究——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为例[J]. 岳为众,张晶,刘颖琦.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2)
[2]网络关系视角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链演进[J]. 刘颖琦,张晶,岳为众,李苏秀.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1)
[3]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 张厚明. 科学管理研究. 2018(06)
[4]基于应用需求的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安全策略[J]. 吴小员,王俊祥,田维超,左哲伦.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8(06)
[5]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防爆盖结构设计[J]. 蒋南希. 电源技术. 2018(08)
[6]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的研究进展[J]. 郝涛,张英杰,董鹏,梁风,段建国,孟奇,许斌. 硅酸盐通报. 2018(08)
[7]中国储能产业中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商业价值[J]. 张雷,刘颖琦,张力,庞贝贝.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8]基于续航能力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补贴策略研究[J]. 马亮,仲伟俊,梅姝娥.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7)
[9]城市规模、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J]. 孙晓华,刘小玲,于润群. 运筹与管理. 2018(07)
[10]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问题研究[J]. 马亮,仲伟俊,梅姝娥. 软科学. 2018(04)
本文编号:3230261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2016—2018年中国新能源电池材料装机量
公共充电设施的普及可以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国在充电设施的发展和建设上依然很大的前景,根据公布数据,截至2018年,全国规模化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企业(充电设施保有量大于等于1 000台)有15家,保有量超过1万台的仅有7家,其运营数量分别如图3所示:特来电12.4万台、国网8.8万台、星星充电7.7万台、依威能源2.0万台、上汽安悦1.4万台、中国普天1.4万台、深圳车电网1.0万台。在全国范围的运营市场中,以上运营商占比达到了90.8%。结合目前在全国范围充电设施的建设规模来看,未来的充电市场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图3 数量超过1万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企业
图2 各省市公共充电设施规模当前国内学者关于充电桩的研究主要在充电设施的运营模式、优化布局、产业链发展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如Xu等[17]建立了明确的数学模型来确定充电站的位置,并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了验证;Sun等[18]研究发现行程距离和定位能力对充电站数量和位置有较大影响;He等[19]利用美国长途旅行的数据研究了充电站的位置和数量的确定方法;刘娟娟等[20]研究了充电桩的运营模式;岳为众等[21]对产业政策与市场表现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产业政策可以支撑产业良好发展的结论;刘颖琦等[22]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对利益相关者的特征和变化做了研究;汪晓茜等[23]则对美国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我国的充电设施布局提出了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政策与市场表现关联研究——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为例[J]. 岳为众,张晶,刘颖琦.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2)
[2]网络关系视角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产业链演进[J]. 刘颖琦,张晶,岳为众,李苏秀.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1)
[3]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 张厚明. 科学管理研究. 2018(06)
[4]基于应用需求的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安全策略[J]. 吴小员,王俊祥,田维超,左哲伦.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8(06)
[5]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防爆盖结构设计[J]. 蒋南希. 电源技术. 2018(08)
[6]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的研究进展[J]. 郝涛,张英杰,董鹏,梁风,段建国,孟奇,许斌. 硅酸盐通报. 2018(08)
[7]中国储能产业中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商业价值[J]. 张雷,刘颖琦,张力,庞贝贝.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8]基于续航能力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补贴策略研究[J]. 马亮,仲伟俊,梅姝娥.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7)
[9]城市规模、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J]. 孙晓华,刘小玲,于润群. 运筹与管理. 2018(07)
[10]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问题研究[J]. 马亮,仲伟俊,梅姝娥. 软科学. 2018(04)
本文编号:3230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230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