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信度推理的电动汽车电池组均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1 12:07
均衡技术是缓解电池不一致性问题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地提高电池组的性能和容量利用率。目前电池均衡的判断依据仍然以电压、荷电状态、剩余容量等参数为主。然而锂离子单体电池性能差异受内、外部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和相互耦合使得不同的均衡判断依据存在分歧,均衡控制目标的模糊和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均衡系统的效果和稳定性,阻碍了均衡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端电压和SOC为综合均衡目标,提出了新型的均衡方法。首先研究了锂离子电池性能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分析了动力电池不一致性问题的成因、表现及解决方法。针对不一致性判断问题,分析了常用的均衡目标变量的特点,选取以端电压和SOC作为综合均衡目标。其次在分析了传统均衡方法的基础上,把端电压和SOC的差异量化为统计量,提出了不均衡可信度的概念,并通过可信度推理,将端电压和SOC的差异相结合,通过可信度推理得到电池组不均衡可信度来表征电池组的整体能量状态,并以此判别电池的不一致性状态,提出了面向全过程的均衡控制策略:在充放电过程中,检测单体电池的电压和SOC,通过控制电池组不均衡可信度来减小电池组的电压和SOC差异,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然后通过对现...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测试台架系统
图 5.3 充电实验均衡过程 SOC 曲线Fig 5.3 The curves of SOC on charge equalization process
图 5.3 充电实验均衡过程 SOC 曲线Fig 5.3 The curves of SOC on charge equalization proces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J]. 庞春虎. 电源技术. 2017(12)
[2]基于DC/DC变换器的电池组主动双向均衡技术研究[J]. 张旭升. 电测与仪表. 2017(16)
[3]基于SOC的锂动力电池组双向主动均衡控制[J]. 宋绍剑,王志浩,林小峰. 系统仿真学报. 2017(03)
[4]浅析电动汽车电池均衡控制技术[J]. 沈百新. 汽车实用技术. 2016(07)
[5]基于反激同步整流技术的电池均衡装置研究[J]. 于文斌,王聪慧,曹亚,单栋梁,孟凡提. 电源技术. 2016(07)
[6]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循环后的一致性研究[J]. 王蓓,李杨,张娜. 电源技术. 2016(03)
[7]模糊PID自调整控制的锂电池均衡研究[J]. 张彦会,孟祥虎,肖婷,张斌. 电子技术应用. 2015(10)
[8]一种新型双开关反激式电池串电压均衡方法[J]. 荣德生,陈淑涵,李洪珠,张东宇. 电源技术. 2015(06)
[9]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均衡器及均衡策略[J]. 刘红锐,张昭怀. 电工技术学报. 2015(08)
[10]磷酸铁锂电池组均衡控制策略及荷电状态估计算法[J]. 冯飞,宋凯,逯仁贵,魏国,朱春波. 电工技术学报. 2015(01)
博士论文
[1]基于磷酸铁锂单体电池荷电状态的均衡算法研究[D]. 张树梅.上海交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储能电池分层均衡控制策略研究[D]. 黄剑龙.江南大学 2017
[2]基于模糊阈值的电动汽车电池组能量均衡控制策略研究[D]. 马亚东.合肥工业大学 2017
[3]动力电池组充放电均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乔泽宇.电子科技大学 2017
[4]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不一致性研究[D]. 周方方.大连理工大学 2015
[5]锂动力电池动态一致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 付航.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
[6]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D]. 胡悦丽.湖南大学 2013
[7]纯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策略研究及系统实现[D]. 郝晓伟.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55571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测试台架系统
图 5.3 充电实验均衡过程 SOC 曲线Fig 5.3 The curves of SOC on charge equalization process
图 5.3 充电实验均衡过程 SOC 曲线Fig 5.3 The curves of SOC on charge equalization proces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J]. 庞春虎. 电源技术. 2017(12)
[2]基于DC/DC变换器的电池组主动双向均衡技术研究[J]. 张旭升. 电测与仪表. 2017(16)
[3]基于SOC的锂动力电池组双向主动均衡控制[J]. 宋绍剑,王志浩,林小峰. 系统仿真学报. 2017(03)
[4]浅析电动汽车电池均衡控制技术[J]. 沈百新. 汽车实用技术. 2016(07)
[5]基于反激同步整流技术的电池均衡装置研究[J]. 于文斌,王聪慧,曹亚,单栋梁,孟凡提. 电源技术. 2016(07)
[6]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循环后的一致性研究[J]. 王蓓,李杨,张娜. 电源技术. 2016(03)
[7]模糊PID自调整控制的锂电池均衡研究[J]. 张彦会,孟祥虎,肖婷,张斌. 电子技术应用. 2015(10)
[8]一种新型双开关反激式电池串电压均衡方法[J]. 荣德生,陈淑涵,李洪珠,张东宇. 电源技术. 2015(06)
[9]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均衡器及均衡策略[J]. 刘红锐,张昭怀. 电工技术学报. 2015(08)
[10]磷酸铁锂电池组均衡控制策略及荷电状态估计算法[J]. 冯飞,宋凯,逯仁贵,魏国,朱春波. 电工技术学报. 2015(01)
博士论文
[1]基于磷酸铁锂单体电池荷电状态的均衡算法研究[D]. 张树梅.上海交通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储能电池分层均衡控制策略研究[D]. 黄剑龙.江南大学 2017
[2]基于模糊阈值的电动汽车电池组能量均衡控制策略研究[D]. 马亚东.合肥工业大学 2017
[3]动力电池组充放电均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乔泽宇.电子科技大学 2017
[4]退役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不一致性研究[D]. 周方方.大连理工大学 2015
[5]锂动力电池动态一致性评价方法的研究[D]. 付航.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
[6]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D]. 胡悦丽.湖南大学 2013
[7]纯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均衡策略研究及系统实现[D]. 郝晓伟.吉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55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35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