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车内声品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3 20:36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国内乘用车保有量日趋饱和,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更加理性的今天,汽车乘坐舒适性已成为人们购车的重要考量指标。这对车辆NVH性能的调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声品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各大主机厂和院校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建立噪声源对车内噪声的声品质影响模型,对提升车内声学环境的舒适性,提高车辆产品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据此需求,本文旨在通过传递路径分析的手段,研究车内结构及空气噪声的传递路径对车内声品质的影响。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所具有的全局搜索能力,对主要贡献路径进行参数优化,从而有效改善和提升车内声品质水平。本文首先根据传递路径合成的基本原理进行各路径激励信号和传递函数的测试实验,以及TPA(Transfer Path Analysis)合成,建立了可识别各路径噪声贡献情况的车内噪声传递模型。通过对多辆汽车采样,建立了车内噪声样本数据库。计算样本的响度、尖锐度等客观心理声学参量,组织人员根据烦躁度评价指标对样本进行评分。在此基础上,引入多元线性回归、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三种可用于预测的算法,...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车内噪声构成路径Fig2.1TheInteriorNoisePath
源-系统-响应模型
带转鼓整车半消声室Fig2.3Semi-anechoicRoomwithHubs由于噪声传递路径分析实验所需传感器较多,因此在数据采集前端的选择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统计能量法的汽车风噪传播特性分析[J]. 王毅刚,张婕,俞悟周,李启良,柳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2)
[2]大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研究[J]. 李文凯,曾发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8(S2)
[3]基于逆矩阵法的汽车关键点振动传递路径分析[J]. 吕将,郭辉,祁宏钟,王岩松,王艺.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03)
[4]汽车NVH性能研究综述[J]. 冷川,李军. 汽车工业研究. 2017(11)
[5]Zwicker时变响度的一种计算方法[J]. 周明刚,董琦飞,刘阳,陈源. 中国机械工程. 2014(22)
[6]基于EMD与BP神经网络的汽车关门声品质预测[J]. 杨川,于德介,徐亚军. 汽车工程. 2013(05)
[7]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及其SPSS实现[J]. 程琮,刘一志,王如德.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07)
[8]汽车声音品质评价参数探讨[J]. 宋乃华,左言言,张焱,沈哲.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08(04)
[9]车内噪声品质的主观评价试验与客观量化描述[J]. 王登峰,刘宗巍,梁杰,王世刚,姜吉光.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S2)
[10]基于Zwicker理论的噪声客观评价方法[J]. 赵忠峰,陈克安. 电声技术. 2005(10)
博士论文
[1]虚拟驾驶室内声品质预测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 张澧桐.吉林大学 2016
[2]汽车轮胎振动噪声性能分析方法及低噪声轮胎结构设计研究[D]. 杨建.江苏大学 2015
[3]关于车内声品质贡献分析与改善的测试技术研究[D]. 严莉.上海交通大学 2015
[4]路面不平度垂向传递机理及其对车辆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D]. 刘永臣.江苏大学 2013
[5]车内声品质评价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D]. 唐荣江.吉林大学 2013
[6]车内噪声品质分析与选择性消声控制方法研究[D]. 姜吉光.吉林大学 2012
[7]基于改进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D]. 龙岩.吉林大学 2010
[8]板结构辐射声的声品质基础理论研究[D]. 乔宇锋.华中科技大学 2007
[9]心理声学掩蔽效应的研究[D]. 谢志文.华南理工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时域传递路径分析的某车型进气系统声学性能研究[D]. 吴迪.吉林大学 2019
[2]基于声品质的噪声主动控制研究[D]. 裴旭.江苏大学 2019
[3]混合动力汽车车内声品质特性及评价模型研究[D]. 宋文兵.江苏大学 2019
[4]基于改进的LMS算法动载荷识别应用研究[D]. 王旭.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
[5]基于声品质评价的机舱隔声结构改进分析与应用研究[D]. 翁永俊.江苏大学 2018
[6]排气噪声声品质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 孙苏民.江苏大学 2018
[7]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分析及优化[D]. 孔智.合肥工业大学 2018
[8]主动耳蜗听觉信号处理模型研究[D]. 赵玉霞.华中科技大学 2017
[9]基于语义分析法的居住街区商业街道表层研究[D]. 陈国锋.南京工业大学 2016
[10]基于OPAX方法的驾驶室振动传递路径分析[D]. 曾维俊.合肥工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95301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车内噪声构成路径Fig2.1TheInteriorNoisePath
源-系统-响应模型
带转鼓整车半消声室Fig2.3Semi-anechoicRoomwithHubs由于噪声传递路径分析实验所需传感器较多,因此在数据采集前端的选择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统计能量法的汽车风噪传播特性分析[J]. 王毅刚,张婕,俞悟周,李启良,柳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2)
[2]大客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研究[J]. 李文凯,曾发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8(S2)
[3]基于逆矩阵法的汽车关键点振动传递路径分析[J]. 吕将,郭辉,祁宏钟,王岩松,王艺.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03)
[4]汽车NVH性能研究综述[J]. 冷川,李军. 汽车工业研究. 2017(11)
[5]Zwicker时变响度的一种计算方法[J]. 周明刚,董琦飞,刘阳,陈源. 中国机械工程. 2014(22)
[6]基于EMD与BP神经网络的汽车关门声品质预测[J]. 杨川,于德介,徐亚军. 汽车工程. 2013(05)
[7]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及其SPSS实现[J]. 程琮,刘一志,王如德.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07)
[8]汽车声音品质评价参数探讨[J]. 宋乃华,左言言,张焱,沈哲.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08(04)
[9]车内噪声品质的主观评价试验与客观量化描述[J]. 王登峰,刘宗巍,梁杰,王世刚,姜吉光.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S2)
[10]基于Zwicker理论的噪声客观评价方法[J]. 赵忠峰,陈克安. 电声技术. 2005(10)
博士论文
[1]虚拟驾驶室内声品质预测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 张澧桐.吉林大学 2016
[2]汽车轮胎振动噪声性能分析方法及低噪声轮胎结构设计研究[D]. 杨建.江苏大学 2015
[3]关于车内声品质贡献分析与改善的测试技术研究[D]. 严莉.上海交通大学 2015
[4]路面不平度垂向传递机理及其对车辆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研究[D]. 刘永臣.江苏大学 2013
[5]车内声品质评价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D]. 唐荣江.吉林大学 2013
[6]车内噪声品质分析与选择性消声控制方法研究[D]. 姜吉光.吉林大学 2012
[7]基于改进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D]. 龙岩.吉林大学 2010
[8]板结构辐射声的声品质基础理论研究[D]. 乔宇锋.华中科技大学 2007
[9]心理声学掩蔽效应的研究[D]. 谢志文.华南理工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基于时域传递路径分析的某车型进气系统声学性能研究[D]. 吴迪.吉林大学 2019
[2]基于声品质的噪声主动控制研究[D]. 裴旭.江苏大学 2019
[3]混合动力汽车车内声品质特性及评价模型研究[D]. 宋文兵.江苏大学 2019
[4]基于改进的LMS算法动载荷识别应用研究[D]. 王旭.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
[5]基于声品质评价的机舱隔声结构改进分析与应用研究[D]. 翁永俊.江苏大学 2018
[6]排气噪声声品质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 孙苏民.江苏大学 2018
[7]基于传递路径分析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分析及优化[D]. 孔智.合肥工业大学 2018
[8]主动耳蜗听觉信号处理模型研究[D]. 赵玉霞.华中科技大学 2017
[9]基于语义分析法的居住街区商业街道表层研究[D]. 陈国锋.南京工业大学 2016
[10]基于OPAX方法的驾驶室振动传递路径分析[D]. 曾维俊.合肥工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95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39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