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扭力梁结构的操纵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18:19
为了研究扭力梁悬架结构对于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通过Hyper Mesh软件建立不同的横梁开口方向、位置、厚度及衬套安装角度的扭力梁柔性体模型,并建立Matlab与Adams联合仿真程序进行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横梁开口方向及横梁位置对于车辆的稳态、瞬态特性影响较大,横梁位置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不足转向与增幅比的影响,横梁开口方向向下有利于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文章来源】:汽车零部件. 2020,(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扭力梁三维模型及网格划分
将第1.1节中建立的扭力梁柔性体模型导入到Adams/Car建立的整车模型中,如图2所示。整车参数见表2。通过Matlab与Adams/car联合建立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的程序,通过联合仿真程序进行后续的仿真分析工作。联合仿真程序设置如图3所示。
联合仿真程序设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扭转梁结构特性对悬架K&C性能影响分析[J]. 刘红领,王昱昕,贾新建,徐作文. 机械设计. 2019(06)
[2]扭力梁横梁结构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分析[J]. 周兵,李泉辉,吴晓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3]基于某车型后扭力梁悬架K&C特性分析[J]. 吴利广,景立新,李广,李雪鹏,张雨,曹娇娇. 汽车实用技术. 2018(18)
[4]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某扭力梁悬架的优化[J]. 张鹏,王浩,陈黎卿. 中国机械工程. 2016(01)
[5]扭力梁优化分析及动特性研究[J]. 廖抒华,苏海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5(04)
[6]扭转梁悬架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 高晋,杨秀建,牛子孺,杨路,陈蜀乔.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7]后横向稳定杆对汽车不足转向性能的影响[J]. 王冬成,潘筱.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06)
[8]含橡胶衬套的后悬架柔性扭力梁结构优化[J]. 陈宝,李灿,刘圣坤,雷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02)
硕士论文
[1]扭力梁悬架结构与运动特性分析[D]. 徐浩轩.重庆大学 2012
[2]某微型车扭转梁后悬架结构分析与优化[D]. 佟家慧.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0279
【文章来源】:汽车零部件. 2020,(1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扭力梁三维模型及网格划分
将第1.1节中建立的扭力梁柔性体模型导入到Adams/Car建立的整车模型中,如图2所示。整车参数见表2。通过Matlab与Adams/car联合建立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的程序,通过联合仿真程序进行后续的仿真分析工作。联合仿真程序设置如图3所示。
联合仿真程序设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扭转梁结构特性对悬架K&C性能影响分析[J]. 刘红领,王昱昕,贾新建,徐作文. 机械设计. 2019(06)
[2]扭力梁横梁结构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分析[J]. 周兵,李泉辉,吴晓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3]基于某车型后扭力梁悬架K&C特性分析[J]. 吴利广,景立新,李广,李雪鹏,张雨,曹娇娇. 汽车实用技术. 2018(18)
[4]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某扭力梁悬架的优化[J]. 张鹏,王浩,陈黎卿. 中国机械工程. 2016(01)
[5]扭力梁优化分析及动特性研究[J]. 廖抒华,苏海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5(04)
[6]扭转梁悬架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 高晋,杨秀建,牛子孺,杨路,陈蜀乔.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7]后横向稳定杆对汽车不足转向性能的影响[J]. 王冬成,潘筱.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06)
[8]含橡胶衬套的后悬架柔性扭力梁结构优化[J]. 陈宝,李灿,刘圣坤,雷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02)
硕士论文
[1]扭力梁悬架结构与运动特性分析[D]. 徐浩轩.重庆大学 2012
[2]某微型车扭转梁后悬架结构分析与优化[D]. 佟家慧.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40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44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