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前驱电动汽车多工况电液复合制动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0 09:18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各个车企的热点车型。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具有先天的优势,它的各个电机能够独立驱动与制动,而且电机制动和液压制动能够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具有多执行器输出的控制系统。相比传统燃油车或者集中式驱动电动汽车而言,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能够实现更为自由、灵活以及快速的车辆稳定性控制。针对分布式前驱电动汽车的制动过程,本文的研究方向在于怎样结合电机制动和液压制动各自的优点,实现电机制动系统与液压制动系统相结合的复合制动模式,并构建多工况条件下的电液复合制动稳定性控制策略,使分布式前驱电动汽车能够在制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制动稳定性。本文首先对分布式前驱电动汽车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并在软件Carsim中完成了整车的系统动力学建模,通过对动力性能需求的设定完成了动力参数匹配,并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算法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对整车模型的动力性能进行了验证。然后针对一般制动工况,采用基于稳定性权重系数的制动力分配方法。该方法对分布式前驱电动汽车的安全制动分配区间进行了优化划分,由稳定性权重系数求解器根据驾驶员的制动意图和车辆的行驶路况分析出稳定性权重系数,使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可以...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LohnerPorsche轮毂电动车
图 1.5 奥迪 R-zero在国内,分布式电动汽车发展较晚。同济大学于 2002 年研制出一款四轮独立驱动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春晖一号”,之后又开发出了“春晖二号”、“春晖三号”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13][14],如图 1.6。清华大学也成功研制出一款微型电动车“哈利”,采用四轮毂电机[15],同时,基于北汽的一款吉普成功改制成为一辆四轮独立驱动的军用电动车[16]。
图 1.3 Fine-N 图 1.4 i-MIEV图 1.5 奥迪 R-zero在国内,分布式电动汽车发展较晚。同济大学于 2002 年研制出一款四轮独立驱动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春晖一号”,之后又开发出了“春晖二号”、“春晖三号”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13][14],如图 1.6。清华大学也成功研制出一款微型电动车“哈利”,采用四轮毂电机[15],同时,基于北汽的一款吉普成功改制成为一辆四轮独立驱动的军用电动车[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轮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研究[J]. 靳立强,孙志祥,王熠,郑迎. 汽车工程. 2017(10)
[2]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J]. 文博杰. 中国矿业. 2017(10)
[3]电动轮汽车复合再生制动系统防抱协调控制[J]. 靳立强,孙志祥,郑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5)
[4]从鼓励先进到制约落后 “双积分”政策折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思路[J]. 徐晨曦.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33)
[5]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6]基于制动意图识别的增程式重型商用车复合制动控制策略[J]. 许世维,马建,汪贵平,赵轩.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4)
[7]分布式电动车的线性自抗扰稳定性控制策略[J]. 刘刚,靳立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7(03)
[8]电动汽车驱动力分层控制策略[J]. 朱绍鹏,林鼎,谢博臻,俞小莉,韩松.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11)
[9]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分配稳定性控制[J]. 熊璐,高翔,邹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10]分布式电驱动汽车AFS与电液复合制动集成控制[J]. 袁希文,文桂林,周兵.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博士论文
[1]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张雷.清华大学 2015
[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机理和控制策略研究[D]. 武冬梅.吉林大学 2015
[3]基于双层架构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综合控制策略研究[D]. 周逢军.北京理工大学 2014
[4]线控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稳定性与节能控制研究[D]. 李刚.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簧下质量对车辆性能的影响[D]. 王洪佳.中北大学 2015
[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研究[D]. 孙晓坤.北京理工大学 2015
[3]多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力控制系统研究[D]. 刘孝龙.浙江大学 2013
[4]基于差动制动的汽车横摆与侧翻稳定性集成控制研究[D]. 李占旗.吉林大学 2011
[5]电动汽车四轮驱动控制策略的研究[D]. 瞿晓东.武汉理工大学 2011
[6]基于横摆力矩和变滑转率联合控制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研究[D]. 王强.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66472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LohnerPorsche轮毂电动车
图 1.5 奥迪 R-zero在国内,分布式电动汽车发展较晚。同济大学于 2002 年研制出一款四轮独立驱动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春晖一号”,之后又开发出了“春晖二号”、“春晖三号”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13][14],如图 1.6。清华大学也成功研制出一款微型电动车“哈利”,采用四轮毂电机[15],同时,基于北汽的一款吉普成功改制成为一辆四轮独立驱动的军用电动车[16]。
图 1.3 Fine-N 图 1.4 i-MIEV图 1.5 奥迪 R-zero在国内,分布式电动汽车发展较晚。同济大学于 2002 年研制出一款四轮独立驱动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春晖一号”,之后又开发出了“春晖二号”、“春晖三号”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13][14],如图 1.6。清华大学也成功研制出一款微型电动车“哈利”,采用四轮毂电机[15],同时,基于北汽的一款吉普成功改制成为一辆四轮独立驱动的军用电动车[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轮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研究[J]. 靳立强,孙志祥,王熠,郑迎. 汽车工程. 2017(10)
[2]基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J]. 文博杰. 中国矿业. 2017(10)
[3]电动轮汽车复合再生制动系统防抱协调控制[J]. 靳立强,孙志祥,郑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5)
[4]从鼓励先进到制约落后 “双积分”政策折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思路[J]. 徐晨曦.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33)
[5]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6]基于制动意图识别的增程式重型商用车复合制动控制策略[J]. 许世维,马建,汪贵平,赵轩.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4)
[7]分布式电动车的线性自抗扰稳定性控制策略[J]. 刘刚,靳立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7(03)
[8]电动汽车驱动力分层控制策略[J]. 朱绍鹏,林鼎,谢博臻,俞小莉,韩松.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11)
[9]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分配稳定性控制[J]. 熊璐,高翔,邹童.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10]分布式电驱动汽车AFS与电液复合制动集成控制[J]. 袁希文,文桂林,周兵.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博士论文
[1]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张雷.清华大学 2015
[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机理和控制策略研究[D]. 武冬梅.吉林大学 2015
[3]基于双层架构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综合控制策略研究[D]. 周逢军.北京理工大学 2014
[4]线控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稳定性与节能控制研究[D]. 李刚.吉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簧下质量对车辆性能的影响[D]. 王洪佳.中北大学 2015
[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研究[D]. 孙晓坤.北京理工大学 2015
[3]多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驱动力控制系统研究[D]. 刘孝龙.浙江大学 2013
[4]基于差动制动的汽车横摆与侧翻稳定性集成控制研究[D]. 李占旗.吉林大学 2011
[5]电动汽车四轮驱动控制策略的研究[D]. 瞿晓东.武汉理工大学 2011
[6]基于横摆力矩和变滑转率联合控制的电子差速控制系统研究[D]. 王强.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66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466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