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催化消声器性能分析与优化

发布时间:2022-01-21 20:07
  催化器和消声器是整个排气系统的核心部件,催化器用于减少车辆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消声器用于降低尾气噪声,从而达到车辆排放标准和满足乘客的舒适性要求。催化器和消声器紧耦合组成的催化消声器兼具减排降噪的功能,节省排气系统的空间结构。基于国六排放系统研发的催化消声器,由DOC、DPF、SCR载体和消声器组成,目前这种结构的性能在国内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对新型催化消声器的流场特性、声学性能与结构强度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催化消声器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催化消声器三维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建立考虑尿素溶液的喷射和化学反应的流体仿真模型,并进行流体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催化消声器流体的速度场、温度场、压力场,并结合速度均匀性系数、压力损失、质量分数均匀性系数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催化消声器载体流速分布均匀,温差小,产生的压力损失较大,而SCR载体进口截面的NH3质量分数均匀性系数较低,有进一步优化空间。搭建催化消声器声学有限元模型,计算声学传递损失,对催化消声器的消声性能进行分析。同时,探究了载体个数、流速等参数对催化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影响。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建立流固耦合计... 

【文章来源】: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催化消声器性能分析与优化


010-2017年中国车用柴油机销量

污染物排放,柴油


图1.1所示。柴油发动机的功率大,相比汽油机能提供更好的动力性,多用于商用车,尤其是中重型车。但是,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含有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化合物)、PM(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了极大的威胁。2013年国五排放标准在北京首先实施,时至2018年国五已全面实施,该标准限定了CO、HC、NOX、PM在ESC试验中的值分别为1.5、0.46、2.0、0.02g/kWh。2018年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发布,在2019年7月实施,标准限定了CO、HC、NOX、PM在WHSC试验中的值分别为1.5、0.13、0.4、0.01g/kWh,如图1.2所示。不断推出的法规,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含量限制不断严苛。2020年轻型车国六标准将会推出,这无疑对汽车后处理系统又是一个新的挑战。近几年,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席卷全球,国内也不例外,但对于追求动力性的商用车来说,关注的焦点依旧是排气后处理技术。图1.12010-2017年中国车用柴油机销量图1.2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柴油车尾气排放后处理最初也只是加装DPF(颗粒捕捉器DieselParticulateFilter)过滤过多的颗粒物,发展到现在柴油车尾气排放后处理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技术也不断提高,但是国内国外在CO、HC、NOX、PM等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差距也是相当明显。我国的排放标准基本参考欧洲标准,国六也参考了欧六,而欧六已经于2014年在欧洲实施,但国内实施较晚且未全面实施。欧六阶段,国外在轻型柴油车后处理技术上主要采用DPF+LNT(稀燃NOX捕集器LeanNOXTrap)和DPF+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两条技术路线。在重型柴油车上主要采用的技术路线是EGR(废气再循环ExhaustGasRe-circulation)+DOC(氧化型催化器DieselOxidationCatalyst)+DPF+SCR且要求SCR效率在90%以上

消声器,几何模型


2.催化消声器流场分析13述可表达为:wSwkdVvkndSdVt(2-27)式中,k为网点上的因变量,V为速度向量,n为方向余弦向量,Γ为广义变量的广义扩散系数。2.2.1模型建立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款重型柴油车催化消声器,为满足国Ⅵ排放标准而研发的一款系统。因催化消声器各部件的几何特征较为复杂,应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将三维几何模型进行简化并划分面网格,催化消声器的几何模型如图2.1所示。图2.1催化消声器几何模型将催化消声器几何模型导入Hypermesh有限元软件中,首先对几何模型出现错位、缝隙、重叠的部位进行几何清理。接着,对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提取几何模型的内表面,清除其余实体部分;模型的进出口面向外各拉伸60mm,防止三维仿真计算时回流的产生。最后,采用网格工具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为综合考虑CFD模型的准确性与计算效率,在优先保证计算精度基础上控制模型网格数量。其中,穿孔管与穿孔板厚度较薄,壁面孔数量多且分布较密集,因此网格尺寸控制在1-2mm,孔厚度方向的网格层数为2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汽车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改进研究[J]. 陈琪,兰凤崇,陈吉清,黄培鑫.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8(04)
[2]汽车排气系统声学性能快速预测方法的研究[J]. 张杨,邓兆祥,温逸云.  汽车工程. 2018(02)
[3]基于GT-Power的汽车排气系统开发[J]. 刘淑玉,赵辉,李锐.  汽车科技. 2018(01)
[4]集成式催化消声器三维声场仿真及试验研究[J]. 黄龙,蒋彦龙,王瑜,方堃.  汽车技术. 2017(12)
[5]某增压发动机排气热端耐久性分析与优化[J]. 李相旺,黄凤琴,张志明,何宝俊,邹雄才,张文龙,王伟民.  汽车工程. 2017(10)
[6]考虑热机耦合的排气歧管多目标优化设计[J]. 张俊红,张玉声,王健,徐喆轩,胡欢,赵永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6)
[7]紧耦型SCR催化器混合段的性能研究[J]. 郑贵聪,许智强,张婷,沈彩琴,颜传武,陆胜旗.  车用发动机. 2016(03)
[8]增压直喷汽油机排气歧管低周疲劳的研究[J]. 刘凯敏,杨靖,张思远,王毅,孙承,潘俊杰.  汽车工程. 2016(03)
[9]某乘用车排气系统振动性能的优化[J]. 吴杰,蒋苗苗,罗玉涛.  汽车工程. 2015(12)
[10]中重型卡车催化消声器流场特性[J]. 徐晓明,江浩斌,宫燃.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5(05)

硕士论文
[1]SCR催化消声器声学特性与流场特性研究[D]. 周磊.江苏大学 2017
[2]Urea-SCR催化器系统的仿真与研究[D]. 白丹丹.大连理工大学 2012
[3]乘用车排气系统冷端内流场仿真及消声器再生噪声预测[D]. 郭学敏.武汉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00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600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6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