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与驱动一体化拓扑与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17:57
化石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推进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而促使电动汽车充电与驱动一体化拓扑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充电与驱动一体化是通过元件复用与集成实现电池组充电电路与电机驱动电路的整合,进而扩大行李舱体积和电池组数量,对车载装置小型化轻量化、电池舱和行李舱体积最大化具有推动作用。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充电与驱动一体化拓扑结构实现充电系统与驱动系统的一体化,该拓扑有三个端口,分别为输入交流源、动力电池与电机。通过机械开关实现工作模式的切换,并分别介绍了充电模式和驱动模式对应的电路结构。针对充电模式分析了充电电路的开关模态并推导相应的传递功率公式。为应用于大功率场合,对充电电路开关管的软开关实现条件进行数学和仿真分析。并通过数学分析和仿真对比发现双移相控制可以有效减小充电电路正向工作时的回流功率。结合以上分析设计恒流和恒压控制器,对锂电池组的充电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充电模式的可行性。基于三菱IPM搭建实验平台,用阻性负载模拟锂电池组,分别对恒流控制和恒压控制进行实验分析。仿真与实验验证了在恒流控制和恒压控制时充电系统都具有良好的稳态特性和较强的抗干扰暂态特性。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建模得到...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典型电动汽车系统的基本结构??1??
DAB变换器电路图
图2.8?DPS下变换器的工作波形??从图2.8中可以看出,双移相控制除了原边开关管与副边对应开关管之间的??移相角%之外,还在原边开关管S1与S4之间增加了内移相角%,电感电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V2G技术在微电网中控制的研究与仿真[J]. 曹华锋,白迪,王林媛. 电气开关. 2017(06)
[2]基于迟滞模型的集群电动汽车参与实时需求响应V2G控制策略研究[J]. 唐佳,王丹,贾宏杰,高爽,宋毅,李娟,孙充勃,范孟华. 电网技术. 2017(07)
[3]一种均衡考虑锂电池内部能量损耗和充电速度的多段恒流充电方法[J]. 刘伟,吴海桑,何志超,孙孝峰,杨耕. 电工技术学报. 2017(09)
[4]双有源桥轻载下的软开关研究[J]. 侯川川,仇志丽,刘建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7(08)
[5]基于SVPWM调制的三段式算法研究[J]. 陆原,胡丙辉,张军伟,高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6(06)
[6]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回流功率优化的双重移相控制[J]. 张勋,王广柱,商秀娟,王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04)
[7]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直接反馈矢量控制[J]. 朱军,程志磊,汪旭东,许孝卓,封海潮.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5(06)
[8]全桥隔离型单相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研究[J]. 鲍谚,姜久春,张维戈. 电力电子技术. 2015(04)
[9]单开关Buck-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J]. 王楠,许建平,刘雪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03)
[10]电动汽车换电站V2G运行对中压配电网故障特征的影响[J]. 张颖达,刘念,张建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4(11)
博士论文
[1]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建模、分析与设计[D]. 陈浈斐.天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三端口全桥变换器的零功率控制[D]. 凌志翔.山东大学 2017
[2]基于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矢量控制理论、仿真、实验及应用研究[D]. 刘晓黎.合肥工业大学 2017
[3]三相三线制三电平维也纳整流器的研究与设计[D]. 腾云亮.合肥工业大学 2017
[4]车载充电器高效率PFC技术研究[D]. 王斌斌.浙江大学 2017
[5]BOOST型三种单相有源PFC变换器的对比研究[D]. 徐伟.苏州大学 2016
[6]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研究[D]. 谷泓杰.浙江大学 2016
[7]锂电池充电控制与管理方法研究[D]. 吴迪.北京交通大学 2015
[8]用于混合储能系统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 晏坤.山东大学 2015
[9]三端口全桥变换器的优化零功率流控制策略[D]. 蒋永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10]PWM加移相控制双有源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D]. 杨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07035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典型电动汽车系统的基本结构??1??
DAB变换器电路图
图2.8?DPS下变换器的工作波形??从图2.8中可以看出,双移相控制除了原边开关管与副边对应开关管之间的??移相角%之外,还在原边开关管S1与S4之间增加了内移相角%,电感电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V2G技术在微电网中控制的研究与仿真[J]. 曹华锋,白迪,王林媛. 电气开关. 2017(06)
[2]基于迟滞模型的集群电动汽车参与实时需求响应V2G控制策略研究[J]. 唐佳,王丹,贾宏杰,高爽,宋毅,李娟,孙充勃,范孟华. 电网技术. 2017(07)
[3]一种均衡考虑锂电池内部能量损耗和充电速度的多段恒流充电方法[J]. 刘伟,吴海桑,何志超,孙孝峰,杨耕. 电工技术学报. 2017(09)
[4]双有源桥轻载下的软开关研究[J]. 侯川川,仇志丽,刘建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7(08)
[5]基于SVPWM调制的三段式算法研究[J]. 陆原,胡丙辉,张军伟,高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6(06)
[6]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回流功率优化的双重移相控制[J]. 张勋,王广柱,商秀娟,王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04)
[7]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电流直接反馈矢量控制[J]. 朱军,程志磊,汪旭东,许孝卓,封海潮.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5(06)
[8]全桥隔离型单相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研究[J]. 鲍谚,姜久春,张维戈. 电力电子技术. 2015(04)
[9]单开关Buck-Flyba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J]. 王楠,许建平,刘雪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03)
[10]电动汽车换电站V2G运行对中压配电网故障特征的影响[J]. 张颖达,刘念,张建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4(11)
博士论文
[1]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建模、分析与设计[D]. 陈浈斐.天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三端口全桥变换器的零功率控制[D]. 凌志翔.山东大学 2017
[2]基于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矢量控制理论、仿真、实验及应用研究[D]. 刘晓黎.合肥工业大学 2017
[3]三相三线制三电平维也纳整流器的研究与设计[D]. 腾云亮.合肥工业大学 2017
[4]车载充电器高效率PFC技术研究[D]. 王斌斌.浙江大学 2017
[5]BOOST型三种单相有源PFC变换器的对比研究[D]. 徐伟.苏州大学 2016
[6]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研究[D]. 谷泓杰.浙江大学 2016
[7]锂电池充电控制与管理方法研究[D]. 吴迪.北京交通大学 2015
[8]用于混合储能系统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 晏坤.山东大学 2015
[9]三端口全桥变换器的优化零功率流控制策略[D]. 蒋永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
[10]PWM加移相控制双有源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D]. 杨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07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607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