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范下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道德判断及其对行为偏好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5 15:45
自动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典型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个无人驾驶的时代终将会到来。但是任何一项技术的普及都是会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和讨论的,自动驾驶汽车也不例外,除了技术难题,当下亟需解决的应是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规则体系构建的问题。以往研究多聚焦于公众对处于道德冲突事故中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期望行为选择,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社会情境因素—社会规范在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社会情境中的道德判断中的影响,并与人类驾驶员的道德判断进行比较,由此而获取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信任度与行为偏好。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社会规范影响公众的道德判断:公众对遵循社会规范选择的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评价更高;(2)社会规范弱化了公众的道德取向性:在社会规范影响下,公众比较关注自动驾驶汽车的实际行为是否与社会规范一致,对社会规范是道义还是功利取向并不在意;(3)公众对不同道德主体的道德判断标准并不稳定:相比于人类,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与社会规范不一致行为的道德评价更为苛刻;(4)公众的机器人负面态度起到调节作用:对机器人越恐惧的人,对自动驾驶汽车与社会规范不一致行为的道德评价越低;(5)公众对不同程序自动驾驶...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2 理论背景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道德判断相关研究
2.1.1 道德判断的模型
2.1.2 道德判断伦理实验研究
2.2 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判断
2.2.1 公众可接受的自动驾驶汽车行为道德取向
2.2.2 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行为道德判断的相关影响因素
2.3 社会规范与道德判断关联研究
2.3.1 社会规范的定义
2.3.2 社会规范的影响
2.4 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及购买意愿
2.4.1 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调查
2.4.2 信任影响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
2.4.3 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
2.5 机器人负面态度与自动驾驶汽车接受度
第三章 以往研究总结及本研究构思
3.1 以往研究总结
3.2 本研究理论构思
3.2.1 本研究构思
3.2.2 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总体设计
3.3 研究创新
第四章 研究一:社会规范对不同道德主体的道德判断影响
4.1 研究目的及假设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与流程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道德判断
4.3.2 道德主体的期望行为选择偏好分析
4.3.3 机器人负面态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4.4 小节
第五章 研究二:社会规范下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信任度和行为偏好
5.1 研究目的及假设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假设
5.2 研究方法
5.2.1 实验被试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设计与流程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人口学因素分析
5.3.2 自动驾驶汽车遇险程序偏好分析
5.3.3 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总体信任度与行为偏好的相关分析
5.3.4 自动驾驶汽车行为一致性与总体信任度和行为偏好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研究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研究结果讨论
6.2.1 社会规范影响公众的道德判断
6.2.2 社会规范弱化了公众的道德取向性
6.2.3 公众对不同道德主体的道德判断标准并不稳定
6.2.4 公众的机器人态度起到调节作用
6.2.5 公众对不同程序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为偏好出现偏差
6.2.6 性别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为偏好的影响
6.3 理论贡献与现实管理意义
6.3.1 理论贡献
6.3.2 现实管理启示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6.4.1 研究不足
6.4.2 研究展望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介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人-非个人道德困境下人对智能机器道德判断研究[J]. 褚华东,李园园,叶君惠,胡凤培,何铨,赵雷. 应用心理学. 2019(03)
[2]道德判断中心理状态和事件因果关系的作用:兼对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的检验[J]. 段蕾,莫书亮,范翠英,刘华山. 心理学报. 2012(12)
[3]个人/集体主义倾向与知识分享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知识活性的调节作用[J]. 于米. 南开管理评论. 2011(06)
[4]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I-C)文化对商业道德决策过程的影响[J]. 李福安,王兴元.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本文编号:3702885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2 理论背景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道德判断相关研究
2.1.1 道德判断的模型
2.1.2 道德判断伦理实验研究
2.2 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判断
2.2.1 公众可接受的自动驾驶汽车行为道德取向
2.2.2 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行为道德判断的相关影响因素
2.3 社会规范与道德判断关联研究
2.3.1 社会规范的定义
2.3.2 社会规范的影响
2.4 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及购买意愿
2.4.1 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调查
2.4.2 信任影响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
2.4.3 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接受度和购买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
2.5 机器人负面态度与自动驾驶汽车接受度
第三章 以往研究总结及本研究构思
3.1 以往研究总结
3.2 本研究理论构思
3.2.1 本研究构思
3.2.2 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总体设计
3.3 研究创新
第四章 研究一:社会规范对不同道德主体的道德判断影响
4.1 研究目的及假设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与流程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道德判断
4.3.2 道德主体的期望行为选择偏好分析
4.3.3 机器人负面态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4.4 小节
第五章 研究二:社会规范下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信任度和行为偏好
5.1 研究目的及假设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假设
5.2 研究方法
5.2.1 实验被试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设计与流程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人口学因素分析
5.3.2 自动驾驶汽车遇险程序偏好分析
5.3.3 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总体信任度与行为偏好的相关分析
5.3.4 自动驾驶汽车行为一致性与总体信任度和行为偏好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研究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研究结果讨论
6.2.1 社会规范影响公众的道德判断
6.2.2 社会规范弱化了公众的道德取向性
6.2.3 公众对不同道德主体的道德判断标准并不稳定
6.2.4 公众的机器人态度起到调节作用
6.2.5 公众对不同程序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为偏好出现偏差
6.2.6 性别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为偏好的影响
6.3 理论贡献与现实管理意义
6.3.1 理论贡献
6.3.2 现实管理启示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6.4.1 研究不足
6.4.2 研究展望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介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人-非个人道德困境下人对智能机器道德判断研究[J]. 褚华东,李园园,叶君惠,胡凤培,何铨,赵雷. 应用心理学. 2019(03)
[2]道德判断中心理状态和事件因果关系的作用:兼对道德判断双加工过程理论的检验[J]. 段蕾,莫书亮,范翠英,刘华山. 心理学报. 2012(12)
[3]个人/集体主义倾向与知识分享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知识活性的调节作用[J]. 于米. 南开管理评论. 2011(06)
[4]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I-C)文化对商业道德决策过程的影响[J]. 李福安,王兴元.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本文编号:3702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70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