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起步工况下车内振动研究与控制
发布时间:2023-10-01 22:29
随着国家对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剧增。新能源汽车在结构上与传统车有较大的差异,表现最为明显的便是动力驱动系统,因此带来的居多问题也有别于传统车。常见的有驱动电机的电磁振动与电磁噪声、传动系统的抖动和啸叫以及高速行驶时驱动电机产生的切向、径向电磁力波而导致的高频电磁噪声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某款开发阶段的纯电动SUV,在起步工况下车内方向盘出现低频抖动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采用改进BP算法下的逆矩阵法来识别载荷激励源及路径贡献量,接着结合最大转矩比电流(MTPA)控制及空间矢量(SVPWM)调制策略来降低激励源的振动;最后选用带精英策略下的非支配排序算法来对路径频响函数(FRF)进行优化。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传递路径分析法的理论知识以及分析流程,并对众多载荷激励源识别法中的逆矩阵法展开论述。针对其中矩阵求逆存在的病态问题展开详细的论述,并利用改进BP算法对病态问题进行改进,最终给出相关理论推导及算法流程。其次以纯电动汽车在起步工况下的振动响应试验为目标,对车内方向盘的振动加速度、驱动电机的输出转矩和转速、以及悬置系统主被动侧的振动加速度等信号进行采集。结合信号特...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车辆振动的产生机理与控制技术
1.2.1 车辆振动的产生
1.2.2 车辆振动的控制技术
1.3 振源识别常用的方法
1.4 国内外TPA分析及纯电动车用驱动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TPA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外纯电动车用驱动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传递路径分析基本理论
2.1 经典传递路径分析的概述及种类
2.2 经典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流程以及基本原理
2.2.1 TPA方法理论的分析流程
2.2.2 载荷激励力的识别
2.2.3 频响函数的获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车内振动载荷激励源识别及路径贡献量分析
3.1 永磁同步驱动电机驱动下的纯电动车起步工况响应试验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方案
3.1.3 实验结果分析
3.2 车内方向盘起步振动传递路径分析
3.2.1 传递路径分析模型的建立
3.2.2 构建计算模型
3.3 车内方向盘结构振动传递路径试验
3.3.1 频响函数的获取
3.3.2 方向盘振动响应的获取
3.3.3 载荷激励力的计算及验证
3.4 振动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
3.4.1 传递路径分析(TPA)
3.4.2 阶次跟踪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及传递路径优化
4.1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特性分析
4.1.1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建立
4.1.2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波动分析
4.2 矢量控制的调制策略与实现
4.3 建立纯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的传动模型
4.4 悬置系统优化
4.5 本章小结
论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49562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车辆振动的产生机理与控制技术
1.2.1 车辆振动的产生
1.2.2 车辆振动的控制技术
1.3 振源识别常用的方法
1.4 国内外TPA分析及纯电动车用驱动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TPA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外纯电动车用驱动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传递路径分析基本理论
2.1 经典传递路径分析的概述及种类
2.2 经典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流程以及基本原理
2.2.1 TPA方法理论的分析流程
2.2.2 载荷激励力的识别
2.2.3 频响函数的获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车内振动载荷激励源识别及路径贡献量分析
3.1 永磁同步驱动电机驱动下的纯电动车起步工况响应试验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方案
3.1.3 实验结果分析
3.2 车内方向盘起步振动传递路径分析
3.2.1 传递路径分析模型的建立
3.2.2 构建计算模型
3.3 车内方向盘结构振动传递路径试验
3.3.1 频响函数的获取
3.3.2 方向盘振动响应的获取
3.3.3 载荷激励力的计算及验证
3.4 振动传递路径贡献量分析
3.4.1 传递路径分析(TPA)
3.4.2 阶次跟踪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及传递路径优化
4.1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特性分析
4.1.1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建立
4.1.2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波动分析
4.2 矢量控制的调制策略与实现
4.3 建立纯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的传动模型
4.4 悬置系统优化
4.5 本章小结
论文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49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384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