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不分离离合器AMT换挡控制策略综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5 20:28

  本文关键词:不分离离合器AMT换挡控制策略综合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不分离离合器AMT 控制策略 调速电机 换挡时间


【摘要】: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是基于手动机械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MT)应用自动变速和电子控制技术,由电子控制单元对发动机、变速器、电机等相关部件进行机电一体化协调控制来实现自动换挡。与其他形式的自动变速器相比,它既具有手动机械式变速器齿轮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制造等优点;又具有其他形式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的特点。因此可见,AMT是自动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传统形式的AMT在换挡过程中,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严重影响整车动力性的提高。于是,本论文提出了不分离离合器实现AMT换挡的研究主题,为解决传统AMT中离合器的分离与接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与思路。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不分离离合器AMT技术针对传统形式AMT技术上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不分离离合器AMT换挡的总体设计方案,讨论了不分离离合器AMT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进而提炼出关键技术,确定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2)档位决策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单参数、两参数、三参数档位决策各种的形式的特点,进行整车动力学分析和理论探讨,制定出针对最佳动力性和最佳经济性的换挡曲线。(3)AMT控制策略研究提出不分离离合器AMT的功能要求,并进行不分离离合器AMT的控制策略相关研究。(4)电机控制策略研究基于不分离离合器AMT的功能要求,与AMT控制策略研究相接合,设计出针对电机的控制策略。并通过电机控制器仿真模型确定控制算法与控制参数。
【关键词】:不分离离合器AMT 控制策略 调速电机 换挡时间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绪论7-19
  • 1.1 选题背景7
  • 1.2 AMT操纵系统的分类及工作方式7-9
  • 1.2.1 液压操纵控制方式8
  • 1.2.2 气动操纵控制方式8
  • 1.2.3 电机操纵控制方式8-9
  • 1.3 AMT的发展过程及趋势9-14
  • 1.3.1 AMT的发展历史9
  • 1.3.2 国外AMT的发展状况9-12
  • 1.3.3 国内AMT的发展状况12-13
  • 1.3.4 AMT的发展趋势13-14
  • 1.4 不分离离合器AMT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4-16
  • 1.4.1 不分离离合器AMT的工作原理14
  • 1.4.2 不分离离合器AMT的结构14-15
  • 1.4.3 不分离离合器AMT的关键技术15-16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16-19
  • 2 AMT换挡策略的制定19-35
  • 2.1 基于控制参数的换挡规律19-23
  • 2.1.1 单参数换挡规律19-20
  • 2.1.2 两参数换挡规律20-22
  • 2.1.3 三参数换挡规律22-23
  • 2.2 主要组成部件参数23-24
  • 2.2.1 发动机及整车参数23-24
  • 2.2.2 变速器参数24
  • 2.3 基于汽车性能的换挡规律24-35
  • 2.3.1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的确定24-32
  • 2.3.2 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的确定32-35
  • 3 不分离离合器的AMT调速电机参数匹配35-53
  • 3.1 不分离离合器的AMT系统动力学分析35-47
  • 3.1.1 换挡前后两档转速差36-37
  • 3.1.2 发动机阻力矩37-40
  • 3.1.3 系统转动惯量40-47
  • 3.2 降档时对电机参数的匹配47-48
  • 3.3 升档时对电机参数的匹配48-49
  • 3.4 电机的选型与参数的确定49-53
  • 3.4.1 电机的选型49-50
  • 3.4.2 电机参数的匹配50-53
  • 4 基于不分离离合器的AMT动力性换挡控制的仿真与分析53-65
  • 4.1 车辆基本参数53-54
  • 4.2 动力系统模型的建立54-61
  • 4.2.1 整车动力学模型54-55
  • 4.2.2 行驶工况模型55-56
  • 4.2.3 发动机模型56
  • 4.2.4 换挡控制逻辑模型56-59
  • 4.2.5 调速电机控制策略模型59
  • 4.2.6 电机需求扭矩模型59-60
  • 4.2.7 电机调速模型60-61
  •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61-65
  • 4.3.1 升档过程61-63
  • 4.3.2 降档过程63-65
  • 5 全文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65-67
  • 5.1 全文总结65-66
  • 5.2 未来研究展望66-67
  • 致谢67-69
  • 参考文献69-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亚斌;郑四发;段雄;;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AMT故障在线自诊断[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6年05期

2 尹智宇;;威伯科公司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控制系统[J];汽车与配件;2010年30期

3 尹智宇;;威伯科公司的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控制系统[J];重型汽车;2010年05期

4 刘堂胜;刘星星;;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工作过程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5 冯金芝,李 君,张建武,葛安林;装有AMT系统车辆的巡航控制试验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葛安林;自动变速器(六)——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J];汽车技术;2001年10期

7 王旭;张宏伟;杨志刚;游同生;;电动式AMT系统中电子节气门的控制策略和实现[J];汽车科技;2007年02期

8 张祥;杨志刚;;汽车AMT电子节气门基于自调整函数的模糊控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陈加宝;刘海鸥;彭建鑫;;基于高速开关阀的AMT换挡力控制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3年05期

10 张俊智,卢青春;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电控系统的诊断[J];汽车技术;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清蓉;罗光涛;姜飞;冯川;;诊断仪在商用大客车自动变速器AMT的应用[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5期(总第326期)[C];2013年

2 姜博;何仁;;商用汽车AMT气推液式选换挡机构设计与分析[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飞;万俐;;青铜缓蚀剂AMT的合成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钟丽华;宋世威;陈日远;;菜薹铵离子转运蛋白基因AMT的克隆与表达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钟丽华;宋世威;陈日远;;菜薹(菜心)铵离子转运蛋白基因AMT的克隆与表达分析[A];2013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学术年会·蔬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研讨会暨现场观摩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孔慧芳;马磊;杨波;;AMT系统中机械式变速箱的自动化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徐秀华;陈勇;罗大国;刘文忠;张俊祥;;全电式AMT选换挡位置自识别方法和换挡策略研究[A];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精选[C];2013年

8 徐秀华;陈勇;罗大国;刘文忠;张俊祥;;全电式AMT选换挡位置自识别方法和换挡策略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倩;杨福生;;AMT拨档手柄检测器设计[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倩;杨福生;;AMT拨挡手柄检测器设计[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阳国家高新区 王铁 陶维彬;沈阳AMT园:“中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的引擎[N];科技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俊;AMT能否成为公交车变速箱的优选 Whether AMT can become the Preferred Bus Transmission[N];机电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鹏飞;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挡气动伺服控制[D];浙江大学;2014年

2 闫晟煜;公交客车变速器AMT的性能测试与适用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戴丰;基于驾驶员起步意图的AMT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李波;基于直驱技术的AMT换挡系统设计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腾飞;西安AMT变速器公交车测试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彬;某6×6轮式越野车气动AMT系统应用技术[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艳坤;纯电动轻型客车AMT换挡机构设计及换挡品质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4 祝启超;AMT车辆中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清华大学;2015年

5 李翠连;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AMT换挡策略设计与仿真[D];燕山大学;2016年

6 孙冲冲;基于LabVIEW和Infineon单片机的AMT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研究与开发[D];山东大学;2016年

7 罗俊勇;全电AMT坡道自适应换挡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8 何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换挡综合控制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谢帅;不分离离合器AMT换挡控制策略综合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10 黄诚;高原地区AMT汽车换挡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73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573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