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推进跨国并购模式的做法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均胜电子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推进跨国并购模式的做法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跨国并购 零部件市场 零部件供应商 全球性企业 零部件公司 技术附加值 产品升级 普瑞 整车厂商 协同效应
【摘要】:正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火爆带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快速发展,但国产汽车零部件资源消耗大、技术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高端零部件市场被少数几家国际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所垄断,起步较晚的国内零部件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产品升级和企业转型。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均胜电子)于2011年成功并购全球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德国普瑞(PREH),随后复制"均胜模式"成功完成数次跨国并购,迅速成长为一家全球性企业,实现了其转型升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关键词】: 跨国并购;零部件市场;零部件供应商;全球性企业;零部件公司;技术附加值;产品升级;普瑞;整车厂商;协同效应;
【分类号】:F426.471
【正文快照】: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火爆带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快速发展,但国产汽车零部件资源消耗大、技术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高端零部件市场被少数几家国际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所垄断,起步较晚的国内零部件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产品升级和企业转型。宁波均胜电子股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惠;;对我国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14期
2 段可慧;曲歌;刘畅;;中国民族企业跨国并购策略分析——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三次跨国并购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3年09期
3 罗勇;中国汽车产业的跨国并购[J];汽车工业研究;2002年08期
4 苟鼎;跨国并购与中国企业的风险防范[J];机械管理开发;2004年02期
5 杨文兰;中国企业引入跨国并购的利弊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21期
6 胡元礼,张宇;跨国并购的对策分析[J];物流科技;2005年01期
7 南方;;跨国并购的启示[J];机电新产品导报(数控机床市场);2006年05期
8 田群;;以汇源并购案为契机 论跨国并购的负面效应[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22期
9 吴松;李梅;;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微观绩效的实证检验[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年02期
10 郝丽娟;冉儒学;付志勇;;沟通:跨国并购文化融合的突破口[J];认证技术;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世坤;韩爱琼;叶华;;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相关性研究——美国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相关的实证分析[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玉萍;王代敬;;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探析[A];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胡新欣;刘冀生;蔡来兴;薄启亮;张志勇;刘建功;;跨国并购与兼并重组[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4 楼朝明;;中美企业间跨国并购中的“经济安全”问题——基于利益集团的分析视角[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肖江岭;;跨国并购发展战略的思考[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魏磊;;全球跨国并购形势分析及中国对策[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7 胡明晨;吴国蔚;;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并购的策略分析及建议[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聂聪聪;;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反周期跨国并购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9 王铁栋;徐娴;;价值链全球布局的战略考量——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新视角[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10 马晓芸;谢洪明;;跨国并购对R&D投入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杰;全球跨国并购八大特点[N];国际金融报;2002年
2 王国进;中国企业走好跨国并购之路[N];文汇报;2005年
3 周明;跨国并购交易总额达到21.28亿美元[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张芝年;英国对跨国并购活动的监管[N];经济日报;2007年
5 张娜;一场关于“跨国并购”的思想交锋[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高析;对当前跨国并购若干问题的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唐真龙;加速国际化 跨国并购额达186亿美元[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郑晓波;中国市场跨国并购金额翻番[N];证券时报;2008年
9 刘丽靓;跨国并购应在危机中不断发展壮大[N];证券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唐福勇;经济低迷为跨国并购提供机遇[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中文;跨国并购的宏微观经济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张寒;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马金城;跨国并购的效率改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
4 蒋墨冰;跨国并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里光年;发展中大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叶建木;跨国并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杨镭;跨国并购与政府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顾卫平;管理跨国并购——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模式[D];复旦大学;2004年
9 楼朝明;中美企业间跨国并购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姚战琪;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变动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俊;我国大企业集团跨国并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邸春雨;经济转型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D];辽宁大学;2008年
3 徐刚;跨国并购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刘影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D];外交学院;2005年
5 甄海涛;关于跨国并购的若干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陈奇;核心能力培育视角的跨国并购整合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张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杨培强;跨国并购的动因、效应及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高玉玲;联想集团跨国并购及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骆兴顺;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48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4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