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EHD的LED前照灯散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09:12

  本文关键词:基于EHD的LED前照灯散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EHD 汽车前照灯 LED 强化传热 结温 热阻


【摘要】:汽车照明系统作为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其能耗在日常驾驶总能耗中占到较大比重。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的汽车照明技术至关重要。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光源”,LED前照灯的普及与应用将成为汽车照明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高功率LED工作时面临着结温过高的问题,会导致其发光波长发生偏移、光效下降甚至寿命急剧衰减等问题。因此,LED芯片的散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广泛应用。高效可靠的散热技术是实现LED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目前诸多散热技术的缺陷,提出了采用基于EHD的散热方式对LED前照灯进行热管理的方案。设计和制作了离子风散热系统,搭建了EHD散热试验平台,对LED前照灯进行散热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对电晕放电现象及电学性能进行初步探索了解,为后续的研究试验奠定了理论基础。负电晕放电比正电晕放电更加稳定,相同电压下产生的电晕电流更大;负电晕放电的启动电压低于正电晕,并且电晕电流与电晕电压满足汤生放电关系式,即电晕电流的平方根与放电电压呈线性变化的关系;相比于正电晕放电,负电晕放电能够在更小的放电电压区间下进行产生离子风,对LED芯片进行冷却降温,并且散热性能优于正电晕。(2)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放电电压、电极极性、芯片功率、网电极数目、电极排布形式以及放电间距等对装置散热性能的影响,据此优化了EHD装置的结构,最终得出最优的散热方案:当放电间距为10mm,电晕功率为1.5W,采用1×11阵列、20目网电极进行负电晕放电时,散热系统可以实现最好的散热效果。(3)采用最优的散热方案,模拟汽车前照灯的工作环境,对LED芯片进行散热试验,并通过和压电风扇进行对比,验证了EHD方式的可能性。EHD散热系统可以实现与压电式风扇接近的散热效果。相对于现有散热方式,具有无振动、低噪声、高效节能、可靠耐用的优点。
【关键词】:EHD 汽车前照灯 LED 强化传热 结温 热阻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6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5
  • 1.1.1 汽车前照灯发展历史9-12
  • 1.1.2 LED在汽车前照灯中的应用12-14
  • 1.1.3 LED前照灯应用中的关键问题14-15
  • 1.2 LED散热技术研究现状15-21
  • 1.2.1 传统散热技术研究现状15-18
  • 1.2.2 EHD用于散热的研究现状18-21
  • 1.3 EHD散热技术21-26
  • 1.3.1 离子风产生的原理21-24
  • 1.3.2 EHD强化散热机理24-26
  • 1.3.3 EHD散热的技术优势26
  • 1.4 主要研究内容26-28
  • 第二章 EHD散热装置设计及试验系统搭建28-36
  • 2.1 离子风散热系统28-32
  • 2.1.1 发射电极29-30
  • 2.1.2 网状接收电极30-31
  • 2.1.3 散热翅片+LED31-32
  • 2.2 LED散热性能测试系统32-34
  • 2.3 测试系统误差分析34-35
  • 2.4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EHD强化传热性能试验36-56
  • 3.1 LED芯片及测温点布置36-38
  • 3.2 电晕放电性能分析38-41
  • 3.2.1 电晕放电现象38-39
  • 3.2.2 放电间距对启动电压和场强的影响39-40
  • 3.2.3 电晕电流随电压的变化40-41
  • 3.3 离子风作用下的散热性能研究41-54
  • 3.3.1 放电电压、电源极性的影响41-43
  • 3.3.2 电晕放电功率的影响43-44
  • 3.3.3 芯片输入功率的影响44-46
  • 3.3.4 网状电极目数的影响46
  • 3.3.5 电极布置形式对散热性能的影响46-52
  • 3.3.6 放电间距对散热效果的影响52
  • 3.3.7 热阻和平均换热系数随电压的变化52-54
  • 3.4 本章小结54-56
  • 第四章 LED前照灯散热试验56-62
  • 4.1 LED前照灯光源56-57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57-61
  • 4.2.1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散热效果57-58
  • 4.2.2 EHD与压电风扇散热性能的对比58-61
  • 4.3 本章小结61-62
  • 第五章 总结展望62-64
  • 5.1 全文总结62-63
  • 5.2 工作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9
  • 致谢69-70
  • 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忠;;停车距离对前照灯测试精度的影响[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0年07期

2 刘亚飞;解决前照灯亮度不足一法[J];摩托车;2001年09期

3 顾浩,贺慧玲,钱智民;机车前照灯光源改进方案[J];电力机车技术;2002年06期

4 陈江彦;合理分析改进 有效节能增光——解决100mL以下摩托车前照灯亮度不足的方法[J];摩托车;2002年07期

5 杨通顺;汽车前照灯的未来趋向——前照灯系统新技术一瞥[J];汽车与配件;2002年49期

6 刘夏伦;汽车新型前照灯种种[J];汽车运用;2003年05期

7 李怀玉;该车前照灯光缘何突然变暗[J];汽车运用;2003年12期

8 子健;氙气前照灯的改装[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3年07期

9 孙亚斌 ,张兴林;前照灯电子控制装置种种[J];汽车运用;2004年02期

10 刘夏伦,刘元华;前照灯的使用与检测[J];汽车电器;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震;叶关荣;赵田冬;;基于光度视觉系统的机动车前照灯测量[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韩亚超;;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郑志军;金立军;;智能高效前照灯系统在上海大众的开发应用[A];海峡两岸第十八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11年

4 易勇;刘延山;王宵;;自由曲面前照灯的研发[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易勇;刘延山;王宵;;自由曲面前照灯的研发[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6 卢雁;汪娜;;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计算方法[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7 卢雁;汪娜;;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计算方法[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程凤钊;张永其;;基于安全距离的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计算方法[A];自主创新、学术交流——第十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周霞;万宏;徐涛;刘晨;赵振明;;基于HDR技术的前照灯地面亮度测试系统[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郭凤群;肖辉;;基于CCD的AFS弯道照明系统研究[A];2012(杭州)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李其荣 通讯员 李国火;攻克前照灯频繁烧损难题[N];人民铁道;2008年

2 江苏省邳州市交通局运输管理所 刘修文;送检机动车前照灯的针对性维修[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徐延祥;拖拉机前照灯安装注意事项[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4年

4 衡水市农机安全监理所 李吉水;前照灯的种类和性能[N];河北科技报;2008年

5 平亮;这些不合格的前照灯您别用[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6 记者 黄晓华;委员建议:加强机动车前照灯管理,严禁擅自改装机动车的前照灯[N];海南日报;2010年

7 ;如何调整汽车灯光[N];当代汽车报;2006年

8 四川 阿秋;汽车其他用电设备(上)[N];电子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朱宇 通讯员 蔡志锋;一群技术极限的追随者[N];宁波日报;2012年

10 广东 陆刚;摩托车前照灯的使用和节能改造(下)[N];电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静;LED前照灯近光系统实现及散热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2 张晋勇;基于微元能量映射的汽车LED自适应前照灯照明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佩;汽车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研究与开发[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惠;LED车灯功能控制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秋林;基于行车环境的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照明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赵剑鹏;汽车自适应前照灯控制器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姜虹;LED远近光一体化前照灯光学设计[D];复旦大学;2014年

6 王述志;基于操纵性的汽车自适应前照灯转向控制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曹晴晴;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的角度调整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8 李家侃;AFS弯道随动转向系统研究与开发[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9 包伟伟;基于EHD的LED前照灯散热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屈金龙;汽车智能前照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77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77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