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循环电池成组传热强化及其整车集成热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液流循环电池成组传热强化及其整车集成热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动汽车 动力舱 动力电池与电机 温度一致性 热交互 集成热管理
【摘要】:动力电池、电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工作效能与温度紧密相关,因此,高效热管理是保障动力输出和整车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电池、电机、空调等多热力系统交织在动力舱内,各系统的热状态之间容易相互影响,为改善汽车热管理性能,进一步提升整车动力性,需要重点分析动力舱内热流动与交互问题。目前,为实现节能降耗,提高整车性能与行驶里程,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技术正逐步走向系统集成和电-热力互补与协同。为突破上述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关键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376079)资助下针对动力电池典型结构圆柱形和薄片型设计制备管束软接触式和高导热局部浸入式两种液流换热结构和对应电池模组,并进行冷却及预热性能仿真与实验。其中,对于圆柱电池模组,电池与换热面采取弹性软接触,增加接触面积和贴合程度,提升传热效果;片状电池模组应用石墨高导热垫衬进一步实现传热强化,提升电池温度一致性。上述两种液流与电池局部接触换热形式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和温均保障,较全接触式液流换形式进一步实现轻量化。通过热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可知,液流温度对电池温变性和温均性具有重要影响,较低的冷却液温度有利于电池冷却过程热量迅速的传递,但对电池温均性不利。为进一步提升热管理过程中电池模组内温度一致性,提出变温梯级冷却方法,实现分步式小温差递进冷却,并针对温段作用和时段作用的不同温控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验和仿真计算可以看出采用变温梯级冷却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大温差换热下电池模组内温度波动,提升温度一致性。同时,电池与电机热管理工作过程与汽车动力性紧密相关,通常需要设计相应的热管理系统,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流程结构的热管理性能。为此,利用理论表征和实验表征方法,建立基于MATLAB平台的系统模型、模块和关联算法,结合汽车动力性计算分析工作过程的热管理性能,包括车速、坡度,以及水泵、风扇、工作工况等多因素的影响作用特性。此外,在建立的热泵辅助冷却流程下,进一步分析对于电池的辅助冷却作用。通过开展的相关性能预测与仿真分析,为热管理过程准确控制奠定基础。此外,建立纯电动汽车动力舱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内部构件布局,舱内换热部件主要包括电池热管理子系统散热器、电机热管理子系统散热器和空调系统冷凝器。同时,基于Matlab一维平台利用集总参数、实验表征和理论表征方法建立电池、电机热管理一维系统,以及空调仿真系统,实现包含动力系统热管理与空调过程的一维与三维联合计算。并在传统汽车发动机冷却性能分析方法基础上,引入冷却常数K来衡量电动系统冷却效果,进一步提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分析评价方法与衡量指标来分析不同换热器布局形式下的电池、电机热管理效果以及空调系统性能。其中,重点揭示了动力系统和空调系统之间的交互热影响,并分析改变液体介质流量、风扇转速以及换热器位置等因素对这一交互热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换热器布局位置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空调系统对于电动系统热管理过程的不利影响,该章节研究工作为电动汽车动力舱热管理性能评价与优化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最后,开展电动汽车热能循环应用及其蓄能装置探索工作,提出具有余热回收再利用的全液流型纯电动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通过液体循环介质实现整车热量整合,满足电动系统精细协同热控的同时又实现电动部件余热再利用,促进了整车电力和热力能源系统集成、互补和协同。同时针对车载应用快速蓄、放热需求,设计小尺度接触换热式PCM相变蓄热装置,具有快速的相变热传递速率。此外,为满足多温位电力单元余热回收需求,提出多融点PCM蓄热单元组合应用,同时利用融点降序和升序梯级组合排列形式提升PCM单元间相变同步性,有益于进一步提升蓄、放热速率和效能。该章内容仅为电动汽车热-电整合集成热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未来还需将蓄热装置与整车及动力系统结合开展系统集成方向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电动汽车 动力舱 动力电池与电机 温度一致性 热交互 集成热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9.7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1章 绪论14-30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4-18
- 1.2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18-26
- 1.2.1 电动系统热管理18-22
- 1.2.2 动力舱热管理分析方法22-23
- 1.2.3 集成热管理及其高效节能技术23-26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26-30
- 第2章 液流型电池成组结构设计及其基本性能实验30-50
- 2.1 电池成组及液体换热结构设计30-32
- 2.1.1 柱状电池模组30-31
- 2.1.2 片状电池模组31-32
- 2.2 实验系统及其方法32-35
- 2.2.1 实验系统构成32-34
- 2.2.2 实验方法34-35
- 2.3 柱状电池模组基本性能实验分析35-42
- 2.3.1 主要特性35-38
- 2.3.2 主要影响特性38-42
- 2.4 片状电池模组基本性能实验分析42-47
- 2.4.1 主要特性42-44
- 2.4.2 液流温控特性44-47
- 2.4.3 流量影响特性47
- 2.5 本章小结47-50
- 第3章 片状电池成组扁管束传热结构仿真拓展分析50-72
- 3.1 模型建立50-56
- 3.1.1 结构几何模型50-51
- 3.1.2 模型网格化及其边界条件51-52
- 3.1.3 工况及特征点确定52-53
- 3.1.4 数学模型与方法53-54
- 3.1.5 计算模型验证54-56
- 3.2 基本特性计算分析56-61
- 3.2.1 管束间换热对比56-57
- 3.2.2 扁管间换热对比57-58
- 3.2.3 石墨片高导热温均性作用分析58-61
- 3.3 温控作用强化效能分析61-71
- 3.3.1 基本恒温冷却61-63
- 3.3.2 变温梯级冷却及其温段作用分析63-67
- 3.3.3 变温梯级冷却时段作用分析67-71
- 3.4 本章小结71-72
- 第4章 电池与电机热管理系统工作过程仿真分析72-104
- 4.1 热管理系统构建72-73
- 4.2 主要数学关系模型73-88
- 4.2.1 电池热力模型73-74
- 4.2.2 电机热力模型74
- 4.2.3 动力性模型74-75
- 4.2.4 电池传热模型75-78
- 4.2.5 电机传热模型78-79
- 4.2.6 散热器热流模型79-88
- 4.3 模型实验验证88-92
- 4.4 计算基本流程92-93
- 4.5 热管理系统基本性能分析93-103
- 4.5.1 主要行驶工况影响93-96
- 4.5.2 初始温度影响96-97
- 4.5.3 水泵与风扇影响作用97-99
- 4.5.4 热泵辅助冷却作用99-102
- 4.5.5 关于预热102-103
- 4.6 本章小结103-104
- 第5章 基于动力舱 1D/3D集成热管理计算方法研究104-128
- 5.1 动力舱几何结构模型104-113
- 5.1.1 基本模型104-111
- 5.1.2 3D计算控制方程及其方法111-113
- 5.2 动力舱主要热力系统及其 1D关联算法113-124
- 5.2.1 电池热管理系统113-114
- 5.2.2 电机热管理系统114-115
- 5.2.3 空调系统115-124
- 5.3 1D/3D耦合算法及其计算流程124-126
- 5.4 本章小结126-128
- 第6章 基于动力舱多热力系统热交互集成分析128-146
- 6.1 基本构成及散热评价要素128-130
- 6.1.1 动力舱多热力系统的一般组成128-129
- 6.1.2 热力过程散热评价主要指标129-130
- 6.2 动力舱基本热流过程及其交互分析130-144
- 6.2.1 热流场基本形态130-132
- 6.2.2 关于主要交互影响132-144
- 6.3 本章小结144-146
- 第7章 电动汽车热能循环再利用及其蓄能作用探索146-162
- 7.1 热能循环再利用热管理体系设计146-148
- 7.2 相变蓄能及其快速热响应148-150
- 7.2.1 基本结构148-149
- 7.2.2 梯级组合149-150
- 7.3 实验系统及方法150-152
- 7.3.1 实验系统150-151
- 7.3.2 实验方法151-152
- 7.4 蓄放热基本性能分析152-161
- 7.4.1 液流温度影响152-154
- 7.4.2 相变融点影响154-156
- 7.4.3 介质流量影响156-157
- 7.4.4 多融点PCM梯级组合作用157-161
- 7.5 本章小结161-162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162-168
- 8.1 总结162-165
- 8.2 本文创新点165-167
- 8.3 展望167-168
- 参考文献168-180
- 作者简介与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180-185
- 致谢1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小平;黄小辉;王普凯;;装甲车辆动力舱温度场试验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李海军,毕小平;基于熵值法的坦克动力舱热工况的综合评价[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侯培中;苑改红;李宁;;小型船艇动力舱吸声降噪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20期
4 叶晓;傅佳宏;张宇;刘震涛;;某商用客车动力舱热状态的仿真及试验研究[J];机电工程;2013年05期
5 李云龙,王湘卿,王敬,汪建兵;车辆动力舱冷却风道流场的仿真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5年03期
6 陈文;刘立明;周小伟;梁升;;军用车辆动力舱排风控制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5年04期
7 毕小平,赵宇;坦克动力舱空气流动计算区域的网格生成[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刘西侠;曹玉坤;毕小平;;坦克动力舱空气流动与传热研究综述[J];兵工学报;2007年08期
9 高青;钱妍;戈非;;汽车动力舱多热力系统模型分析方法[J];汽车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10 毕小平,刘西侠,赵以贤,王普凯;坦克动力舱内三维空气流动数值模拟[J];内燃机工程;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义春;王保国;杨英俊;王瑞君;;混合动力装甲车动力舱内高温环境下电控系统可靠性冷却设计[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朝 驻站记者付文武;半个塑料瓶引来的通报[N];战士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天时;液流循环电池成组传热强化及其整车集成热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淳;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舱交互热分析与热管理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武;装载机不同动力舱特征换热过程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3 李云霞;发动机与空调热管理数值化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常海龙;动力舱热平衡参数获取技术及系统设计[D];中北大学;2015年
5 白文龙;工程机械动力舱内部热环境仿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钱妍;耦合空调动力舱气动冷却过程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7 顾强;动力舱动态参数测试与抗干扰设计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8 王龙;支持动力舱布局设计的布局模式粒子群算法研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文凯平;坦克动力舱流场的数值模拟及进排气格栅的气动优化[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10 叶晓;车辆动力舱模拟试验台的研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7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7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