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2 12:15

  本文关键词: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操纵稳定性 中间位置 试验验证


【摘要】: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时的工况特点是转向盘转角不太大、侧向加速度较小,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应该在这一区域具有足够好的路感。根据转向性能原理进行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用以表征车辆在低频率转动或者低到中等侧向加速度时的转向性能,目的是衡量车辆在典型高速公路行驶、行驶时缓慢至中度转向时的性能。本文首先论述了操纵稳定性试验的主要研究方法,结合车辆动态特性场图,分析了目前常用的试验工况,由此引出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在具体分析多种试验方法之后,选择最佳的连续正弦波输入试验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次,对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所涉及的特征值进行动力学分析。第三,针对三台有代表性的轻型载客车进行以连续正弦波输入的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主要内容包括试验的准备、实施以及特征值的处理方法。最后,使用某轻型载客汽车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型号车辆操纵稳定性性能存在的问题,确定参数调整方案并对进行了稳态回转、转向盘中间位置试验及主观评价,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操纵稳定性 中间位置 试验验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9
  • 1.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9-13
  • 1.1.1 操纵稳定性性能指标评价方法9-10
  • 1.1.2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的研究意义10-13
  • 1.2 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及内容18-19
  • 2 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客观指标特征值的定义及分析19-26
  • 2.1 特征值指标及动力学分析19-23
  • 2.2 指标的汇总及分析23-26
  • 3 试验的准备、实施及指标特征值的处理方法26-45
  • 3.1 试验准备26-33
  • 3.1.1 试验样车26-27
  • 3.1.2 试验设备27
  • 3.1.3 检查确认样车技术条件27
  • 3.1.4 样车技术参数的测量27-32
  • 3.1.5 安装设备32-33
  • 3.1.6 其它附属条件33
  • 3.2 试验实施33-35
  • 3.2.1 预热33-34
  • 3.2.2 试验过程和方法34-35
  • 3.3 特征值的处理方法35-45
  • 3.3.1 试验结果35
  • 3.3.2 特征值概要35-36
  • 3.3.3 数据输出、分析、计算过程36-43
  • 3.3.4 试验结果分析43-45
  • 4 商用车底盘开发实例分析45-52
  • 4.1 建立仿真模型及调整设计参数45-46
  • 4.1.1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45-46
  • 4.1.2 调整设计参数46
  • 4.2 稳态回转仿真分析46-47
  • 4.3 试验验证47-50
  • 4.3.1 稳态回转47-49
  • 4.3.2 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49
  • 4.3.3 主观评价49-50
  • 4.4 本章小结50-52
  • 5 总结与展望52-54
  • 5.1 全文总结52
  • 5.2 研究展望52-54
  • 5.2.1 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52
  • 5.2.2 试验方法的提升52-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坤;范例;司利增;;车辆操纵稳定性能评价仿真系统设计[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孙丽;刘永臣;张二坤;;车辆操纵稳定性评价的改进网状图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年06期

3 林克龙;陈宪明;刘志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及其试验方法探讨[J];专用汽车;1992年04期

4 原田宏;刘书城;;操纵稳定性技术的回顾——对操纵稳定性定量评价的尝试[J];轻型汽车技术;1997年02期

5 王良模;尹浩;魏雪军;章骏;赵振东;;某轻型越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仿真分析[J];轻型汽车技术;2005年10期

6 李文杰;丁玉兰;简小刚;;基于安全行驶的人车系统操纵稳定性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年02期

7 朱学斌;高峰;;多轴车辆操纵稳定性研究[J];汽车技术;2008年08期

8 袁明;管西强;李松波;张建武;;基于预计误差方法的车辆操纵稳定性模型辨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9 陈士安;顾彬彬;邱峰;何仁;李春;;车速变化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英文)[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10 黄世伟;屈玉峰;赵传林;;半挂运输车操纵稳定性的蛇形试验仿真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孟昕;徐中明;陈志军;;两轴转向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初步分析[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二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刘喜东;马建;;汽车非线性开环系统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指标的探讨[A];2005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小飞;魏朗;;虚拟试验技术在车辆操纵稳定性试验中的应用[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第七届(2006)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亚南;周瑾;李辉;雷龙;;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丽;储江伟;施树明;邹玉凤;;车辆纵向加速度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析[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侯炜;杨亚娟;刘红领;张德超;;车辆定半径稳态回转仿真试验方法研究[A];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潘筱;刘永;杨爱军;;ADAMS在汽车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潘筱;刘永;杨爱军;;ADAMS在汽车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省汽学会理事会议资料[C];2006年

9 刘喜东;马建;;Matlab下的国产大客车操纵稳定性研究[A];2005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秦东晨;赵红宇;陈立平;钟毅芳;;面向SUV车型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动态优化设计研究[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栏目主持 黄震;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续)[N];当代汽车报;2006年

2 栏目主持 黄震;汽车的操纵稳定性[N];当代汽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春;8×8轮毂电机驱动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秦钢;四轮轮毂电动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曹建永;基于人—车—路闭环系统的汽车操稳试验及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邢如飞;乘用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郑军;新概念车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6 秦东晨;面向运动型多功能车操纵稳定性的建模、仿真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浩;客车操纵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孙丽;基于操纵稳定性的混合动力客车平顺性评价与优化[D];江苏大学;2012年

9 晏愈光;大型客车非线性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韦超毅;拖挂式房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海松;基于整车操纵稳定性的悬架硬点优化[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朱若城;提高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的参数优化匹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童启明;汽车最速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指标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佼;扭转梁悬架优化及整车操纵稳定性分析[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5 邢天龙;汽车悬架K&C特性分析及其EDBS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刘勇;基于操纵稳定性的N2车型底盘结构改进与优化[D];天津大学;2014年

7 王维;汽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协同研究与仿真实现[D];吉林大学;2016年

8 牛子孺;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转向系参数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来翔;某特种越野车行驶动力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许庆卫;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78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78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0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