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变速器壳体振动仿真分析与实验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17:46

  本文关键词:变速器壳体振动仿真分析与实验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变速器 动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模态叠加法 动态响应


【摘要】:齿轮传动装置是动力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传动比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车辆、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在传动过程中,由于齿轮啮合时变刚度和轴承动态载荷的变化,使得变速器壳体产生振动。若激励频率与变速器壳体的某阶固有频率相同或接近时,会使壳体产生共振,导致壳体某些部位产生很大的振动幅值,进而影响整车的NVH性能。随着人们对乘车驾驶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变速器壳体动态特性及振动水平的准确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某款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利用LMS Virtual Lab软件建立了变速器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变速器内部激励。然后对变速器壳体进行模态分析,基于动力学仿真及模态结果,研究了变速器壳体结构的振动响应情况,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考虑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轴承刚度非线性、转速连续变化的影响,建立了变速器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了齿轮动态啮合力和壳体各轴承座处的动态支反力。然后,对变速器壳体柔性化处理,采用兰索斯法对变速器壳体进行模态分析,获得了变速器壳体固有频率及振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模态叠加法计算壳体结构的动态响应,获得了壳体表面的振动信息。最后,为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搭建变速器振动实验平台,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扭矩一定时,转速升高变速器壳体表面振动加速度幅值呈增大趋势,与实验台架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并且误差在合理范围以内。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说明所建模型能够合理模拟变速器真实振动状态,研究方法对变速器的开发设计及减振降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变速器 动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模态叠加法 动态响应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2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内外齿轮振动噪声研究现状11-13
  • 1.2.2 变速器NVH研究现状13-15
  • 1.3 本文研究内容15-17
  • 第二章 汽车变速器振动原理分析17-24
  • 2.1 变速器内部激励17-19
  • 2.1.1 刚度激励17-18
  • 2.1.2 误差激励18-19
  • 2.1.3 啮合冲击激励19
  • 2.2 外部激励19-20
  • 2.3 变速器壳体振动噪声机理20-21
  • 2.4 齿轮啮合力方程21-22
  • 2.5 本章小结22-24
  • 第三章 变速器多体动力学建模与分析24-41
  • 3.1 多体动力学理论与软件介绍24-26
  • 3.1.1 多体动力学理论24-25
  • 3.1.2 LMS Virtual Lab软件介绍25-26
  • 3.2 变速器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26-31
  • 3.2.1 几何模型导入和简化26-27
  • 3.2.2 运动副、驱动与负载定义27-28
  • 3.2.3 齿轮啮合力定义28-29
  • 3.2.4 轴承建模29-31
  • 3.3 变速器运动学仿真31-33
  • 3.4 动力学分析33-40
  • 3.4.1 二档定转速工况33-35
  • 3.4.2 二档升速工况35-37
  • 3.4.3 二档降速工况37-38
  • 3.4.4 三档升速工况38-40
  • 3.5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变速器壳体模态分析41-47
  • 4.1 模态分析方法41-43
  • 4.1.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41-42
  • 4.1.2 NASTRAN模态求解方法42-43
  • 4.2 变速器壳体有限元模型建立43-44
  • 4.3 模态结果分析44-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变速器台架实验与振动响应分析47-61
  • 5.1 振动响应分析理论与方法47-48
  • 5.2 实验台架的建立48-50
  • 5.3 振动响应结果分析与评价50-60
  • 5.3.1 二档升速工况51-54
  • 5.3.2 二档降速工况54-57
  • 5.3.3 三档升速工况57-60
  • 5.4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63
  • 6.1 全文总结61-62
  • 6.2 不足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7-68
  • 致谢68-69
  • 附件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变速器壳体最佳紧固方案——螺纹自成形螺钉[J];汽车维修;2007年07期

2 李武靖;杨为;李延骁;韩国胜;;考虑装配关系的汽车变速器壳体的固有特性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年03期

3 徐岩;陈宇东;杨志军;陈塑寰;;载重汽车变速器壳体加强筋布置的优化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邓洪超;马文星;康一坡;;基于多零件接触的重型汽车变速器壳体强度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04期

5 吴修义;;汽车变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分析[J];现代零部件;2010年02期

6 许先哲;易延明;于晶;;变速器壳体的底面漆选用与涂装分析[J];汽车与配件;2010年45期

7 康一坡;霍福祥;魏德永;王长明;;变速器壳体强度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J];机械设计;2011年01期

8 梅自元;胡仁平;;变速器壳体拓扑优化设计分析[J];铸造技术;2011年03期

9 林凤涛;;变速器壳体拓扑优化设计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5期

10 钟筱良;;高效切削刀具在变速器壳体加工中的应用[J];现代零部件;2011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金虎;汽车变速器齿轮及壳体有限元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5年

2 陈剑伟;某轻卡变速器壳体的强度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D];中北大学;2016年

3 孟宁;变速器壳体振动仿真分析与实验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陈桂银;某轻型卡车变速器壳体的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康一坡;基于多零件接触的重型汽车变速器壳体强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时岩;纵置变速器壳体拓扑优化设计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7 李立平;汽车变速器壳体加工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黄勇;电动公交车变速器壳体的强度分析与拓扑优化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9 李颖;变速器壳体建模与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庞洪臣;HR601变速器结构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9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799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a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