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的再制造时间区域分析
本文关键词:涡轮增压器的再制造时间区域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主动再制造 成本能耗分析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预测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不断的增加,排放物的迅猛增长,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如何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平衡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再制造节能节材、环境友好的优势使其在当前工业环境下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意义。为了强化再制造优势,对服役产品进行再制造时间区域确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择目前私家车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废气涡轮增压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针对目前再制造中发生的过早再制造和无法再制造的问题,将涡轮增压器的再制造时间区域分为上限和下限两个点进行分析。上限点分析是以涡轮增压器全生命周期中的成本和能耗两个因素作为分析因素,对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建立计算模型,得到年均成本与时间的关系模型,并重点对成本模型中的再制造成本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再制造成本与再利用、再制造零件比例的回归方程,预估再制造费用。最后以年均成本和年均能耗作为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进行目标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的再制造上限点。下限点分析是以涡轮增压器的关键零部件-转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影响因素与服役周期之间的映射关系,选择精度丧失、振动量、疲劳裂纹,残余应力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量,并定义各输入量数值的确定方法,根据设备性能退化阈值量,目前再制造技术等确定各输入量阈值,得到再制造时间区域下限点。通过再制造时间区域上下点分析与确定,得到涡轮增压器的再制造时间区域,为涡轮增压器的回收再制造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际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主动再制造 成本能耗分析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4.1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9-11
- 1.1.1 再制造工程的提出背景9-10
- 1.1.2 研究的意义10-11
- 1.2 废气涡轮增压器发展简介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1 神经网络预测研究现状12
- 1.3.2 再制造时机点研究现状12-13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3-16
- 1.4.1 研究内容13-14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14-16
- 2 最佳再制造时间区域理论16-22
- 2.1 再制造时间区域分析的重要性16-17
- 2.2 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理论17-20
- 2.2.1 主动再制造时间区域存在的客观性17-19
- 2.2.2 主动再制造区域的相关定义19-20
- 2.3 最佳时间区域确定的理论方法20-21
- 2.3.1 上限点确定方法20-21
- 2.3.2 下限点确定方法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3 再制造时间区域上限点确定-能耗分析22-36
- 3.1 全生命周期能耗要素定义22
- 3.2 涡轮增压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能耗分析及模型建立22-26
- 3.2.1 原材料提取及制造阶段能耗模型22-24
- 3.2.2 装配和使用阶段能耗24-25
- 3.2.3 回收与再制造阶段能耗25-26
- 3.3 涡轮增压器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能耗计算实例26-35
- 3.3.1 涡轮增压器的原材料提取和制造能耗27-31
- 3.3.2 使用阶段的能耗31-33
- 3.3.4 回收与再制造阶段能耗33-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4 再制造时机上限选择因素-成本分析36-50
- 4.1 成本分析因素选择36-37
- 4.1.1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及发展36
- 4.1.2 涵盖再制造阶段的成本因素选择36-37
- 4.2 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37-42
- 4.2.1 设计和制造阶段成本模型38-40
- 4.2.2 使用阶段成本模型40
- 4.2.3 回收和再制造阶段成本模型40-42
- 4.3 涡轮增压器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分析实例42-49
- 4.3.1 设计和制造阶段成本计算42-43
- 4.3.2 使用阶段成本计算43-46
- 4.3.3 回收和再制造阶段成本计算46-49
- 4.4 本章总结49-50
- 5 基于目标优化的最佳再制造时间区域上限点确定50-56
- 5.1 遗传算法的概述50-52
- 5.1.1 遗传算法基本思想50
- 5.1.2 遗传算法的一般流程与基本操作50-51
- 5.1.3 遗传算法特点及优势51-52
- 5.2 基于成本-能耗因素的目标优化52-54
- 5.2.1 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及最优解定义52-53
- 5.2.2 目标函数确定方法53-54
- 5.2.3 基于成本-能耗因素的目标函数确定54
- 5.3 涡轮增压器上限点目标优化及matlab实现54-55
- 5.4 本章小结55-56
- 6 基于剩余寿命的涡轮增压器再制造下限选择56-70
- 6.1 寿命预测背景及发展介绍56-58
- 6.1.1 寿命预测背景与意义56-57
- 6.1.2 寿命预测的发展与研究现状57
- 6.1.3 基于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寿命预测方法57-58
- 6.2 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58-60
- 6.2.1 BP神经网络简介58
- 6.2.2 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原理58-60
- 6.3 涡轮增压器的寿命预测60-69
- 6.3.1 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61-62
- 6.3.2 性能退化输入特征量的选取62-65
- 6.3.3 BP网络训练与自主学习65-69
- 6.3.4 基于性能退化的特征指标阈值的确定与时间区域下限点确定69
- 6.4 本章小结69-70
- 7 结论与展望70-72
- 7.1 结论70
- 7.2 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亮洪;发动机涡轮增压器过热的原因[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0年08期
2 何太平;车用增压柴油机涡轮增压器使用、保养及维修问答(一)[J];内燃机;2000年03期
3 何太平;车用增压柴油机涡轮增压器使用、保养及维修问答(二)[J];内燃机;2000年04期
4 张德全;延长涡轮增压器使用寿命的方法[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1年10期
5 陈智伟;涡轮增压器漏油故障的排除[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1年12期
6 万景瑞,李旭;涡轮增压器的保养与维护[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1年05期
7 王梁,马洪儒;涡轮增压器的使用与维修[J];现代化农业;2001年05期
8 ;如何延长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寿命[J];城市公共交通;2002年05期
9 Р.С.Дейч,王丽;现代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特点[J];国外内燃机车;2002年02期
10 Peter Mullins ,苏明;涡轮增压器供应商满足柴油机的要求[J];国外内燃机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婷;殷勇;;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模型的建立及应用[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文保;;谈谈涡轮增压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闫武军;;浅谈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使用维护[A];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疏浚与吹填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与技术经验总结文集[C];2006年
4 齐国立;;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使用与维护[A];设备管理与维修实践和探索论文集[C];2005年
5 徐立汉;;涡轮增压器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杨帆;徐锦锋;朱爱军;高军;;涡轮增压器壳体用铸造合金及生产工艺现状[A];2011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曹金宏;肖武;罗刚;;因涡轮增压器失效导致发动机起火燃烧的质量鉴定分析[A];湖北省内燃机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牟文凯;徐小力;吴国新;;机车涡轮增压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冯凯;谢永强;郭志阳;;空气润滑无油涡轮增压器轴系设计及性能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郭龙立;;7-46涡轮增压器维护与故障排除[A];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裘浙锋;“露笑”打破船用涡轮增压器国际垄断[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婷如;国内企业突围加速开发自主涡轮增压器[N];中国工业报;2008年
3 刘东阳邋邓文 本报记者 李凤发;天雁公司:技改增强企业发展后劲[N];经理日报;2008年
4 记者 岳琳;北京元业隆成功开发电控涡轮增压器[N];中国汽车报;2000年
5 洪金;ABB瞄准中国创建节约型社会商机[N];中国企业报;2005年
6 赵三明;霍尼韦尔盖瑞特涡轮增压器亮相内燃机展[N];中国工业报;2006年
7 河北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 童红欣;如何安装涡轮增压器[N];河北科技报;2009年
8 王磊;日本开发出涡轮增压器发电系统[N];中国船舶报;2009年
9 记者 唐海强;天雁公司 主打“低碳”牌[N];衡阳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刘颖;曼世界级制造中心落户常州[N];中国船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应广驰;涡轮增压器的基础激励辨识和转子动力[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应广驰;涡轮增压器的基础激励辨识和转子动力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玮;增压直喷汽油机气系统特性和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莉莉;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3 卢隆辉;车用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转子逆向设计及流场CFD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和法贵;涡轮增压器噪声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李玲娇;涡轮增压器热铸成型关键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6 陈长友;汽油机与涡轮增压器匹配及其增压压力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王龙凯;涡轮增压器转子—浮环轴承系统不平衡振动特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8 谢永强;空气动压润滑无油涡轮增压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9 张捷;多载荷作用下涡轮增压器涡轮的性能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10 涂正芳;基于沸腾传热影响的涡轮增压器水冷轴承体冷却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9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81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