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局域网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局域网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汽车安全行驶问题已成为当今人们生产活动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车辆行车安全技术状况的不合格是造成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如何严格、标准、规范的对车辆安全性能进行检测是保证车辆车况良好,排除交通事故隐患的最主要手段。为此,本文在对比分析了现有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种可靠、高效的分布式局域网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根据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设计了由一台主控机位与三台检测工位联网组成的分布式局域网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详细叙述了检测系统各部分功能,完成了包括:轴重、制动、侧滑、灯光、声级、烟度、尾气项目的检测。使用AD620芯片设计了模拟信号采集放大电路,使用TLP521-4芯片设计了数字信号I/O电路,设计了硬件电路的稳压电源模块并提出了相关抗干扰措施;检测系统软件模块的设计包括:串口设备的数据传输、基于TCP协议的局域网通讯方案、各工位检测控制软件;使用SQL Server 2005设计了车辆综合检测信息的数据库系统,同时设置了合理的系统车辆调度方案;最后针对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中最重要的制动力数据采集与处理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包括:制动力标定、线性拟合,使用三次B样条插值函数对制动力曲线完成拟合与优化。通过系统实例测试表明本系统能稳定、可靠、高效率的完成检测任务,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符合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项目检测的合格标准。
【关键词】:汽车安全性能 分布式 制动力数据采集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7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其目的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外发展现状11-13
- 1.2.2 国内发展现状13-14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4-16
- 第二章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总体设计16-26
- 2.1 系统的控制方式与体系结构16-19
- 2.1.1 系统的控制方式16-18
- 2.1.2 系统的体系结构18-19
- 2.2 系统功能设计19-22
- 2.2.1 总体功能设计19-20
- 2.2.2 各工位详细设计20-22
- 2.3 系统开发平台选择22-24
- 2.3.1 操作系统选择22
- 2.3.2 系统软件开发工具选择22-23
- 2.3.3 数据库管理软件选择23-24
- 2.4 系统容错方案与安全性设计24-26
- 2.4.1 主控机故障容错24
- 2.4.2 检测工位故障容错24-25
- 2.4.3 基础设备故障容错25-26
- 第三章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26-42
- 3.1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26-28
- 3.1.1 硬件设计方案26-27
- 3.1.2 检测信号种类与性能标准27-28
- 3.2 各工位检测子系统硬件结构设计28-32
- 3.2.1 一工位硬件结构设计与控制28-29
- 3.2.2 二工位硬件结构设计与控制29-30
- 3.2.3 三工位硬件结构设计与控制30-32
- 3.3 模拟量信号处理与AD转换32-37
- 3.3.1 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2-33
- 3.3.2 模拟信号的采集与处理33-35
- 3.3.3 模拟信号的AD转换35-37
- 3.4 数字量信号的输入、输出处理37-40
- 3.4.1 数字量I/O设计37
- 3.4.2 数字量I/O通道中光电隔离技术的应用37-38
- 3.4.3 数字量信号输入输出电路设计38-40
- 3.5 系统电源部分设计40-41
- 3.6 硬件系统抗干扰措施41-42
- 第四章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42-63
- 4.1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42-44
- 4.2 各检测工位软件设计44-54
- 4.2.1 主控机软件设计44-46
- 4.2.2 一工位检测软件设计46-50
- 4.2.3 二工位检测软件设计50-51
- 4.2.4 三工位检测软件设计51-54
- 4.3 系统网络通信技术54-58
- 4.3.1 局域网通讯协议选择55
- 4.3.2 基于VB环境下检测系统网络通信技术实现55-58
- 4.4 检测系统数据库设计58-61
- 4.4.1 数据库系统结构设定58-59
- 4.4.2 VB环境下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59-61
- 4.4.3 检测报表打印61
- 4.5 系统车辆调度61-63
- 第五章 汽车制动力数据拟合与优化63-78
- 5.1 制动力数据采集过程分析63-67
- 5.1.1 制动力数据采集过程63-64
- 5.1.2 制动力采样频率确定64-66
- 5.1.3 制动力数据读取66-67
- 5.2 制动力标定67-71
- 5.2.1 标定方法67-68
- 5.2.2 制动力线性拟合方法68-71
- 5.3 制动力数据拟合与优化71-78
- 5.3.1 零点校正71
- 5.3.2 采样数据滤波71
- 5.3.3 制动力曲线拟合71-73
- 5.3.4 三次B样条插值函数拟合曲线73-75
- 5.3.5 拟合曲线优化75-78
- 第六章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系统测试与评价78-82
- 6.1 系统实例测试78-81
- 6.1.1 一工位检测结果78-79
- 6.1.2 二工位检测结果79-80
- 6.1.3 三工位检测结果80-81
- 6.2 系统检测重复性分析81-82
- 总结与展望82-83
- 参考文献83-8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6-87
- 致谢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hang-Joo Kim;Soo Hyung Park;Sang Kyung Sung;Sung-Nam Jung;;Dynam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vortex filament motion using a novel curve-fitting method[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6年01期
2 王洋;王广成;;影响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制动力标定的几个问题[J];工业计量;2015年S1期
3 万柯;张海燕;;基于单片机和光电开关的通用计数器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年02期
4 刘尚合;刘卫东;;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相关研究进展[J];高电压技术;2014年06期
5 彭金栓;徐磊;邵毅明;;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公路与汽运;2014年01期
6 闫霞;聂桂平;;产品设计中的容错性思考[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7 龚循强;李通;陈西江;;总体最小二乘法在曲线拟合中的应用[J];地矿测绘;2012年03期
8 金涛;马静;王苑超;韩李疆;徐婷;;一种新型分布式汽车多检测线系统体系结构[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对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J];汽车纵横;2012年06期
10 贾生尧;厉志飞;章越海;徐志玲;李雄;李青;;汽车动态称重系统的信号处理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1年10期
,本文编号:822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82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