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车用热交换器翅片几何结构优化的数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15:54

  本文关键词:车用热交换器翅片几何结构优化的数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百叶窗翅片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火积


【摘要】:百叶窗式翅片换热器是一种紧凑式热交换器,因其独特的几何特征获得良好的换热性能,在汽车冷却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可是,在获得良好性能的同时,百叶窗翅片也会产生很大的压降损失,而这将增大风机功率。因此,在百叶窗翅片的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其流动和换热两个方面的性能。本文采用三维仿真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百叶窗式翅片换热器进行了分析与优化,对其结构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优化方向及建议。首先,本文对百叶窗式翅片的开窗角度θ、百叶窗间距L_p、翅片间距F_p、翅片厚度δ、百叶窗转向区长度S_2等结构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其流动换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除了百叶窗转向区长度S_2,其余各结构参数均对流动换热性能有明显影响,各结构参数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为:百叶窗角度θ、百叶窗间距L_p、翅片间距F_p、翅片厚度δ。其次,针对翅片间距F_p、翅片角度θ、百叶窗间距L_p、翅片厚度δ等四个结构参数设计了正交试验设计以获得性能最佳的翅片结构。此外,还研究了翅片间距和百叶窗间距比值(F_p/L_p)对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较小的翅片间距、翅片角度和百叶窗间距的可使翅片换热器的综合性能更好。最后,通过熵最小原理和火积耗散极值原理对不同工况及几何结构参数下的百叶窗翅片换热器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结构的选择与百叶窗翅片换热器的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对于不同空气入口温度,当加热时,采用熵方法适用性更好;冷却时,火积方法的适用性更好。。
【关键词】:百叶窗翅片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火积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4.13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主要符号说明7-8
  • 1 绪论8-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16
  • 1.1.1 平行流式换热器的发展及现状10-12
  • 1.1.2 强化换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2-13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 本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16-18
  • 2 模型与方法18-30
  • 2.1 CFD概述18-19
  • 2.2 百叶窗翅片的物理模型19-23
  • 2.2.1 百叶窗翅片的几何模型19-20
  • 2.2.2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20-22
  • 2.2.3 网格划分22-23
  • 2.3 百叶窗翅片性能参数的计算23-25
  • 2.4 百叶窗翅片模拟的模型验证25-28
  • 2.4.1 网格无关性验证25-26
  • 2.4.2 百叶窗翅片模拟的模型有效性验证26-28
  • 2.5 本章小结28-30
  • 3 翅片结构参数显著性影响分析30-44
  • 3.1 显著性影响分析方法30
  • 3.2 不同结构参数换热器的数值模拟30-40
  • 3.2.1 百叶窗开窗角度 θ 对流动换热的影响30-32
  • 3.2.2 百叶窗间距L_p对流动换热的影响32-35
  • 3.2.3 翅片间距F_p对流动换热的影响35-37
  • 3.2.4 翅片厚度 δ 对流动换热的影响37-39
  • 3.2.5 百叶窗转向区长度S_2对流动换热的影响39-40
  • 3.3 不同结构参数对流动换热的显著性影响分析40-42
  • 3.4 本章小结42-44
  • 4 翅片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44-56
  • 4.1 正交实验设计44-46
  • 4.2 优化翅片的流动换热特性46-50
  • 4.3 入口风速对翅片最优化结构的影响50-51
  • 4.4 翅片间距和百叶窗间距比值(F_P/L_P)的影响51-54
  • 4.5 本章小结54-56
  • 5 基于熵与火积方法的翅片结构优化56-74
  • 5.1 熵与火积的基本介绍56-57
  • 5.2 百叶窗翅片换热器换热过程的熵与火积57-59
  • 5.2.1 百叶窗翅片换热器的熵产推导58-59
  • 5.2.2 百叶窗翅片换热器的火积耗散推导59
  • 5.3 运行工况对熵产率与火积耗散率的影响59-63
  • 5.3.1 温度对熵产率与火积耗散率的影响59-61
  • 5.3.2 速度对熵产率与火积耗散率的影响61-63
  • 5.3.3 翅片结构对熵产率与火积耗散率的影响63
  • 5.4 结构参数优化后对比分析63-73
  • 5.4.1 不同空气入口温度下的最佳翅片结构参数64-66
  • 5.4.2 不同壁面温度下的最佳翅片结构参数66-69
  • 5.4.3 不同风速下的最佳翅片结构参数69-73
  • 5.5 本章小结73-74
  • 6 结论及展望74-76
  • 6.1 研究工作总结74-75
  • 6.2 展望75-76
  • 致谢76-78
  • 参考文献78-82
  • 附录82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2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连勋,朱兴伟,王海玉;翅片管生产工艺及设备简介[J];钢管;1995年02期

2 苏华,王厚华,李惠风;穿孔翅片管的实验研究及翅片效率分析[J];制冷;2000年03期

3 欧阳新萍,张生,周文铸,丁一鸣;全自动翅片管单管传热性能试验系统的研制[J];动力工程;2001年01期

4 王必武,杨子谦,施广森;高效节能翅片管的加工、应用及发展趋势[J];水利电力机械;2002年01期

5 何法江,曹伟武;高齿段齿形翅片的翅片效率的理论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张永军,李言,袁启龙,朱江新,王世军;翅片管换热过程的数值模拟[J];机械强度;2004年04期

7 刘小康;陆龙生;刘亚俊;汤勇;;多尺度外翅片管性能评价模型[J];现代制造工程;2006年01期

8 冯毅;李毅欣;;环形翅片的分析模拟与优化设计[J];低温与超导;2010年01期

9 刘纪福;于洪伟;;环形翅片效率的简化计算方法[J];节能技术;2011年03期

10 王成刚;郑晓敏;王小雨;谢小恒;喻九阳;;圆弧形组合开缝翅片三维数值模拟[J];化工机械;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子谦;施广森;;高效节能传热翅片管的加工、应用及发展趋势[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孙西辉;马小魁;;翅片管换热器百叶窗翅片角度影响的模拟与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俊云;余毅;方亮;顾克东;;叉流风冷翅片管冷凝器仿真与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谭宏博;厉彦忠;脱瀚斐;田宝聪;周满;;利用内翅片管冰蓄冷装置回收液化天然气冷量的实验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庄大伟;丁国良;胡海涛;;竖直翅片表面冷凝水滴运动过程的数值模拟[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刘爱萍;井汇;陆煜;;螺旋翅片管传热的数值研究[A];山东省第五届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梁祥飞;邢淑敏;庄嵘;郑波;;扁平铜管翅片管冷凝器性能实验[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崔帅;吴学红;苟秋平;吕彦力;朱兴旺;;球突翅片的传热与流动特性及等效热阻数值分析[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莹;高飞;高冈大造;徐林哠;李维仲;左建国;;翅片管式换热器空气侧性能的数值模拟[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邢淑敏;梁祥飞;刘中杰;庄嵘;;非对称翅片管式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靖 韩静涛 张琳;整体型钢质高螺旋翅片管轧制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2 ;钢铝冷轧翅片管散热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3 记者 黄苗荣;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无缝高翅片管研制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4 胡必俊 实习记者 张言;钢质翅片管对流散热器[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5 岳振廷;外翅片强化传热铜管生产线在金龙投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丽华;锯齿型错列翅片冷却器的传热、阻力及工艺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浦晖;翅片管蒸发器空气侧长效传热与压降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袁启龙;切削—挤压复合成形技术及其实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鹏飞;圆形开孔翅片管式换热器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聚峰;水箱翅片成型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3 刘一夫;冷库用翅片蒸发器流程优化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6年

4 葛玮;车用热交换器翅片几何结构优化的数值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朱雨峰;翅片管换热器管束振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赵鹏;竖直星形翅片管霜层生长及传热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宋国岩;翅片管自动生产设备的研究与开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8 敬文娟;矩形翅片和开缝翅片自然对流换热模拟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林勐;翅片管与表面润湿性协同影响下的冷凝现象[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战;空调用错列翅片换热器表面传热与流动阻力特性的数值研究[D];江苏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25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825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7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