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纯电动汽车用电机—变速器集成驱动系统自动换挡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15:31

  本文关键词:纯电动汽车用电机—变速器集成驱动系统自动换挡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纯电动汽车 集成驱动系统 自动换挡 换挡品质 协调控制


【摘要】:近年来,随着纯电动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的大规模推广,人们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纯电动汽车技术开始朝着高效集成化方向发展。电机-变速器集成驱动系统作为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最佳构型,已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在电机-变速器集成驱动系统自动换挡过程中,对驱动电机的控制要求较高,特别是在自动换挡控制方面,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比较全面、成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本文以集成驱动系统的自动换挡控制为研究目标,旨在制定一种合理而完善的自动换挡协调控制策略,以提高其换挡性能。首先,对不同构型的纯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电机-变速器集成驱动系统为当前最佳构型;通过分析集成驱动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根据纯电动汽车的工作性能和整车参数,选择了永磁同步电机与电控电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搭配组成集成驱动系统,并对驱动电机和变速器的参数进行了匹配研究。然后,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出特性,采用传统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制定方法,制定了兼顾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综合性换挡规律;基于无离合器AMT自动换挡可行性的分析,以提高换挡性能为目标,将集成驱动系统的自动换挡过程分为卸载摘挡、同步挂挡和加载行驶三个阶段,并分别对各阶段的换挡时间、换挡冲击度、滑磨功等换挡品质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分析摘挡前后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集成驱动系统的扭转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制定了以永磁同步电机转速、转矩矢量控制为基础的自动换挡协调控制策略。最后,根据集成驱动系统中协调控制器的功能需求,对协调控制器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进行了设计;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电机-变速器集成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设计的特定工况下进行了自动换挡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制定的自动换挡协调控制策略正确可靠,并提高了AMT的换挡品质。同时,在检测协调控制器功能、驱动电机可控性以及换挡执行机构工作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机-变速器集成驱动系统自动换挡的台架试验,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集成驱动系统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实现了集成驱动系统的自动换挡功能。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 集成驱动系统 自动换挡 换挡品质 协调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9.72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6
  • 第一章 绪论16-23
  • 1.1 课题研究背景16-18
  • 1.2 电驱动系统发展现状分析18-21
  • 1.2.1 电驱动系统的构型分类18-19
  • 1.2.2 集成驱动系统研究现状分析19-21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1-22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22-23
  • 第二章 集成驱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参数匹配23-34
  • 2.1 集成驱动系统的结构设计23-27
  • 2.1.1 驱动电机选型23-25
  • 2.1.2 自动变速器选型25-26
  • 2.1.3 集成驱动系统总体结构方案26-27
  • 2.2 集成驱动系统的参数匹配27-33
  • 2.2.1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27-31
  • 2.2.2 自动变速器参数匹配31-33
  • 2.2.3 集成驱动系统参数总结33
  • 2.3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集成驱动系统自动换挡控制研究34-53
  • 3.1 换挡规律的制定34-37
  • 3.1.1 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制定35-36
  • 3.1.2 最佳经济性换挡规律制定36-37
  • 3.1.3 综合性换挡规律37
  • 3.2 自动换挡过程分析37-41
  • 3.2.1 自动换挡可行性分析37-38
  • 3.2.2 换挡品质分析38-41
  • 3.3 自动换挡扭转振动分析41-45
  • 3.3.1 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41-44
  • 3.3.2 扭转振动特性分析44-45
  • 3.4 自动换挡协调控制策略研究45-52
  • 3.4.1 动电机控制方法选择45-48
  • 3.4.2 自动换挡协调控制策略制定48-52
  • 3.5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集成驱动系统协调控制器设计53-65
  • 4.1 协调控制器功能需求分析53-54
  • 4.2 协调控制器硬件系统设计54-59
  • 4.2.1 主控芯片选型54
  • 4.2.2 最小系统设计54-56
  • 4.2.3 外围功能模块设计56-59
  • 4.3 协调控制器软件系统设计59-64
  • 4.3.1 底层硬件驱动程序设计60-62
  • 4.3.2 上层决策控制程序设计62-64
  • 4.4 本章小结64-65
  • 第五章 集成驱动系统自动换挡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65-78
  • 5.1 集成驱动系统自动换挡仿真分析65-73
  • 5.1.1 仿真模型建立65-69
  • 5.1.2 自动换挡仿真分析69-73
  • 5.2 集成驱动系统自动换挡台架试验73-77
  • 5.2.1 集成驱动系统试验台架搭建73-75
  • 5.2.2 自动换挡台架试验75-77
  • 5.3 本章小结77-78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78-80
  • 6.1 全文总结78
  • 6.2 本文创新点78-79
  • 6.3 展望79-80
  • 参考文献80-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金;林立;马义来;苏小祥;;基于自动换挡调压原理的钻机盘刹控制技术[J];机床与液压;2013年14期

2 吴正权;;摩托车自动换挡新技术的结构原理及维护(一)[J];摩托车;2006年07期

3 付建勋;张宝霞;;基于PLC的自动换挡控制系统的设计[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冯能莲,李克强,连小珉,郑慕侨,马彪;液力机械传动车辆自动换挡控制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04年01期

5 吴正权;;摩托车自动换挡新技术的结构原理及维护(二)[J];摩托车;2006年08期

6 李平康;金涛涛;李蓓;;基于模糊规则递推的车辆自动换挡策略仿真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张志义,赵丁选,陈宁;工程车辆模糊自动换挡策略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10期

8 李旺,陈慧岩,陶刚;带高低挡副箱的机械变速器的电控自动换挡机构[J];液压与气动;2005年04期

9 陈龙安;李安虎;刘钊;张葆华;;7500t浮吊起升机构自动换挡装置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10期

10 田全忠,葛志伟,杨桂香,史金钟;GYC-200型工程运输车辆自动换挡液压系统[J];液压与气动;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国彪;铰接式矿用自卸汽车[N];中国矿业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宗其;重型叉车自动换挡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汤波;纯电动汽车用电机—变速器集成驱动系统自动换挡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明五一;液力变矩变速器自动换档控制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智国平;基于动力传动系统联合控制的装载机自动换挡系统开发[D];吉林大学;2004年

4 毕志伟;客车半自动换挡控制策略及CAN总线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先;汽车电子自动换挡器疲劳耐久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张秀华;装载机传动系统特性分析及自动换挡模糊控制仿真[D];贵州大学;2009年

7 刘俊平;井下铲运机自动换挡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25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825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7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