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载叶形液力缓速器叶栅系统参数优化
本文关键词:背载叶形液力缓速器叶栅系统参数优化
【摘要】:液力缓速器主要由工作腔、散热系统、进气系统以及电子控制等装置组成,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力制动将车辆动能转化为工作腔中油液热能,具有车辆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制动转矩大、提高车辆长时间连续制动时的安全性、延长行车制动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制动舒适性和环保性能的特点,目前在现代车辆制动系统得到广泛运用。国内对液力缓速器内部流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缺少提高制动效率和降低泵气损失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提出液力缓速器曲形叶片设计的方法,针对制动效率和泵气损失问题,基于叶栅系统造型设计及优化方法展开研究,建立了灵活性高、适应性好的集成式设计体系,对提高液力缓速器的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实现提高制动力矩和降低泵气损失的目的。本篇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下列几点:(1)基于液力缓速器叶片形状的几何特点,建立液力缓速器循环圆设计模型,结合直叶形流道损失分析、相似理论、束流理论、控制流理论和背载叶形理论,提出了液力缓速器采用弯曲背载叶形的设计方法;(2)针对曲形背载叶片叶栅系统设计,利用贝塞尔曲线进行液力缓速器叶片背面曲线的构造,并且分为升段和降段的两条三次贝塞尔曲线进行构造,而腹面曲线则采用几何建模的方式,提高叶片整体的优化程度,建立液力缓速器叶栅系统参数化设计模型;(3)构建了几何建模、网格划分、三维流场计算于一体以CFD内流场分析为核心的叶栅系统优化设计体系,基于三维流场仿真技术,以叶形包角与圆弧半径为设计变量作为优化参数,实现液力缓速器叶栅设计从一维束流理论到三维流动设计的进化转变,选用多岛遗传算法在近似曲面上寻取最优解,最终得到最优解;(4)利用叶栅系统优化设计体系,结合内流场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背载叶片优化设计,对比优化前后液力缓速器循环流动能量和制动特性,优化方案对不同转速的制动转矩系数和制动转矩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内流损失得到明显改善,制动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液力缓速器 背载叶型 流场分析 参数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液力缓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9-11
- 1.1.1 国外液力缓速器研究现状9-10
- 1.1.2 国内液力缓速器研究现状10
- 1.1.3 液力缓速器的发展前景10-11
- 1.2 液力缓速器概述11-16
- 1.2.1 液力缓速器的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11-12
- 1.2.2 液力缓速器类型12-14
- 1.2.3 液力缓速器的优缺点14-16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6-17
- 第二章 液力缓速器叶栅系统设计17-23
- 2.1 液力缓速器设计流程17-18
- 2.2 基于CFD的叶栅优化设计方法18-20
- 2.3 设计系统基本组成20-21
- 2.4 本章小结21-23
- 第三章 叶栅系统参数化设计23-51
- 3.1 系统参数化设计的基本方法23-29
- 3.1.1 束流设计理论24-28
- 3.1.2 循环圆设计方法28-29
- 3.2 叶片参数化三维建模29-34
- 3.2.1 直叶型流道损失分析30-31
- 3.2.2 贝赛尔曲线建模31-32
- 3.2.3 叶片三维建模32-34
- 3.3 叶片参数化设计与建模34-47
- 3.3.1 控制流叶型设计35-37
- 3.3.2 背载叶形设计37-39
- 3.3.3 叶片背面曲线建模39-45
- 3.3.4 叶片腹面曲线建模45-47
- 3.4 模型可信度分析47-49
- 3.5 本章小结49-51
- 第四章 基于CFD的叶栅系统参数优化设计51-63
- 4.1 背载叶片液力缓速器三维模型51-53
- 4.2 基于CFD的特性预测方法53-58
- 4.2.1 网格划分53-54
- 4.2.2 网格独立性分析54-56
- 4.2.3 全流道瞬态流场计算56-58
- 4.3 参数优化设计58-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液力缓速器结构参数优化及分析63-69
- 5.1 液力缓速器结构参数的评价63-64
- 5.2 内流场参数优化结果对比分析64-65
- 5.2.1 循环流动速度优化分析64
- 5.2.2 循环流动湍流优化分析64-65
- 5.3 基于传统方案与优化方案的液力缓速器性能对比65-67
- 5.3.1 制动转矩对比分析65-66
- 5.3.2 制动转矩系数的对比分析66-67
- 5.4 本章小结67-6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6.1 全文总结69-70
- 6.2 展望70-71
- 致谢71-73
- 参考文献73-77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修义;商用汽车液力缓速器[J];重型汽车;2002年04期
2 范守林;福伊特液力缓速器(上)[J];商用汽车;2004年08期
3 范守林;福伊特液力缓速器(下)[J];商用汽车;2004年09期
4 周擎阳;;液力缓速器在斯堪尼亚商用车的应用[J];汽车与配件;2006年26期
5 路智军;;福伊特液力缓速器——安全行车的守护神[J];驾驶园;2008年07期
6 严军;何仁;鲁明;;液力缓速器变叶片数的三维数值模拟[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贾云海;张文明;杨珏;董翠燕;高全峰;宋飞;;液力缓速器制动过程动态仿真研究[J];汽车技术;2009年07期
8 刘凯;鲁明;严军;赵永胜;李志春;陈友广;;基于逆向工程和流场分析的液力缓速器叶轮设计[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9年04期
9 叶炜晨;甄姗姗;;液力缓速器在城市客车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车辆;2009年09期
10 吴超;徐鸣;李慧渊;郭刘洋;;车辆液力缓速器的特点分析及发展趋势[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彩霞;张建莉;何效平;;液力缓速器制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沈文浩;李长友;张森文;龙志军;程红胜;;汽车液力缓速制动器的研究现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通讯员 刘跃峰 记者 沈谦;法士特液力缓速器填补国内空白[N];陕西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吴凡;国产液力缓速器问世[N];机电商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黄应红;福伊特:瞄准中国重卡市场 Voith Aimed at Chinese Heavy Truck Market[N];机电商报;2009年
4 法宣;李大开代表:将液力缓速器、AT/CVT变速器列入鼓励类项目[N];中国工业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玉玺;液力缓速器电控系统及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李雪松;基于非稳态流场分析的车用液力缓速器参数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袁哲;重型车液力缓速器热流耦合与散热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严军;车用液力缓速器设计理论和控制方法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汽车液力缓速器开发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杨涛;液力缓速器流场仿真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陆中华;重型汽车电控液力缓速器整车制动性能仿真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陈波;电控液力缓速器性能试验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涛;车用电控液力缓速器现代设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铁;车用电控液力缓速器三维流场分析的仿真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龙一兵;发动机与液力缓速器热交换系统的传热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尹利云;基于内流场数值计算的液力缓速器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邱晨曦;液力缓速器流场仿真及热负荷计算[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宋建军;重型载重汽车液力缓速器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38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83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