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to Trom的EPS试验台架的设计与验证
本文关键词:基于Moto Trom的EPS试验台架的设计与验证
更多相关文章: EPS Moto Tron 控制器 试验台架
【摘要】: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以"节能、安全、环保"的优点得到大规模使用。在EPS设计开发中,我国在控制算法和仿真试验中取得一系列成果,但是在EPS性能测试等台架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在EPS开发中利用台架可以提高研发的进度、节省研发时间和成本,有利于产品的快速推广。台架试验在产品测试和验证中具有综合性能好、无破坏性、可重复、安全、经济、可控、不受气候条件和场地空间限制等优点。本文主要基于MotoTron平台对EPS试验台架进行研究和设计。首先,对EPS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七自由度整车和Dugoff轮胎模型,并对汽车转向阻力矩进行分析,获得EPS动力学特性。然后,对直线型助力特性曲线进行设计,研究EPS基本助力PID控制和回正PID控制,并对控制参数进行整定,完成控制策略的设计。联合转向系统模型、汽车模型、轮胎模型和控制器进行仿真,在转向轻便性和回正性仿真试验中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接着,利用MotoTron平台的快速原型开发软件MotoHawk对EPS控制器进行设计。在ECU选型、通信链路搭建和定义传感器、执行器等外围电路的管脚定义之后,完成开发环境和底层系统进行设置。利用MotoHawk中的模块完成控制策略的移植,在程序无误后,利用Greenhill编译和MotoTune对ECU进行程序刷写,完成EPS的ECU的快速原型开发。最后,设计EPS试验台架和进行验证性试验。在台架关键零部件选型后,利用MotoTune进行标定试验,获得输出特性曲线。运用PWM技术、H桥实现了对助力电机的驱动控制。利用EPS动力学特性计算转向阻力矩,采用伺服电机输出转向阻力矩,完成EPS转向阻力矩加载机构的搭建。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台架验证性测试,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台架功能满足需求,所设计的EPS控制器控制效果理想。
【关键词】:EPS Moto Tron 控制器 试验台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7.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汽车转向系统简介11-13
- 1.2 EPS试验台架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5-16
- 1.4 研究内容16-17
- 1.5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EPS的组成和及整车仿真模型的建立18-33
- 2.1 EPS组成18-19
- 2.2 EPS关键零部件19-20
- 2.2.1 转矩传感器19
- 2.2.2 车速传感器19
- 2.2.3 助力电机19-20
- 2.2.4 电磁离合器20
- 2.2.5 减速机构20
- 2.2.6 电控单元20
- 2.3 EPS数学模型的建立20-23
- 2.3.1 转向系统模型20-22
- 2.3.2 助力电动机模型22-23
- 2.4 七自由度整车模型23-28
- 2.5 非线性Dugoff轮胎模型28-30
- 2.6 转向阻力分析30-32
- 2.6.1 原地或低速行驶转向阻力矩分析30-31
- 2.6.2 行驶转向阻力矩分析31-32
- 2.7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EPS助力特性及控制策略设计33-48
- 3.1 EPS的控制目标33-34
- 3.2 EPS系统基本控制类型34-35
- 3.3 EPS助力特性设计35-41
- 3.3.1 助力特性分析35-37
- 3.3.2 直线型助力特性曲线的设计37-41
- 3.4 EPS控制策略的设计41-45
- 3.4.1 助力控制策略41-43
- 3.4.2 回正控制策略43-45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45-47
- 3.5.1 转向轻便性仿真试验45-46
- 3.5.2 回正仿真试验46-47
- 3.6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基于Moto Tron的EPS控制器的设计48-58
- 4.1 Moto Tron简介48
- 4.2 硬件选型及管脚定义48-50
- 4.2.1 ECU选型48-49
- 4.2.2 通信链路的设计49-50
- 4.2.3 管脚定义50
- 4.3 开发环境和底层系统设置50-53
- 4.4 控制程序设计53-56
- 4.4.1 硬件驱动程序设计53-54
- 4.4.2 主程序的设计54-55
- 4.4.3 控制算法的实现55-56
- 4.5 编译及标定56-57
- 4.6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EPS试验台架设计与验证58-74
- 5.1 EPS台架功能分析58
- 5.2 EPS台架设计58-59
- 5.3 机械转向系统搭建59-60
- 5.4 传感器选型及标定60-64
- 5.4.1 转角传感器60-61
- 5.4.2 转矩传感器61-63
- 5.4.3 电流传感器63-64
- 5.5 助力电机系统设计64-67
- 5.6 转向阻力加载系统设计67-70
- 5.6.1 阻力矩加载方式67
- 5.6.2 转向阻力加载机构零件选型67-69
- 5.6.3 试验台架连接69-70
- 5.7 台架验证与分析70-72
- 5.8 本章小结72-7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4-76
- 6.1 全文总结74
- 6.2 研究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0
- 致谢80-81
- 附录A 符号含义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艳玲;李鹏帅;;基于Isight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优化[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年05期
2 刘培培;程源;罗威;邓英富;王宗伟;;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助力特性[J];汽车工程师;2015年10期
3 张金柱;张洪田;孙远涛;;电动汽车稳定性的横摆力矩控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2年06期
4 ;Control strategy of a novel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integrated with active front steering function[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1年06期
5 谢鹏;顾力强;;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研究[J];传动技术;2011年01期
6 赵林峰;陈无畏;秦炜华;杨军;;低附着路面条件的EPS控制策略[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7 赵万忠;施国标;林逸;孙培坤;刘顺;;电动客车电动助力转向回正控制策略[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赵斌良;冷宏祥;徐玮;;基于D2P MotoHawk的混合动力系统网关设计[J];上海汽车;2010年05期
9 晋兵营;宁广庆;施国标;;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发展综述[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0年01期
10 赵林峰;陈无畏;刘罡;;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全工况建模及试验验证[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10期
,本文编号:843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84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