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员舱内颗粒污染物的运动与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乘员舱内颗粒污染物的运动与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汽车乘员舱 热舒适性 颗粒污染物 分区控制技术 优化
【摘要】:车内空气品质的好坏,不仅与驾乘人员的身心健康密不可分,并且直接影响了行车安全。而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逐渐成为日常出行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人们每天使用汽车的时间也不断增加。因此,分析影响车内空气品质的因素,研究相关污染物的运动与分布规律,寻找出可行的改善措施,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纯净的车内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以某款汽车的乘员舱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乘员舱内空气品质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即颗粒污染物,利用数值研究方法对其在乘员舱舒适送风工况下的运动与分布规律做了初步研究。之后,对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首先,通过建立的流动与传热数值计算模型,对乘员舱内车载空调不同送风模式及不同风力下的各种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乘员舱内的气流组织形式、风速分布、温度分布及湿度分布。之后,使用PMV-PPD评价体系对乘员舱内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并通过UDF编程计算了不同工况下乘员舱全区域及驾驶区域内舒适空间所占的比例。然后,在获得的乘员舱舒适送风工况的基础上,选取乘员舱内部的内源性颗粒污染物和外源性颗粒污染物的典型代表,即烟雾颗粒和尾气颗粒,分别对这两种源头颗粒污染物在乘员舱内的运动与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送风温度、速度、方向等送风参数对烟雾颗粒运动与分布的影响,并使用污染物年龄和污染物驻留时间这两个指标研究了乘员舱对尾气颗粒的去除能力。最后,基于车载空调分区控制技术,进行了同时调控乘员舱内特定区域热舒适性及空气质量的初步研究,完成了驾驶区域舒适比例和污染物年龄的两目标优化,获取了该场景下最适宜的送风参数,为车载分区空调的设计拓宽了思路。
【关键词】:汽车乘员舱 热舒适性 颗粒污染物 分区控制技术 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3
- 1.2 乘员舱内污染物研究概述13-15
- 1.3 乘员舱空气污染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5-17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7-19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9-20
- 1.5 本章小结20-21
- 第2章 汽车乘员舱内流场及颗粒物运动数值计算理论21-35
- 2.1 湍流计算理论21-26
- 2.1.1 湍流流动概述21-22
- 2.1.2 Navier-Stokes方程22-24
- 2.1.3 湍流流动数值模拟24-25
- 2.1.4 基于雷诺时均方法的湍流模型25-26
- 2.2 颗粒物运动理论26-28
- 2.3 CFD数值计算方法28-31
- 2.3.1 离散原理28
- 2.3.2 离散格式28-31
- 2.4 CFD数值求解器31-32
- 2.5 仿真计算流程32-33
- 2.6 本章小结33-35
- 第3章 乘员舱数值建模及热舒适性分析35-58
- 3.1 物理模型及划分网格35-40
- 3.1.1 物理模型及简化35-37
- 3.1.2 划分网格37-38
- 3.1.3 网格独立性验证38-40
- 3.2 数值模型设定及处理40-44
- 3.2.1 计算模型40-42
- 3.2.2 边界条件处理42-44
- 3.2.3 求解器设定及计算44
- 3.3 乘员舱内部热环境分析44-51
- 3.3.1 乘员舱内热舒适性调节工况44-45
- 3.3.2 乘员舱内气流组织形态45-46
- 3.3.3 乘员舱内风速分布46-48
- 3.3.4 乘员舱内温度分布48-50
- 3.3.5 乘员舱内湿度分布50-51
- 3.4 乘员舱内热舒适性评价51-56
- 3.4.1 热舒适性评价指标51-52
- 3.4.2 乘员舱内热舒适性评价52-56
- 3.5 本章小结56-58
- 第4章 内源性颗粒污染物运动与分布分析58-74
- 4.1 颗粒污染物数值计算模型58-61
- 4.1.1 烟雾颗粒概述及生成58-59
- 4.1.2 颗粒运动边界条件59-61
- 4.2 舒适环境中烟雾颗粒运动与分布61-67
- 4.2.1 烟雾颗粒运动状况分析61-63
- 4.2.2 驾驶员呼吸区域污染物变化分析63-65
- 4.2.3 乘员舱内烟雾颗粒悬浮分析65-67
- 4.3 不同送风参数对颗粒污染物运动与分布的影响67-72
- 4.3.1 送风温度的影响67-68
- 4.3.2 送风速度的影响68-69
- 4.3.3 送风方向的影响69-71
- 4.3.4 送风湿度的影响71-72
- 4.4 本章小结72-74
- 第5章 外源性颗粒污染物运动与分布分析及优化74-91
- 5.1 尾气颗粒概述及生成74-76
- 5.2 舒适环境中尾气颗粒运动与分布76-82
- 5.2.1 尾气颗粒运动状况分析76-78
- 5.2.2 驾驶员呼吸区域污染物变化分析78-80
- 5.2.3 乘员舱内尾气颗粒悬浮分析80-82
- 5.3 乘员舱内尾气颗粒年龄分析82-85
- 5.3.1 污染物年龄定义及数值计算方法82-83
- 5.3.2 计算结果及分析83-85
- 5.4 考虑热舒适性及污染物年龄的送风参数优化85-89
- 5.4.1 优化设计流程85-86
- 5.4.2 试验设计及代理模型建立86-88
- 5.4.3 优化及结果分析88-89
- 5.5 本章小结89-91
- 结论与展望91-94
- 参考文献94-98
- 致谢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兴娟;杨春信;袁修干;;大飞机乘员舱热载荷的工程估算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2 毛婷;宋保银;王忠伟;;沸石5A分子筛吸附乘员舱CO_2性能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9年04期
3 李铁柱;李光耀;顾纪超;董立强;;汽车乘员舱安全性与舒适性多学科设计优化[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4 周前祥,王春慧,曲战胜;人在虚拟载人航天器虚拟乘员舱内环境中作业特性的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1期
5 李夔宁;李进;郭军峰;刘彬;;怠速工况下轿车乘员舱热负荷研究[J];制冷学报;2012年04期
6 余秉良,,魏永嘉;乘员舱非金属材料脱气物的GC/MS分析及评价[J];质谱学报;1995年02期
7 金恂叔;俄罗斯加紧快船号飞船的研制[J];国际太空;2005年06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国林;;乘员舱异常减压的医学问题和防护措施[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倪冬香;范秦寅;Takao Itami;;考虑了人体新陈代谢的乘员舱舒适性分析[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国林;;乘员舱内气体环境与航天员工效及安全性的关系[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红蕾;某重型车乘员舱热环境优化[D];吉林大学;2016年
2 庄晨;乘员舱内颗粒污染物的运动与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 薛铁龙;某轿车乘员舱内环境舒适性评价与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4 王栋良;基于热平衡模型的汽车乘员舱内温度场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98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89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