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车误用工况的发动机悬置支架结构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整车误用工况的发动机悬置支架结构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发动机悬置支架 车辆动力学 有限元分析 拓扑优化
【摘要】:某款乘用车在开发过程中,发动机悬置支架在整车误用试验工况下发生断裂。通过对断口进行宏观分析,初步判断悬置支架系因误用工况下承受载荷过大而发生快速断裂。本文中通过建立整车车辆动力学模型,以模拟误用试验工况,获取悬置支架的载荷并进行结构强度校核。分析结果显示该工况下,悬置支架强度不满足要求且分析结构危险位置同试验实际发生断裂位置一致。最后,基于该误用工况和悬置强度校核常用的28种工况对悬置支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制作优化设计方案样件经过搭载实车试验没有发生断裂。本文的研究,为发动机悬置支架的强度性能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作者单位】: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关键词】: 发动机悬置支架 车辆动力学 有限元分析 拓扑优化
【分类号】:U464.13
【正文快照】: 前言动力总成是汽车的主要振源之一,悬置系统作为连接动力总成和车架之间的重要零件,除了要在各个工况下支撑动力总成,还需要良好的隔振性能。悬置系统一般包括橡胶衬套和金属支架,金属支架起支撑动力总成并传递振动的作用,而橡胶衬套主要起隔振作用[1]。金属支架对振动的传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含超;华文林;;中置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试验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陈连云;王国林;;微型三轮车悬浮式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设计[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9年02期
3 上官文斌,蒋学锋;发动机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J];汽车工程;1992年02期
4 童树波;黄章法;丁华;;汽车动力装置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J];轻型汽车技术;2002年04期
5 沈彤,潘双夏,杨礼康;汽车发动机液压悬置研究方法探讨[J];汽车技术;2004年04期
6 谢小虎;;天龙系列商用车发动机悬置故障及应对措施[J];汽车科技;2007年03期
7 吴红;钱道新;;发动机右悬置支架的优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5期
8 吴红;;车用悬置系统的仿真分析[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9 黄信;柏世川;章竹一;;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10 陈树勋;吴松;尹国保;李志强;;发动机悬置系统模态分析与优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段胜杰;付嘉鹏;韩志永;;某微车悬置系统隔振优化[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陈世嵬;蹇开林;李锐;陈伟民;廖昌荣;;车用发动机磁流变悬置的刚度优化[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3 李征;纪金亮;杨河洲;;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优化设计[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邓召学;郑玲;李以农;张自伟;;发动机磁流变半主动悬置变论域模糊控制的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龙银;李强;;基于受迫振动理论酌发动机悬置NVH性能仿真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振动与噪声高技术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侯锁军;史文库;王少华;李海生;;磁流变发动机悬置动特性分析及最优控制算法[A];第六届全国电磁流变液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程序册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申超;孟甲凡;于丽娜;高明明;;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悬置设计[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召学;汽车动力总成磁流变悬置优化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章新杰;磁流变挤压悬置动态特性研究及其在汽车中的仿真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3 梁天也;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悬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姜波;电流变液半主动发动机悬置隔振性能与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时培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分析与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闵海涛;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特性仿真与主动控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张云侠;液阻悬置动态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敏;发动机悬置系统解耦与新型半主动液压悬置设计的关键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李堑;汽车发动机液阻悬置动态特性与参数辨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李志强;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响应分析与隔振率优化[D];广西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良渭;二缸发动机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潘德阔;发动机悬置隔振性能优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邹波;重型卡车驾驶室悬置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4 潘德君;汽车运转状态下发动机悬置减振性能测试与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丁世稳;发动机主动悬置的控制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郑立辉;发动机悬置系统动力学计算与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7 王雪婧;磁流变半主动发动机悬置隔振性能与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艳国;轻型车驾驶室液压悬置的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芳;汽车发动机液压悬置建模和优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陈苏;电磁液压悬置设计及性能仿真[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76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976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