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瑾:人工智能科学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中的观念起源
本文关键词:人工智能科学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中的观念起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徐英瑾:人工智能科学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中的观念起源的相关文章
徐英瑾:人工智能科学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中的观念起源
【专题名称】科学技术哲学 【专 题 号】B2 【复印期号】2011年05期 【原文出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沪)2011年1期第78~90页 【英文标题】The Prototypes of the Very Ide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17th and 18th 更多...
十八世纪的自然与文化
一、莫罗教授和他对园林的理解:在对中国和西方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地提到欧洲的精神历史,这是欧洲值得骄傲的,讲的自然,总脱不了园林艺术,,欧洲的精神历史在园林艺术上的表现是不屈服于自然,有两种自然,一种是地球,也就是我们生存的自然;另一种是超直匠自然,通常解释是天,人是不能参与其中,犹太基督教加入了原罪,上帝把人 更多...
李宏图:现代性的形成和扩展——十七十八世纪的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
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尽管各国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各有不同,其进步的动力也各有差异,但现代性的形成当是其共同或普遍的趋势,也是衡量与判定现代化的核心标准。本文将以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为个案,探讨现代性如何在西欧最早形成,以及这种现代性又如何在进行扩展。也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现代性的形成与扩展,以及亚、非、拉诸国对 更多...
盛嘉:马克思与十八世纪的美国革命作者
政治历史学者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在撰写《论革命》(On Revolution)一书时曾注意到一个现象:尽管十八世纪的美国革命发生的时间与法国革命极为相近,两场革命之间又有着诸多的联系,但美国革命对欧洲革命者思想的影响却极为有限。对此,她感慨地写道:“无论是(美国)这一革命的精神 更多...
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
明清以来,中国对于自身的认识一如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就好像万花筒一样呈现出纷繁杂乱的景象,而且变幻无常,但是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将这两种认识的演变过程稍加梳理,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两者不仅像费正清所说的那样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①,其变化趋势亦居然惊人地一致。在经过五六百年的时间之旅后,双方几乎都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十 更多...
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
先说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是陌生的话题,但它的发展历史大家不会太清楚。今天的目的就 是使大家对人工智能轮廊认识。一般来说,大家公认56年。之前,做了很多铺垫。能做复杂 的计算机是聪明的表现,当时的计算机可以做研究基础,理论的系统论控制论,这些都为人 工智能的研究打下了基矗56年,十个人两个月的讨论班。人们提出了人工智能的 更多...
叶晓锜:概念论15:人类智能和机器人
制造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是人类的向往和追求。这样的向往和追求,不仅关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关乎人类未来命运的改变。人类能不能依照自身的方式,造就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呢?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一种见解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计算机芯片技术和软件程序的研发,通过数学模块对大脑神经活动的模仿和置换,造就出具有人类智能的机 更多...
性观念辨析
一、性观念的概念性观念亦称性价值观念(sexual values),它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只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难以对它做出概念上的静态表述。“性观念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观念对行为的影响极大,而观念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个体,由于所接受的文化影响的不同,其观念真是千差万别 更多...
冯克利:用观念战胜观念
当初秋风先生发过来《哈耶克传》的译稿时说,他也许是做了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因为埃本斯坦的这本传记,实在算不上思想家传记中的上品。我粗读—遍后,所获感觉大体上跟他一样。它多少有些流水账的性质,而缺少人们期待于传记文学的精彩叙事。但既然这些年来有那么多人倾慕于哈耶克的思想,在尚无一本哈耶克的生平传记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这本传记 更多...
昆廷·斯金纳:观念史中的意涵与理解
一观念史家[1] 的任务应是研究和诠释经典文本。书写这种历史的价值在于:那些涉及道德、政治、宗教以及其他类型思想的经典文本包含着表现为 普遍观念 [2] 的 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智慧 (dateless wisdom)[3]。这样,我们可望直接从研读那些有着持久相关性的 无时间性的成分 中获益匪浅。[4] 这就进一步向我们 更多...
徐英瑾: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问题的诠释史
【作者简介】徐英瑾,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系讲师。【内容提要】在独立于欧洲大陆的现象学运动情况下,维特根斯坦曾经在1929年初重返剑桥大学之际提出了一个他自己的“现象学”版本。那么,他对于“现象学”的界定是什么?他的这种想法是在什么时候并如何形成的?这种思想在其哲学转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的“现象学”与胡塞尔的相关思想 更多...
本文关键词:人工智能科学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哲学中的观念起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0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12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