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新闻生产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2 15:23
科技进步一直是推动生产创新的动力。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它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传媒业致力于将人工智能用以优化新闻生产来应对新的传媒业态。国外媒体早年开始了尝试,如今处在相对成熟的阶段。而国内媒体因为技术、政策、资金的助力,所以一直处于探索的前沿。当人工智能介入新闻生产时,会引发一系列的创新。新闻生产方式创新了,人机协同生产将成为新闻生产的未来趋势。新闻生产的主体不再拘泥于人类,机器以及记者、用户分别和机器联合都作为生产主体。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技术、视觉信息处理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是人机协同的技术基础。人机互动生产的内容呈现也可以从信息采集渠道的拓展和新闻叙事方式创新两方面展开论述。在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中从线索搜集,新闻采写,再到编辑修改,从业者全程把控。人工智能替代了记者琐碎、繁重的工作:苦苦搜寻线索、亲临危险的现场、把录音转成文字等等。记者得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富有创造力的报道中去。人工智能带给新闻业的不止是机遇还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形中也为假新闻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算法赖以运行的庞大个人数据的保护也成为问题,数据的泄露和滥用侵害了用户的隐私权。协同过滤机...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1年—2017年中国网民、手机网民规模
硕士学位论文1第1章绪论互联网浪潮滚滚向前,网民的数量剧增。用户不再充当信息的接收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之中。随着用户的崛起,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分流,产品吸引力降低,为了重拾昔日的荣光,媒体借助发展态势迅猛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创新新闻生产。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网民的数量与日俱增。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经将近8亿。而手机网民占比最高,比例高达97.5%,规模达到7亿5265万(见图1.1)。不断扩大的网民规模,也改变着媒介产业的结构。自2011年起,传统媒体的颓势凸显,市场占比被新媒体反超。从2011年起移动互联网所占份额越来越多;到2017年几乎占了市场份额的一半,严重压缩了其他媒体的份额(见图1.2)。面对这样的形势,不少传统媒体借技术、资本、政策的优势一直走在转型的前端。图1.12011年—2017年中国网民、手机网民规模图1.22011年—2017年传媒市场结构目前国家在媒体行业的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转型问题上。2019年年初,中共中
实时播放比赛实况,以便于观众及时了解比赛的进展。通常情况下还需要一个解说员或者主持人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对比赛进行解说,目的是为了确保每一个观众都能看懂比赛。全天候报道也会引发一些问题。首先,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强度太大了。一些新闻要在晚上播放,主持人就必须要连夜报道,不仅如此类似于摄影摄像、编辑等后台工作人员也不能休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天候的电视报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AI主持人的出现让人看到了未来全天候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AI合成主播(见图2.1)。AI主播能够流畅自如的播报新闻,配合生动的肢体语言和一般的人类主播区别不大。AI主播的出现主要是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建模训练让机器也学会人类主播的一举一动,只要在后台输入相应的文本,AI主播就能原原本本地播报出来,相较于人类主播偶尔会犯口误,它这里发生错误的概率非常低。而AI主播则可以不分昼夜地播报新闻,并且保质保量,这也节约了人力成本,工作效率得到飞跃,也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和质量。图2.1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2.2.3新媒体满足受众兴趣的需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媒体。在现有的语境下指移动互联网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凭借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第一,它的使用非常方便。用户可以随时在手机上获取当下发生的热点新闻。第二,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作为一个传播节点,他既作为传者也作为受者,信息是一种裂变式传播。第三,信息量巨大。相较于印刷媒体和电视都有版面和时长的限制,互联网给予新媒体广阔的空间,它没有任何容量的限制,新媒体自由的生产和发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闻产品。即便新媒体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研究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类型及其应用[J]. 洪学银,李亚娟.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9(06)
[2]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 张奇,李文娟. 新闻世界. 2019(05)
[3]VR新闻对新闻传播业态的重塑与反思[J]. 张钊瑜. 新媒体研究. 2019(06)
[4]人工智能时代“中央厨房”式媒介融合路径的追问[J]. 程忠良. 编辑之友. 2019(05)
[5]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分析[J]. 汪海波.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07)
[6]科大讯飞:从语音到AI的前行之路[J]. 淦凌云,卫萌.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9(04)
[7]从“独家新闻”到“标准生产”——人工智能时代新闻生产模式的“价值位移”[J]. 南瑞琴.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8]大数据时代传感器新闻的发展研究[J]. 李林翰. 新媒体研究. 2019(04)
[9]舆论宣传·舆论监督·舆论引导: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发展进路研究[J]. 沈正赋.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9(02)
[10]大数据时代新闻专题节目创新模式的探讨[J]. 于悦夏. 传播力研究. 2019(06)
本文编号:2895518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1年—2017年中国网民、手机网民规模
硕士学位论文1第1章绪论互联网浪潮滚滚向前,网民的数量剧增。用户不再充当信息的接收者,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之中。随着用户的崛起,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分流,产品吸引力降低,为了重拾昔日的荣光,媒体借助发展态势迅猛的人工智能技术来创新新闻生产。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随着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网民的数量与日俱增。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7年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经将近8亿。而手机网民占比最高,比例高达97.5%,规模达到7亿5265万(见图1.1)。不断扩大的网民规模,也改变着媒介产业的结构。自2011年起,传统媒体的颓势凸显,市场占比被新媒体反超。从2011年起移动互联网所占份额越来越多;到2017年几乎占了市场份额的一半,严重压缩了其他媒体的份额(见图1.2)。面对这样的形势,不少传统媒体借技术、资本、政策的优势一直走在转型的前端。图1.12011年—2017年中国网民、手机网民规模图1.22011年—2017年传媒市场结构目前国家在媒体行业的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转型问题上。2019年年初,中共中
实时播放比赛实况,以便于观众及时了解比赛的进展。通常情况下还需要一个解说员或者主持人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对比赛进行解说,目的是为了确保每一个观众都能看懂比赛。全天候报道也会引发一些问题。首先,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强度太大了。一些新闻要在晚上播放,主持人就必须要连夜报道,不仅如此类似于摄影摄像、编辑等后台工作人员也不能休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天候的电视报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AI主持人的出现让人看到了未来全天候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AI合成主播(见图2.1)。AI主播能够流畅自如的播报新闻,配合生动的肢体语言和一般的人类主播区别不大。AI主播的出现主要是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建模训练让机器也学会人类主播的一举一动,只要在后台输入相应的文本,AI主播就能原原本本地播报出来,相较于人类主播偶尔会犯口误,它这里发生错误的概率非常低。而AI主播则可以不分昼夜地播报新闻,并且保质保量,这也节约了人力成本,工作效率得到飞跃,也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和质量。图2.1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2.2.3新媒体满足受众兴趣的需要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媒体。在现有的语境下指移动互联网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凭借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第一,它的使用非常方便。用户可以随时在手机上获取当下发生的热点新闻。第二,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作为一个传播节点,他既作为传者也作为受者,信息是一种裂变式传播。第三,信息量巨大。相较于印刷媒体和电视都有版面和时长的限制,互联网给予新媒体广阔的空间,它没有任何容量的限制,新媒体自由的生产和发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闻产品。即便新媒体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研究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的类型及其应用[J]. 洪学银,李亚娟.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9(06)
[2]基于抖音短视频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 张奇,李文娟. 新闻世界. 2019(05)
[3]VR新闻对新闻传播业态的重塑与反思[J]. 张钊瑜. 新媒体研究. 2019(06)
[4]人工智能时代“中央厨房”式媒介融合路径的追问[J]. 程忠良. 编辑之友. 2019(05)
[5]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分析[J]. 汪海波.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07)
[6]科大讯飞:从语音到AI的前行之路[J]. 淦凌云,卫萌.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19(04)
[7]从“独家新闻”到“标准生产”——人工智能时代新闻生产模式的“价值位移”[J]. 南瑞琴.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8]大数据时代传感器新闻的发展研究[J]. 李林翰. 新媒体研究. 2019(04)
[9]舆论宣传·舆论监督·舆论引导: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发展进路研究[J]. 沈正赋.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9(02)
[10]大数据时代新闻专题节目创新模式的探讨[J]. 于悦夏. 传播力研究. 2019(06)
本文编号:2895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289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