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AI-2型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12:01
  群体感应是细菌通过分泌一种称为自诱导剂的信号分子(autoinducer, AI)来感应细菌种群密度及周围环境变化,进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协调细菌生物功能的一种信息交流机制。目前发现群体感应与细菌多种行为有关,如生物发光、生物膜的形成、毒力因子的释放、抗生素的产生、孢子的形成、细菌的接合、细菌的群集运动等。在当前的抗菌药物研发中,耐药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传统的抗菌药是干扰细菌中重要的生命过程来抑制或杀死细菌,此种抗菌药的最大缺点就是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寻找新靶点、新作用机制、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的紧迫课题之一。群体感应抑制剂与传统抗菌药的作用机制不同,它是通过抑制细菌群体感应调控的致病行为(如毒力因子的释放),从而降低细菌的传染能力,但不会杀死细菌,因此细菌抗药性的风险会大大降低。由于群体感应与细菌的诸多生理活性有关,故而深入了解细菌群体感应的调控机制,可以为细菌感染疾病提供全新的治疗手段或药物。AI-2广泛存在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中,被称为细菌种间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因此研究阻断AI-2型细菌群体感应的抑制剂将成为下一代广谱抗菌药的研究方向。...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AI-2的生物合成
    1.3 AI-2群体感应抑制剂与其作用靶点
        1.3.1 MTAN酶抑制剂
        1.3.2 AI-2合成酶LuxS抑制剂
        1.3.3 AI-2受体蛋白抑制剂
        1.3.4 DPD类似物抑制剂
        1.3.5 其他抑制剂
    1.4 结语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1 基于结构合理药物设计
    2.2 基于配体分子设计
        2.2.1 先导化合物与LuxPQ受体蛋白结合模式的研究
        2.2.2 目标化合物的合理设计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 三氮唑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1 合成路线
        3.1.2 实验部分
    3.2 吠喃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2.1 合成路线
        3.2.2 实验部分
    3.3 咪唑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1 合成路线
        3.3.2 实验部分
第四章 活性测试
    4.1 哈氏弧菌AI-2型群体感应抑制活性测定
        4.1.1 原理
        4.1.2 材料与方法
    4.2 抑制活性结果
        4.2.1 三氮唑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及活性结果
        4.2.2 呋喃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及活性结果
        4.2.3 咪唑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及活性结果
    4.3 目标化合物对哈氏弧菌生长毒性试验
        4.3.1 原理
        4.3.2 材料与方法
        4.3.3 实验结果
    4.4 定量关系研究
        4.4.1 三氮唑系列化合物CoMFA研究
        4.4.2 呋喃系列化合物CoMFA研究
    4.5 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H-NMR图谱">    附录Ⅱ 化合物的ESI-MS,1H-NMR图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与抑制剂研究进展[J]. 郭嘉亮,陈卫民.  生命科学. 2007(02)



本文编号:2922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2922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1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