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的三大基础

发布时间:2020-12-19 15:56
  在教学行动研究方法论体系中,抽样关涉行动研究的学术性,日益受到重视。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智能技术与行动研究及其抽样方法的深层融合。文章集中阐释教学行动研究的抽样技术进化基础、概念基础和意义基础。进化轨迹表现为,从方便抽样到多元取样、从人类样本到经验样本,昭示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超越研究条件局限性,向科学性和智能化演变;在概念上,理论先行和实践关怀是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的本质特征,人工智能技术的变革和解决学术合法性危机的需要是其发展动力,符合学校伦理规定和切实保护师生权益是其实施原则;而明晰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据以开展研究设计和抽样分析,则是教学行动研究的意义基础。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的三大基础


选择题(按钮)

等级图,等级,程度


2018年第11期(总第307期)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生活经验成为研究对象的重要性,以及精确采集和辨别人类生活经验的可能性。因此,教学行动研究引入了心理学的经验抽样法(ExperienceSamplingMethod,简称ESM),改变以往仅以“人”为样本的取样。1.经验抽样的历史合理性研究方法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趋势和方向。其合理性以一种潜在的力量,将研究方法引向某一方向。ESM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当时的观察法、日记法和心理测量法不能完全洞察常人外在经验表现之下的内在心理活动。社会心理学之父、行动研究鼻祖勒温(Lewin,K.)认为,理解人的思维行为模式,先要研究人的心智活动。随后,其追随者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开发了观察法。该法较为严谨,但它只能记录人的外显行为,而无法在不干扰研究对象的情况下,收集有关他们隐蔽生活的资料。为此,针对这一难题,研究者逆向开发了日志法,希冀使研究方法从他人观察和记录向自主回忆和撰写转变。但是,由于霍桑效应和记忆延迟,研究对象无法如实撰写日志。这样,研究者同样无法考察他们对不同生活体验的深层思考。后来,人格研究的发展,促使研究者采用心理测量法(问卷和访谈)来评估个体的思维感受。但研究继续指出,人们不擅长建构事后经验,依赖回忆的测量法生态效度较低。从观察法到日记法再到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的客观性逐步得到提升,然而,探视人类心智活动的问题仍未在方法层面得到突破。心理学从研究个体稳定特征转向研究情境影响主观体验的趋势,孕育着破解这一僵局的新进路。最终,布兰兹塔特(Brandst覿tter,H.)通过整合具有生态效度的日志法和具有严谨性的心理测量法提出了ESM。虽然ESM不是万能钥匙,但它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及时获取关于个体外显行为及其当下心理活动的数据

主观题,文本框


捍笱У母ゼ?嵫橇?肆俅残睦硌?钅吭擞?“生态瞬时评估法”(EcologicalMomentaryAssessment),收集女大学生的情绪和思维行为样本,以此调查她们每日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儿科医生为脑颅损伤儿童提供智能移动设备,使儿童随时随地汇报身体情况。医生依据这些样本,观察儿童脑震荡情况,以及这些症状与儿童认知和身体运动之间的关系。日前,P.I.E.L.和LifeData已被世界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采用,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悉尼大学等[12]。图1选择题(按钮)图2程度等级(滑动条)图3主观题(文本框输入)图4抽样结果输出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元智能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教育应用[J]. 陈维维.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7)
[2]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J]. 梁迎丽,刘陈.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3)
[3]“互联网+”时代行动研究的知识建构法[J]. 陈思宇,黄甫全,曾文婕.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1)
[4]个案研究的分类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评析[J]. 钟柏昌,黄纯国.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02)
[5]个案研究的意义和限度——基于知识的增长[J]. 王富伟.  社会学研究. 2012(05)
[6]当代行动研究的自由转身:走向整体主义[J]. 黄甫全,左璜.  教育学报. 2012(01)
[7]英国教育研究伦理的规范和实践及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启示[J]. 文雯.  外国教育研究. 2011(08)
[8]中国社会调查中的研究伦理:方法论层次的反思[J]. 黄盈盈,潘绥铭.  中国社会科学. 2009(02)
[9]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考[J]. 张剑平.  电化教育研究. 2003(01)



本文编号:2926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2926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a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