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变化、能力需求与培养
发布时间:2021-01-17 09:18
在人工智能时代,程序化工作和一部分非程序化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将向高度智慧化转移,劳动者的工作定位将发生升级方式、介入方式、前进方式、转移方式和集中方式等不同的变化。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要在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中注重提高受教育者的人工智能素养、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交流能力以及环境应变能力。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培养所需人才的关键措施包括:突出个性化培养理念;构建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体系;实施问题导向及跨学科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变化
(一)工作变化的特征
1. 程序化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
2. 一部分非程序化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
3. 工作向高度智慧化转移
(二)人机关系与工作定位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能力需求
(一)能力的两个方面
(二)能力需求变化与预测
(三)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力要件
1. 人工智能知识
2. 社会交流能力
3. 创造性思维能力
4. 环境应变能力
三、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者能力培养
(一)突出个性化培养理念
(二)构建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体系
(三)实施问题导向及跨学科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
(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促动因素、目标型态及路径[J]. 毛旭,张涛. 教育与职业. 2019(24)
[2]人工智能发展、劳动分类与结构性失业研究[J]. 陈明生. 经济学家. 2019(10)
[3]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就业风险及教育因应[J]. 万昆. 广西社会科学. 2019(06)
[4]从适应到引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出路[J]. 丁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3)
[5]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J]. 南旭光,汪洋. 教育与职业. 2018(18)
[6]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多重影响及应对措施[J]. 潘文轩. 湖湘论坛. 2018(04)
[7]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理与对策[J]. 王君,张于喆,张义博,洪群联. 宏观经济研究. 2017(10)
本文编号:2982595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变化
(一)工作变化的特征
1. 程序化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
2. 一部分非程序化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
3. 工作向高度智慧化转移
(二)人机关系与工作定位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能力需求
(一)能力的两个方面
(二)能力需求变化与预测
(三)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力要件
1. 人工智能知识
2. 社会交流能力
3. 创造性思维能力
4. 环境应变能力
三、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者能力培养
(一)突出个性化培养理念
(二)构建人工智能素养教育体系
(三)实施问题导向及跨学科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
(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社会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促动因素、目标型态及路径[J]. 毛旭,张涛. 教育与职业. 2019(24)
[2]人工智能发展、劳动分类与结构性失业研究[J]. 陈明生. 经济学家. 2019(10)
[3]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就业风险及教育因应[J]. 万昆. 广西社会科学. 2019(06)
[4]从适应到引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出路[J]. 丁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3)
[5]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治理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J]. 南旭光,汪洋. 教育与职业. 2018(18)
[6]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多重影响及应对措施[J]. 潘文轩. 湖湘论坛. 2018(04)
[7]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理与对策[J]. 王君,张于喆,张义博,洪群联. 宏观经济研究. 2017(10)
本文编号:29825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298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