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智能教育”走向“教育人工智能”的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21-02-13 03:36
科技革命引发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倒逼教育变革,同时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也是教育自身实现现代化的诉求。第四次产业革命兴起,人工智能以崭新的姿态步入人们的视野,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变革、技术更新、岗位更迭,将会淘汰大量传统劳动力,同时对新型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提升。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肩负重任,人工智能亟需与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该文从现阶段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实然状态入手,超越技术理性,回归教育的本质,塑造教育人工智能的应然形态,提出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框架,在对教育人工智能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探究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多元协同构建智能网络学习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8,(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教育人工智能的技术框架
85IntelligentLead&WisdomEducation2018.12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83期智能引领与智慧教育过监控一系列学习行为过程的行为及数据,基于个人能力和技能水平动态调整课程内容,以进一步适应和提高学习者的表现,实现教学的自动干预[11]。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智能分析,确定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创设学习环境,基于智能教育服务平台,实现学习者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模式包括三部分构成:学习者分析,服务支持,环境创设(如图2所示)。4.教育资源走向动态开放化大数据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是开展教育人工智能的基础,通过将大量的资源、知识转换为数据,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只要具有网络和终端设备,就可以获取数据,从而获取知识及技能,大数据、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教育资源动态开放化,通过借助大数据,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由某一学校走向某一地区,由某一地区走向全国,由全国走向全球,例如,全球课堂(GlobalClassroom)的出现,其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四、教育人工智能的实践路径农业社会的传统教育培养不了现代工人,工业社会的教育同样不适合人工智能社会,人工智能社会需求的劳动力为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这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教育人工智能来践行,亟需回归教育本质,多元协同构建智能网络学习空间(如图3所示)。(一)一个教育理念:回归教育育人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是教育人工智能实现的前提和关键。传统的教育忽视育人本质,不顾个人发展的需求,注重机械性、重复性培养人遭到人们长久以来的批判,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变革传
,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由某一学校走向某一地区,由某一地区走向全国,由全国走向全球,例如,全球课堂(GlobalClassroom)的出现,其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四、教育人工智能的实践路径农业社会的传统教育培养不了现代工人,工业社会的教育同样不适合人工智能社会,人工智能社会需求的劳动力为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这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教育人工智能来践行,亟需回归教育本质,多元协同构建智能网络学习空间(如图3所示)。(一)一个教育理念:回归教育育人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是教育人工智能实现的前提和关键。传统的教育忽视育人本质,不顾个人发展的需求,注重机械性、重复性培养人遭到人们长久以来的批判,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变革传统教育带来了新的力量,但是,人工智能在变革教育的同时,要把握其精髓,就是教育的育人本质,无论教育如何变革都无法脱离其本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的价值诉求。教育人工智能兼顾人工智能与教育,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教育的变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变革教育,都不能忽视教育的育人本质,教育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促进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和谐发展,人类与机器和谐共处,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终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们更加有尊严、有智慧的生活。(二)两个融合策略:既竞争又合作关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认为人工智能是教育教学的手段和工具,不能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另一种认为人工智能是导致教育变革的挂念性因素,必须将技术融合于教育全过程。一方观点过于保守,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J]. 梁迎丽,刘陈.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3)
[2]“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理论重思与开解[J]. 牟智佳.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3)
[3]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美国《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报告解析[J]. 闫志明,唐夏夏,秦旋,张飞,段元美.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1)
本文编号:3031906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18,(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教育人工智能的技术框架
85IntelligentLead&WisdomEducation2018.12中国电化教育总第383期智能引领与智慧教育过监控一系列学习行为过程的行为及数据,基于个人能力和技能水平动态调整课程内容,以进一步适应和提高学习者的表现,实现教学的自动干预[11]。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智能分析,确定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创设学习环境,基于智能教育服务平台,实现学习者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模式包括三部分构成:学习者分析,服务支持,环境创设(如图2所示)。4.教育资源走向动态开放化大数据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是开展教育人工智能的基础,通过将大量的资源、知识转换为数据,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只要具有网络和终端设备,就可以获取数据,从而获取知识及技能,大数据、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教育资源动态开放化,通过借助大数据,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由某一学校走向某一地区,由某一地区走向全国,由全国走向全球,例如,全球课堂(GlobalClassroom)的出现,其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四、教育人工智能的实践路径农业社会的传统教育培养不了现代工人,工业社会的教育同样不适合人工智能社会,人工智能社会需求的劳动力为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这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教育人工智能来践行,亟需回归教育本质,多元协同构建智能网络学习空间(如图3所示)。(一)一个教育理念:回归教育育人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是教育人工智能实现的前提和关键。传统的教育忽视育人本质,不顾个人发展的需求,注重机械性、重复性培养人遭到人们长久以来的批判,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变革传
,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由某一学校走向某一地区,由某一地区走向全国,由全国走向全球,例如,全球课堂(GlobalClassroom)的出现,其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四、教育人工智能的实践路径农业社会的传统教育培养不了现代工人,工业社会的教育同样不适合人工智能社会,人工智能社会需求的劳动力为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这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教育人工智能来践行,亟需回归教育本质,多元协同构建智能网络学习空间(如图3所示)。(一)一个教育理念:回归教育育人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是教育人工智能实现的前提和关键。传统的教育忽视育人本质,不顾个人发展的需求,注重机械性、重复性培养人遭到人们长久以来的批判,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变革传统教育带来了新的力量,但是,人工智能在变革教育的同时,要把握其精髓,就是教育的育人本质,无论教育如何变革都无法脱离其本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的价值诉求。教育人工智能兼顾人工智能与教育,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教育的变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变革教育,都不能忽视教育的育人本质,教育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促进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和谐发展,人类与机器和谐共处,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终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们更加有尊严、有智慧的生活。(二)两个融合策略:既竞争又合作关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认为人工智能是教育教学的手段和工具,不能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另一种认为人工智能是导致教育变革的挂念性因素,必须将技术融合于教育全过程。一方观点过于保守,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J]. 梁迎丽,刘陈.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3)
[2]“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理论重思与开解[J]. 牟智佳.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3)
[3]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美国《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报告解析[J]. 闫志明,唐夏夏,秦旋,张飞,段元美.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1)
本文编号:3031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03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