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陈氏太极拳技术的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6 08:18
随着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在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中,陈氏太极拳名列其中。作为传统武术项目中代表性突出,特点鲜明的陈氏太极拳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承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陈氏太极拳的传承,在看到面对传统传承环境改变,特别是面对全球化、现代化、网络化社会环境以及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陈氏太极拳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该去发现陈氏太极拳在传承过程中所存在的有待改善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梳理出陈氏太极拳的技术传承内容,研究陈氏太极拳技术传承过程中的传承人、传承对象、传承途径、传承方式以及传承过程中的优势以及还存在的有待改善的问题;理论意义在于丰富陈氏太极拳在技术传承领域的研究;实践意义则为其他传统武术更好的传承提供借鉴。本文以陈氏太极拳的技术传承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深入到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走进当地的太极拳学校以及借助参加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
【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的需要
1.1.2 武术全面均衡发展的需要
1.1.3 传统武术传承的需要
1.1.4 陈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1.3.2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1.3.3 陈氏太极拳传承的研究
1.3.4 陈氏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田野调查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
3.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3.1.2 陈氏太极拳的技术
3.1.3 传承
3.2 陈氏太极拳技术的传承
3.2.1 内容
3.2.2 传承主体
3.2.3 传承过程
3.3 传承的优势
3.3.1 传承途径的多样化
3.3.2 传承方式的多元化
3.3.3 传承内容的与时俱进性
3.4 传承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3.4.1 陈氏太极拳技术传承中太极推手的传承有待加强
3.4.2 套路传承中技击意识的培养有待提高
3.4.3 传承人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3.4.4 陈式太极拳传承人的认定方式有待完善
3.4.5 陈氏太极拳技术的传承中青少年的传承有待重视
3.4.6 传承途径和传承方式间的必要联系有待加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归原点的反思:中小学武术教育务实推进研究[J]. 王晓晨,赵光圣,张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03)
[2]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蔡莉,刘良辉. 体育文化导刊. 2014(05)
[3]广东省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研究[J]. 尹成敏,陈学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13(20)
[4]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陈氏太极拳的价值研究[J]. 张冬梅.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2(07)
[5]简论传统武术的直觉体悟[J]. 周伟良. 中华武术(研究). 2012(03)
[6]河南陈氏太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刍议[J]. 邢金善. 搏击(武术科学). 2012(02)
[7]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传统武术传承的思考[J]. 朱清华.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05)
[8]武术之“分”与“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武术文化传承[J]. 刘彩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04)
[9]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 李吉远,谢业雷. 搏击(武术科学). 2011(05)
[10]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太极拳的传承[J]. 邱伟. 搏击(武术科学). 2010(09)
硕士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西红拳的保护传承研究[D]. 徐学青.西安体育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101298
【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的需要
1.1.2 武术全面均衡发展的需要
1.1.3 传统武术传承的需要
1.1.4 陈氏太极拳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1.3.2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1.3.3 陈氏太极拳传承的研究
1.3.4 陈氏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田野调查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概念
3.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3.1.2 陈氏太极拳的技术
3.1.3 传承
3.2 陈氏太极拳技术的传承
3.2.1 内容
3.2.2 传承主体
3.2.3 传承过程
3.3 传承的优势
3.3.1 传承途径的多样化
3.3.2 传承方式的多元化
3.3.3 传承内容的与时俱进性
3.4 传承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3.4.1 陈氏太极拳技术传承中太极推手的传承有待加强
3.4.2 套路传承中技击意识的培养有待提高
3.4.3 传承人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3.4.4 陈式太极拳传承人的认定方式有待完善
3.4.5 陈氏太极拳技术的传承中青少年的传承有待重视
3.4.6 传承途径和传承方式间的必要联系有待加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归原点的反思:中小学武术教育务实推进研究[J]. 王晓晨,赵光圣,张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03)
[2]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 蔡莉,刘良辉. 体育文化导刊. 2014(05)
[3]广东省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研究[J]. 尹成敏,陈学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13(20)
[4]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陈氏太极拳的价值研究[J]. 张冬梅.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2(07)
[5]简论传统武术的直觉体悟[J]. 周伟良. 中华武术(研究). 2012(03)
[6]河南陈氏太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刍议[J]. 邢金善. 搏击(武术科学). 2012(02)
[7]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传统武术传承的思考[J]. 朱清华.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05)
[8]武术之“分”与“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武术文化传承[J]. 刘彩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04)
[9]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下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 李吉远,谢业雷. 搏击(武术科学). 2011(05)
[10]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太极拳的传承[J]. 邱伟. 搏击(武术科学). 2010(09)
硕士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西红拳的保护传承研究[D]. 徐学青.西安体育学院 2014
本文编号:3101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10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