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 ——以萧红与姜敬爱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22 14:35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是隔海相望的近邻,同属于儒家文化圈,在政治、经济、文化、文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交往与相似的历史。特别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与韩国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经历了共同的历史命运,形成了类似的文学现象。作为生活在20世纪后半期的韩国公民,我认为深入探讨20世纪这段历史极具意义。笔者在韩国时就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本科和硕士期间曾选择这一话题进行研究。2008年,当我有幸从韩国考入浙江大学就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业博士,基于上述状况,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韩两国现代女作家女性意识比较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我以为这样的选题,对我而言,或许更切实,也更有意义。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萧红与姜敬爱是中韩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在中韩文学史特别是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以萧红与姜敬爱创作的反映民族、国家、阶级、女性的作品为对象,从女性意识以及女性命运的角度契入,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全面深入概括和分析中韩两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历史命运、时代贡献及其彼此的异同之处,藉以为当下创作和研究特别是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启迪。全文分绪论、正文和...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现代”与“女性文学”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殊途同归的中韩女性命运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2 中韩女性文学的背景与发展过程
2.1 中韩女性文学的引进与兴起
2.2 中韩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3 中韩女性文学的题材对象与人生情怀
3.1 不同国度里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
3.2 爱情和婚姻:永久的情感纠葛
3.3 人生关怀:悲惨农工生活的同情书写
4 中韩女性文学的性别观念与苦难意识
4.1 女性悲剧的生态环境
4.2 民众苦难的真实书写
4.3 民族灵魂的深入探索
5 中韩女性文学的人物形象塑造模式
5.1 男性人物形象塑造
5.2 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6 中韩女性文学的叙述方式
6.1 审美追求:纯净·鲜红与艳丽色彩
6.2 文体选择:小说散文化的开放与传统的结构
6.3 语言风格:反讽·隐喻与抒情诗化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新时期以来中韩女性文学创作的特征
二、萧红作品年表
三、姜敬爱作品年表
四、中韩两国核心期刊所收萧红与姜敬爱研究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目录
作者简介
推荐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建国初“17年”文学思潮的反思[J]. 刘小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3)
[2]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的人生美学思想[J]. 王洋,郑孝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萧红小说中的忧伤情感底色[J]. 彭海燕.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4]萧红小说研究综述[J]. 魏婷婷.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1(02)
[5]母爱神话的颠覆——解读萧红笔下的母亲形象[J]. 高芳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09)
[6]论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独特的叙事模式[J]. 杨同仕.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0(07)
[7]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J]. 尹旦萍. 文学教育(上). 2010(04)
[8]萧红:民族与女性之间的“大智勇者”?[J]. 吴晓佳.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2)
[9]萧红小说研究述评[J]. 黄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S1)
[10]以方方作品为例看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的演变[J]. 周艳. 文学教育(上). 2009(04)
博士论文
[1]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D]. 范庆超.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姜敬爱与萧红小说创作之比较研究[D]. 刘艳萍.延边大学 2009
[3]秋水斜阳芳菲度[D]. 朱旭晨.复旦大学 2006
[4]中朝现代女作家作品中的内在意识比较[D]. 李秀兰.中央民族大学 2005
[5]世纪之交韩中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 崔铃.中央民族大学 2003
[6]“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D]. 黄晓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韩国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D]. 成箕淑.复旦大学 2009
[2]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比较研究[D]. 韩晓.山东大学 2007
[3]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D]. 吴香美.中央民族大学 2006
[4]萧红与姜敬爱的小说创作比较研究——以小说《生死场》和《人间问题》为中心[D]. 孙鹤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5]中韩两位文学才女的悲剧意识[D]. 张美红.延边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43015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现代”与“女性文学”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殊途同归的中韩女性命运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2 中韩女性文学的背景与发展过程
2.1 中韩女性文学的引进与兴起
2.2 中韩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3 中韩女性文学的题材对象与人生情怀
3.1 不同国度里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
3.2 爱情和婚姻:永久的情感纠葛
3.3 人生关怀:悲惨农工生活的同情书写
4 中韩女性文学的性别观念与苦难意识
4.1 女性悲剧的生态环境
4.2 民众苦难的真实书写
4.3 民族灵魂的深入探索
5 中韩女性文学的人物形象塑造模式
5.1 男性人物形象塑造
5.2 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6 中韩女性文学的叙述方式
6.1 审美追求:纯净·鲜红与艳丽色彩
6.2 文体选择:小说散文化的开放与传统的结构
6.3 语言风格:反讽·隐喻与抒情诗化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新时期以来中韩女性文学创作的特征
二、萧红作品年表
三、姜敬爱作品年表
四、中韩两国核心期刊所收萧红与姜敬爱研究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目录
作者简介
推荐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建国初“17年”文学思潮的反思[J]. 刘小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3)
[2]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的人生美学思想[J]. 王洋,郑孝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萧红小说中的忧伤情感底色[J]. 彭海燕.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4]萧红小说研究综述[J]. 魏婷婷.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1(02)
[5]母爱神话的颠覆——解读萧红笔下的母亲形象[J]. 高芳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09)
[6]论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独特的叙事模式[J]. 杨同仕.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0(07)
[7]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J]. 尹旦萍. 文学教育(上). 2010(04)
[8]萧红:民族与女性之间的“大智勇者”?[J]. 吴晓佳.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2)
[9]萧红小说研究述评[J]. 黄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S1)
[10]以方方作品为例看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的演变[J]. 周艳. 文学教育(上). 2009(04)
博士论文
[1]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D]. 范庆超.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姜敬爱与萧红小说创作之比较研究[D]. 刘艳萍.延边大学 2009
[3]秋水斜阳芳菲度[D]. 朱旭晨.复旦大学 2006
[4]中朝现代女作家作品中的内在意识比较[D]. 李秀兰.中央民族大学 2005
[5]世纪之交韩中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 崔铃.中央民族大学 2003
[6]“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D]. 黄晓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韩国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D]. 成箕淑.复旦大学 2009
[2]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比较研究[D]. 韩晓.山东大学 2007
[3]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D]. 吴香美.中央民族大学 2006
[4]萧红与姜敬爱的小说创作比较研究——以小说《生死场》和《人间问题》为中心[D]. 孙鹤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5]中韩两位文学才女的悲剧意识[D]. 张美红.延边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43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24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