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论张爱玲小说人伦关系的异化

发布时间:2021-10-16 05:32
  张爱玲善于在人伦情感、爱恋婚姻、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描写中探询人类存在的真实状态,其小说充分展示的生命存在的偶然性、人与外部世界的割裂、生存的无意义及人与人的感情异化等,都是张对非理性世界的一种理性的体悟与把握,充分体现了其小说的现代性。本文试图把张爱玲各时期的小说作品,与其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做对比,将其笔下人伦关系异化的不同表现,如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婆媳关系等做一次系统的观察与思考;并依据张爱玲自身复杂的身世经历、中西方文学的融会贯通、和动荡多变的外部环境等因素,分析其小说人伦关系异化的成因;最后,运用萨特的自由理论与加缪的荒谬思想来探究张爱玲小说中异化的人伦关系的哲学意蕴。其中,探究其小说人伦关系异化的哲学意蕴是本文论述的重点。萨特的自由理论认为,对荒诞世界缺乏清醒认识、迷失自我的人,与把责任推卸给外部环境、他人,甚至归于宿命而不愿承担选择后果的人都是不自由的。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表现为:在荒诞的世界中,对荒诞世界有清醒认识的少数命运反抗者;但绝大多数则是不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不自由的人,他们自由选择成为自我欺骗者、心灵扭曲者、或是沉沦堕落者;此外,人与人自由的互相牵制与对立,导致人...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2. 张爱玲小说人伦关系异化的表现
    2.1 母爱的异化
        2.1.1 嫉妒的母亲
        2.1.2 冷漠的母亲
        2.1.3 引导子女陷入深渊的母亲
        2.1.4 失语“不在场”的母亲
    2.2 父爱的异化
        2.2.1 将女儿物化为商品的父亲
        2.2.2 恋女的变态心理的父亲
        2.2.3 泯灭了慈爱的父亲
        2.2.4 缺席的父亲
    2.3 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异化
        2.3.1 摆脱冷漠家庭的反叛者
        2.3.2 宗法父权家庭中的牺牲品
        2.3.3 家庭阴影下的心灵扭曲者
    2.4 兄弟姐妹之爱的异化
    2.5 婆媳关系的异化
3. 张爱玲小说人伦关系异化的成因
    3.1 外部环境的纷繁复杂
        3.1.1 喧嚣畸形的十里洋场
        3.1.2 动荡不安的战争乱世
    3.2 中西方文学的完美糅合
        3.2.1 中国传统文学的启蒙
        3.2.2 西方现代文学的熏陶
    3.3 动荡多变的人生经历
        3.3.1 父爱的缺失与母爱的疏离
        3.3.2 爱情的破灭与人生的漂泊
4. 张爱玲小说人伦关系异化的哲学意蕴
    4.1 从“自由选择”理论看其人伦关系的异化
        4.1.1 对荒诞世界的“恶心”体验
        4.1.2 对自由选择的责任推卸
        4.1.3 对世界、他人的情感疏离
    4.2 从荒谬思想看其人伦关系的异化
        4.2.1 荒谬:置身理想的废墟
        4.2.2 自杀:向荒谬的世界妥协
        4.2.3 反抗:对生存荒谬感的精神反抗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童年经验对余华创作的影响[J]. 王晓玲.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2]“五四”启蒙传统在老舍、张爱玲小说中的呈现[J]. 尤红娟,高月丽.  唐都学刊. 2009(04)
[3]割裂的存在——从张爱玲小说结尾探其荒诞意识[J]. 许陈颖.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03)
[4]“家”的拆解——巴金、张爱玲家庭小说之比较[J]. 朱育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0(04)
[5]苍凉中的超越——试论张爱玲小说《怨女》的艺术价值[J]. 胡光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0(04)
[6]双重意义的女性文本:张爱玲的女性主体论述[J]. 林幸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8(02)
[7]女性焦虑与丑怪身体: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亚文化群体[J]. 林幸谦.  社会科学战线. 1998(02)
[8]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异化[J]. 李继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4(04)
[9]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读张爱玲小说集《传奇》[J]. 赵园.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3(03)

博士论文
[1]从五四到抗战:中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D]. 张毅.山东大学 2007
[2]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D]. 张浩.北京语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面对虚无——阅读张爱玲[D]. 郝梅娟.西北大学 2009
[2]伦理叙事下的张爱玲与苏童比较研究[D]. 张佳鸣.吉林大学 2009
[3]论张爱玲小说变态心理的描写和意义[D]. 张竹赢.东北师范大学 2007
[4]张爱玲萧红作品苍凉意象之比较[D]. 郎学初.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叩问女性命运:从鲁迅到张爱玲[D]. 郑悦.河北大学 2005
[6]论张爱玲死亡意识及其审美体现[D]. 李祥伟.华南师范大学 2003
[7]困境中的挣扎——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视角与后现代意蕴[D]. 顾颖.华侨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39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439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0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